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2017-03-22 23:25肖成勇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

肖成勇

摘要: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是趋于直观性的,因此对于小学数学中的抽象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针对这点老师就要从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变来提升小学生的兴趣,通过生活情境的应用直观化抽象习题,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从生活情境应用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景法的应用做了探究,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相关应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情境教学法 应用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日常生活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生活也是教学的重要源泉,将生活和教学有机的结合,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会感到难以理解,为了更好提升教学效果,可将生活情境教学法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增加数学知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一、将生活情境应用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在小学数学中的学习兴趣

当前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有一些概念性的内容,抽象性大,小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会觉得枯燥无味,对数学兴趣降低。所以,把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事物加入到数学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把自己融入进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举个例子,老师在讲授“三角形的基本知识”时,可以把日常中见到的三角形的东西引入到教学中,比如说,三角板,把生活中与三角形相关的事物运用课件,向同学们展示,充分的对三角形的形态和性质进行讲授,从而使得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

(二)方便和强化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把生活情境引入到数学的教学中,这样能够使得数学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在数学的学习中,更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老师利用学生常见的一些教学情境,对讲授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剖析,分层次进行讲授,使得学生对讲授的内容更加理解和熟悉,也能对生僻概念更轻松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和效率。

(三)有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把生活中的情境带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去,能够增强学生所学知识中的体验能力,能够紧密的把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在学生学习数学时,要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认识要多层次深入探讨,利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和分析教学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跟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内容与生活情境息息相关。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阶段,很多小学生算加减法的时候喜欢数手指头,这种方法对于十以内的加减是很有效的,而且结果是准确地,但这种方法浪费时间,而且对于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就没法解决了,老师需要引导小学生们正确的方法。生活中,也有很多百以内加减法,比如说,买东西的时候付了100元,实际上只花了31元,找零69元,可以多给孩子举些这样的例子,把生活融入到学习中,锻炼了孩子的计算能力,也提高了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止是老师需要创设,家长也要参与其中,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

(二)在例题讲解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是很观关键的。通过例题讲解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概念的应用方式和途径,对于提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例题讲解环节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例题讲解的效果。比如,在讲解人民币的认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一个销售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商品销售与购买。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角色分配,分配好销售员和买家。通过现场实践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元、角、分,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能力。

(三)增加生活情境化教学的对话,吸引学生的关注数学

教学的目的:将数学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即“学以致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但是却不是过分的将生活情境完美化,而是还原现实。例如:仍以“统计”课程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本班的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让学生以实际生活为依据设计相关的数学问题,利用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此外,生活情境教学能够有利于解决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度与实用性。与此同时,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活情境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在学习上的成果。

(四)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数学的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够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对应,从而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教学,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数学回归生活,最终能够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举个例子,在讲授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教室的体积;学习面积时,可以让学生计算黑板的面积等等。当学生对相关测量工作予以完成之后,详细记录相关数据,最终完成相应计算任务。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具一定的抽象性,不好理解和掌握。而生活情境教学法则是通过情境导入和实践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们将学习和生活联系到一起,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还可达到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活情境融入其中,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最大限度提升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2]柯惠紅.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