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谓之“桎楛”的社会存在理性

2017-03-22 13:07司俊武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契约

摘要:“现今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是个巨大的宇宙,个人呱呱坠地于其中,对他而言,至少作为个体,这是个他必须生活在里头的既存的、事实上如铜墙铁壁般的桎梏。这宇宙强迫个人奉行其经济行为的规范,只要个人是卷入市场关系中的话。制造业者要长期背此规范而行,注定是要被市场经济淘汰,就像劳动者不能或不适应这样的规范,就会变成失业者沦落街头。”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资本主义桎楛的思考依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而要搞清楚韦伯的这一思想需要的是对其社会观的逻辑思考。这也是现今社会科学审视现存社会制度的一种渠道。所谓社会对人的束缚并不一定就是必须要批判的存在。韦伯的社会桎楛观念就是这种矛盾思想的典型。

关键词:唯名论 唯实论 契约 桎楛

一、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

韦伯在书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的这种所谓的桎楛在本质上是在描述社会的虚实表象,也就是一般概念中所争论的社会唯实论与唯名论的外在显像。要理解韦伯的这段话的意思首先要搞清楚社会唯实论与唯名论的争论。

学界一般认为韦伯是社会唯名论的代表人物,所以将韦伯归入唯名论的队伍。这一点在韦伯强调人本主义的研究方法论的基础上似乎是可以成立的。尤其是韦伯强调没有了人也就没有社会的观点更为直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能得到的最为明显的是韦伯的人本主义精神而不是果断的割裂其与唯实论联系。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基本点在于社会本身是否为实体性存在。在这一点上两者处于对立的立场。但韦伯所代表的唯名论以及同时期涂尔干所代表的唯实论并没有以攻击对方为课题。实际上唯名论与唯实论是研究者本身在不同环境下观察社会的一种范式,并不因为观念不同而完全对立,甚至割裂开来。因此,研究韦伯的社会观念立场需要注意的一个前提是不要割裂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关系。

二、现代社会观

唯实论与唯名论的争论其实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立场更为明确,事实上两者在历史过程中在相互借鉴融合。在现代社会中对社会学的思维立场其实是站在唯名论的立场上观察唯实论的论点,或者是在唯实论的立场上兼顾唯名论的观念。例如现代的吉登斯在结构社会学研究中并没有以明确表明唯名或唯实的社会研究立场,而是关注社会结构表象本身。

关于唯名与唯实的融合可以做一个情景设想:假设一群人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在讲台上讲授韦伯的课程。这时候在这个教室的空间范围内,这群人组成了一个小社会。在这个范围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这群人。于是这群人形成一个特定的社会,即老师教授课程给学生。而到这里为止是典型的唯名论的观念,即这群人组成了社会。

继续设想,假设这时候下课铃声响了,老师和学生都走出了教室,教室里没有人,那么在教室这个空间范围内还存在社会吗?答案是仍然存在。

教室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空间场所,这里是教学的地方不是干其他事情的地方,是社会赋予这个地方特定的意义。教室里面有桌椅有黑板,这些设施是用来教课和学习用的,而不是用来吃饭的。教室里面有一块地方一般会高于地面十几公分,上面会摆放一个特殊的桌子,这个地方被称为讲台,这里是老师教课的时候所在的地方。即便教室里没有人,人们也仍然会对这个地方有一些特殊的想法,不论是尊重、羡慕还是其他的什么。当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姿势。这时候老师的存在形成一种权威,即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老师知道这门课程代表什么意思,而学生不知道。出于对未知的畏惧,学生服从老师的指导。当这个教室没有人的时候,讲台仍然代表了一种权威,即在讲台上的人应该具有比讲台下的人更高的学问,至少在某个方面应该如此。所以,至少在某个新的课程领域内,讲台上的老师代表了有知阶层,讲台下的学生代表了无知阶层。当教室没有人的时候,这种阶层划分仍以教室的布局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无形的社会存在则是社会唯实论的典型观念。

逻辑梳理:在教室的空间范围内,老师和学生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两个阶层,即老师所代表的有知阶层和学生所代表的无知阶层。无论这个小社会想怎样发展,都要取决于教室里的这些人怎样行动。至此为唯名论的观念。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室里空无一人的时候,这个教室所代表的小社会并没有消失,而是继续存在着,通过教室内的布局,甚至还能清楚的划分阶层。至此为唯实论的观念。但是,教室里的人的行动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这个特定空间内的人,是否下课要受到下课铃声的控制。老师并不一定要站在讲台上才能讲课,老师可以走下讲台和学生互动,学生也可以走上讲台阐述观点。铃声和教室的布局可以影响教室里的人群的行为,但是铃声和教室布局本身就是人们赋予其意义之后才拥有其影响力。

