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生活资源,开展丰富活动,有效提升课堂

2017-03-22 23:36麻启健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品德教材情境

麻启健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在教学这门学科时,我们要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法与策略,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本文,笔者将试着从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角度探讨一下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

一、联系生活,让教育落到实处

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学课的性质决定了她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里面的许多课题离学生的生活都贴得比较近。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上这门课的时候,不能闭门造车,脱离生活实际去死讲课本,而是让教材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相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以教材为工具,着手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让品德教育落到实处。以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我们都是好朋友》为例,老师可以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通过“猜朋友”“小诀窍”“解矛盾”“广交友”“听我说”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总结出怎样交到更多的朋友、与朋友相处的办法等。这样,课堂上,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到了交朋友的好办法,课堂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真正变成了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好帮手,好工具。

二、依托教材,整合资源

教材与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而生活的外延是无限的。怎样在有限的课堂里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受到启发,引发共鸣,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就成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品德老师不应该局限于教材,而是要依托教材,整合生活、社会上许多有效的资源,以此来达成教育目标。如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和平的卫士》一课中,讲到了人民解放军“戍边”、“救灾”“维和”的职责。有条件的老师完全可以采访一下有相关经历的解放军战士,不仅拓展了教材的外延,而且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更真切的让学生感受到了人们子弟兵的职责。

三、创设情境,润物无声

品德课并不是一味空洞的说教,而是在引发学生共鸣的同时,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品德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巧妙地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进步。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一起乘坐“风光好”游览台湾,乘坐“物产号”了解台湾丰富的物产,乘坐“访古号”了解台湾的历史,这样一来,整堂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台湾的了解。再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文字的创造与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體验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的不便与费力,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汉字发展之初的历史,从而更深的体验到汉字发展的历史与进程。

四、形式多样,放手课堂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但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课堂就成了一言堂,缺少了灵动性。我们可以运用“知识竞答”、“趣味游戏”、“真实体验”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实教学内容,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我们还可以组织各种自主学习,各种调查活动,既让学生走出了课堂,解放了学生的束缚,又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以教材为依托,以生活为资源,以活动为基础,以课堂为阵地,我们的品德课一定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充实!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教材情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