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及规律研究

2017-03-22 22:05罗恒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医学生规律对策

摘要:本文对医学生思想特点和变化规律研究,以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思想特点入手,总结医学生的特性,认真梳理了医学生特点和变化规律,将探寻医学生思想变化的新情况为题的崭新视角,凸显了医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重在寻找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医学生 思想特点 规律 对策

医学生是肩负培养人类健康守护神的神圣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和心里的健康直接关系带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何对医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他们产生正确的认识与行为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生思想特点分析

(一)大一,这一阶段学生思想单纯,富有朝气,可塑性强。面对新的环境,师友同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不同的程度上出现了不适应的心理状态。对于大部分医学生来说,上大学可能是他们第一次离開家,第一次接触宿舍生活,这时候,学生的自理能力较低现象就在生活中反映出来。另外,与高中相比,大学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部分学生出现了交往障碍。

(二)大二大三,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大部分学生对自身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他们对专业知识不断巩固,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三)大四大五,这一阶段进入临床实习,一方面,他们任然保留着大学生的特色,另一方面许多社会因素增加,通过临床实习后,他们开始接触社会,这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触发他们对未来个人定位的思考,考虑问题显得更趋向成熟和理性。他们感叹西部山区贫穷,缺医少药,毕业时缺不愿意在回到老家去。他们的学习方式要从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向学习实践操作技能,在角色上也要从学生角色逐步过渡到医生这个职业中来。面对这些转变,他们内心必然有许多矛盾和压力,这一阶段的突出问题是临床实习、毕业考试、考研、求职等多重任务。

二、贵州医科大学医学生思想变化规律分析

(一)网络化的渠道

在当前社会中,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信息意识、网络意识越来越强。医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大量的信息,能够对社会变化、时事发展等进行更加充分的了解。不过,在网络中同时存在着很多负面信息,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在对他们思想教育管理当中,应当对网络进行充分的利用,结合网络和价值观教育,将教育活动依附于网络当中进行开展。利用网络化的渠道,教育者能够与他们进行思想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对其思想、生活等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就能够更加有效的规范和引导学生的行为,从而帮助和鼓励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二)规范性的制度

在思想、性格等方面,医学生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个人色彩,也体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不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还应当对相关经验进行不断的总结,同时对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建立,更好的规范管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学生健康的学习和成长。另外,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还应当与各类道德规范进行融合,利用道德规范准则,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更加良好的管理,认识到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和思想。

(三)针对性的内容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重视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加重视,而对于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却有所忽视。因此,在医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当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对于学生的品行教育、文化教育等,要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三、提升贵州医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思考

(一)加强爱心、责任心教育,培育医学生职业道德

医学院校肩负培养人类健康守护神的神圣使命,因此在学生工作中就要求教职人员,特别是辅导员们更应加强爱心、责任心教育,培育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为病人着想、为病人服务,就是医学院校培育高素质人才的终极理念,所以高等医学教育才将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放在教育目标的第一位。

(二)注重课程体系中的人文素质培养

医术本是“仁术”,医学的本质就是培育具有高级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一个好的医生,绝不仅仅是医术的娴熟,更应体现一种医德的美好。我们应注重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开展,要体现一种出一种医学的人文之光,要有规划、有系统地对在校医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真正做到人文理念与医学机能的完美结合。

(三)熟悉医学专业知识,适应医学课程设置的高强度压力

医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其他类别的专业不同,具有本身独特的专业性。医学知识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它要求学医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厚的人文底蕴,而求要具备相当功底的科学技能。医学院校的课程量普遍比其他综合类院校要高,学生课程繁多,学习任务较重,以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为例,不包括第4 年后半年的见习和第5年的实习期,每周医学生学时数平均达到48.7学时,教学总时数则高达4000个学时。在这样的学习压力下,就迫切要求辅导员们要做好学生的学习辅导工作,不仅要注重心理开导减压,更要侧重于学习方法上的引导。这样,才能使广大学生充分熟悉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以便为今后的从医之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抗压能力

由于医学的博大精深、医疗科技的突飞猛进、医学信息及时迅捷,医学生就不得不面对大量的基础理论与当前更新的医学知识。况且,为了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医学生还必须时常参加一些必要的实习与见习活动。学习课程的繁重、实践活动的增多,这都从许多方面加重了医学生的各种压力,难免就会有些同学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甚至是严重刺激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医学院校要加大对学生心理课程及心理辅导方面的工作。辅导员的心理疏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辅导员是学生生活起居、学习答疑的直接教育管理者;另一方面,辅导员又是学校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中间人。除此之外,辅导员也是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了解最深的老师。所以,辅导员积极有效的疏导、潜移默化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信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变化规律解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07).

(注:本文为贵州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作者简介:罗恒,硕士,贵州医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医学生规律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巧解规律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