再设想,当讲课的老师听到铃声响起后突然停止讲课,但这个行为并不是因为要下课了,人们可以赋予铃声新的意义,例如听到铃声后老师和学生要进行互动等等。当有人走上讲台的时候,讲台下的人并没有对讲台上的人有更高的尊重,因为人们可以赋予讲台新的意义,即走上讲台代表接受讲台下的人的行为质询等等。再回头设想,当赋予铃声和讲台新的意义之后,我们本身也要被这种意义所束缚。当我们听到铃声后就必须停止听课,与老师进行互动;当我们走上讲台的时候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接受质询。这个过程更像是异化。

因此,唯名论与唯实论并没有分隔开,而是要进行融合才能更好的看清这个社会的面目,更为确切的说就是站在唯名论的立场上观察唯实论的观点。这样才更接近韦伯的社会观。

三、契约异化成的桎楛

现在让我们回头来看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的桎楛的讲述。首先需要搞清楚桎楛来自哪里。设想:一个空间内有甲和乙两个人,还有一堆生存所需的东西。这时候两个人可以成立一个公平的契约,约定平分这些东西,让两个人都活下去。可是有一天,甲发现自己有一项本领是乙没有的,而且凭借这个本领可以完全拥有生存用的东西。于是甲就与乙约定进行比赛,输的人要放弃生存所需的物质并听命于赢的人,出于贪婪,乙在略作思考后就答应了。于是结果就成了甲拥有所有物资,并凭这些物资的所有权的支配来雇佣乙为自己服务。出现这个结果的关键就在于物资的所有权的形成,而这个所有权的形成源于当初比赛前的约定。而这个约定就是资本主义形成的最初的规则,即契约。

继续设想:被支配的人生活很艰苦,他心里很懊恼,于是他想反抗。但此时他发现在反抗的路上有许多障碍。首先比赛的内容是自己不擅长的,若再次比赛输的可能性更大;还有,在当初的比赛后,赢的人利用优势修改了比赛的规则,使得比赛更加不利于自己的反抗;另外,既然是自己当初同意了约定才形成了契约,如果反抗就要背上违背契约的罪责。于是他不得不放弃反抗。这时候以资本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为基础,形成了固定的游戏规则,而这个规则就成为束缚无产人的桎楛。

至于那个赢了的甲,也要遵循当初的约定,在比赛后必须接受乙的服务,并且要發给生存用的必需品。甲可以利用优势修改比赛规则,但是当他想要修改规则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保证新规则不会让乙放弃一切进行反抗。于是甲本人也要受到契约的影响。当他不得不和乙进行交易的时候,则要达成新的契约,并且保证契约会得到履行。这时候资本主义的契约对甲来讲,在其贪婪的愿望上是个无情的桎楛。

无论是比赛赢了的人还是输了的人,在达成契约后就必须遵守契约。当这契约扩大约定的范围,用来规范生活的一切方面的时候,契约及其精神异化为资本主义的规则,成为生活在其中的所有人的桎楛。

四、桎楛的理性存在

当韦伯去观察这种桎楛的时候,发现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不论他本人愿不愿意都不得不受到这种桎楛的束缚,因为这种桎楛最初源自人们达成的契约,虽然是在不平等的地位上达成的契约,但契约就是契约。也就是说,“桎楛”本身源自人们的契约行为,但在这种契约行为形成的规则异化后成为束缚人们行为的“桎楛”。因此说,韦伯在讲述资本主义的这种桎楛的时候,是站在人本主义的理解立场上去观察由人本身所创造的规则对自身的束缚。这也是韦伯谓之社会“桎楛”本身的存在理性,即令当今社会也概莫能外,任何认为人可以创造一种突破一切束缚让人获得完全自由的社会制度的观念,从一开始就是伪命题。

(作者简介:司俊武,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文化与组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契约
一纸契约保权益
“生前契约”话语研究 “生前契约”消费之多声对话——北京6位老年签约者访谈分析
晚清至民国时期(1840~1949)契约文书研究述评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以契约精神完善商业秩序
零售商过度自信时的收益共享契约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来稿须知》的契约属性探析
三类自有品牌产品质量契约的比较与选择研究
贵州契约文书俗字“”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