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

2017-03-23 11:38朱红燕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降温病患针对性

朱红燕

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101

针对性护理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

朱红燕

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101

目的:研究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身体恢复情况的相关影响。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身体的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以及身体的康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实验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的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针对性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康复影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的是包括鼻腔以及咽喉部发生的急性炎症的总称,对病患的呼吸道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1]。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由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如果病患治疗不及时容易引发相关的并发症。在临床的治疗中除了使用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之外还要对病患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因此本文研究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身体恢复情况的相关影响,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30例。其中有男性病患33例,女性病患27例,年龄段在21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3.2)岁。

1.2 护理的方法

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针对性的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方法为:(1)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对病患制定相关的针对性护理计划,对于出现高热并且热度难以退去的病患要采用药物的控制以及物理降温的方法结合进行护理,在让病患服用退热的药物之后,使用冰袋等放在病患的额头处来进行物理的降温;对于出现鼻塞以及呼吸不畅通的病患要将病患鼻中的分泌物及时清除,并使用麻黄碱来进行治疗从而缓解病患鼻塞的现象;而对于咽部发炎的病患要在护理的过程中嘱咐病患多服用温开水,同时可以使用雾化吸入和润喉的含片进行联合的治疗,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病患进行护理,让病患有充足的睡眠时间;(2)对发热的相关护理。对于出现发热现象的病患在让其保证足够睡眠的同时要使用温水对病患进行擦浴来进行降温,如果发现病患的手脚比较冰凉但是其额头和腋窝的部位温度比较高表面病患容易出现发高烧的现象,护理人员要注意对病患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在降温的过程中要把握降温的速度,并对病患体温的变化进行实时的监察,避免病患出现惊厥的现象;(3)对并发症的相关护理。对于出现并发症的病患,护理人员要对其口腔中的黏膜、神经系统的症状以及皮疹的情况等进行观察,对病患咳嗽的性质进行判断;对病患的衣物以及床单等要及时更换,避免病患出现皮肤的感染症状;(4)相关的饮食护理。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为病患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应让病患多进食容易消化以及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保证饮水的充足同时禁止吸烟和饮酒(5)相关的心理护理。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病患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和病患普及有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知识,让病患对自身的病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告知病患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1.3 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身体的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的标准

本文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21.0,计量的资料采用()表示,计数的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进行表示。以P<0.05为标准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对比

实验组中护理效果为优的病患有11例,护理效果为良好的病患有16例,护理的总优良率为90%;常规组中护理效果为优的病患有8例,护理效果为良好的病患有13例,护理的总优良率为70%。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

2.2 两组病患身体康复的情况对比

实验组中身体完全康复的病患有29例,治疗显效的病患有1例,康复率为96.7%;常规组中身体完全康复的病患有24例,治疗显效的病患有4例,治疗有效的病患有2例,康复率为80%。实验组病患身体的康复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

2.3 两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比

实验组中出现皮疹现象的病患有1例,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3.3%;常规组中出现皮疹现象的病患有2例,出现恶心和呕吐现象的病患有1例,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10%。实验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P<0.05)。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其发病的时间不受季节的限制,而发病的原因多为人体感染了相关的病毒以及细菌,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发热、咽喉疼痛以及浑身乏力等,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发相关的并发症[2]。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除了对病患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之外,还需要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来进行干预。针对性护理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模式,和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针对性护理从病患的实际临床症状出发,根据病患不同的临床表现采用针对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进行护理时,如果是出现发热现象的病患要采取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联合的方式进行护理,对于咽部发炎的病患则是使用相关的抗炎药物以及进行雾化吸入的治疗;而对于鼻塞的病患则是对病患鼻中的分泌物进行及时的清理。除此之外,针对性护理还会关注病患的心理情况对病患采取一定的心理护理,帮助病患排除不良的情绪以及普及相关的健康知识,帮助病患消除疑虑并建立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而在饮食方面则是针对病患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在保证病患身体营养的同时来对病情进行控制。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以及身体的康复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患的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陈丽,王娟.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7):102.

[2]张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健康之路,2015(08):134.

猜你喜欢
降温病患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动物降温有妙招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页岩气开发降温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