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真境”浅论

2017-03-23 12:48
教育家 2017年47期
关键词:李煜语文课堂素养

缘起

首先,基于反思。我崇尚语文课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走了一段路之后,我叩问自己,要达到“从心所欲”,那“不逾矩”的“矩”是什么?觉得这样做缺少行动依据。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既是“技能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又是“心智课程”,重在体验性。语文课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感悟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唯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我崇尚“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素朴自然的课堂。实践表明,这样的追求更多倾向于课堂某种形态的呈现。我还崇尚过语文课堂的文化寻根。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质,并不为语文学科所独有,因此语文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其次,基于观察。当今语文课堂似乎“有些失魂落魄”。一是“失真”。语文课堂误将“浮华”当作“才情”,并有将之作为语文课堂价值取向的趋势;语文课堂的功利色彩太浓;课堂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的选用,有“跟风”或“一面倒”现象,声光电手段使用的背后是传统语文教学工艺的失落;语文课堂的终极追求到底指向哪里,方向不明,而且存在内容上泛化、碎片化的倾向。二是“无境”。教师角色从先前的“真主角”到现今的“假导演”,教学理念从先前的“实专制”到现今的“伪民主”,教学对话从先前的“一言堂”到现今的“满堂问”,教学情态从先前的“死沉沉”到现今的“闹哄哄”,不一而足。三是“低效”。2009年,有关部门对北京四所高校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满分100分,30%的学生不及格,68%的学生在70分以下。

内涵

何为“真”?有三层含义:一是“真实”,即与客观事实相符合,通常与“假、伪”相对;二是“自然、本性、本原”之谓也;三是“本来的、固有的”意思。据此,“真境”之“真”其实就是“合乎规律”的意思。

“语文课堂真境”指什么?即以语言为能源库,以意旨为原动力,以情思为神经元,并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臻至和谐、美好、愉悦的课堂生态。

“真境”课堂有哪些基本特质?一是自然。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过程本身,教学流程中师生的状态都是本色、清新的。二是真切。即:课堂教学设计有理有据,教学过程自然生动,师生对话朴素和谐。三是深沉。课堂有厚度,教学内容适切而不浅薄,学习体验深刻而不肤浅,教学氛围和融而不生硬,教学对话热烈而不虚浮,一切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未来发展。四是韵味。课堂富有艺术性,互动生成的手段更多样,过渡更巧妙,方式更精致,活动更有意趣。

要素

从“教育视野”上看 一是真情。真正热爱语文教育,喜欢语文课堂,关爱每个学生。立意高远,发自内心地领悟到教语文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二是真知。有广博的语文素养,谙熟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守正中不断创新,但又不止步于此,还要拥有豁达的胸襟、哲人的思辨。三是真智。深度把握语文教育教学的原点与主旨,明晰“只谈应试忽略语文素养是愚蠢的,只谈素养忽视应试现实是虚伪的”道理,将学生语文素养的习得放到时代与社会的背景下去考量。四是真行。行之有据,教学是科学的;行之有序,教学是从容的;行之有法,教学是务实的;行之有趣,教学是艺术的;行之有效,教学是可证的。

从“教学工艺”上看 “真境”课堂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但传统教学工艺仍然要坚守。

一是因声求气。所谓“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的高度艺术化;所谓“声”,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音节因素。“气”需要借助“声”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对诗文“声”的揣摩,读者能够领会到作品的“气”,这就是“因声求气”。读得很美了,也就理解得差不多了。

二是明象悟道。王弼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王夫之亦云,“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文章的表里应当分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即所谓“文”“象”“道”三个基本层次。其中“文”是“象”的形式,“象”是“文”的内容;“象”是“道”的形式,而“道”又是“象”的内容。优秀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奥秘和机智,是灵与肉、光与色、形与神有机融合的意象体。

三是涵泳感悟。涵泳有潜游、浸润、沉浸、深入领会之意。

四是比照阅读。就是指把内容、形式相近、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以期探求异同之趣,并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最终达到把握“目标文本”的目的。

从“接受美学”看 真境课堂指向学生素养,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原初感受”。 “原初感受”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能力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前与客观呈现的文本进行裸读式碰撞对接,从而产生的关于文本内涵意蕴、写作技法等的一系列问题或体验感悟。“原初感受”除了能了解学情外,还具有独特的教学意义:教是真教,学是真学,课堂“真境”成为可能。培养学生积累“原初感受”,要把握其五个特征:一是主体性,二是独特性,三是客观性,四是多元性,五是合理性。

路径

聚焦学情,真教 如为了确定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做较为详细的学情分析。分析建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几个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出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学生的需求找到了,如何教学就有了依据。

践行发现,真学 当讲到李煜的《虞美人》时,引导学生建构“发现路径”:哪个字最能代表李煜的情感?学生轻松说出“愁”字。当我继续追问李煜为什么“愁”时,引导学生透过该词写作背景理解“愁”背后的原因。李煜是如何表现“愁”的?李煜综合运用设问、夸张、比喻的修辞来写愁;写出了愁思之多;同时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说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像春水昼夜不停,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

精致导读,真说 如教学《湖心亭看雪》中这段文字:“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老师在适当的引导后提出: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我们都说张岱作文惜墨如金呢,这里居然一连用了三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学生不赞同老师的观点。老师追问:为什么不行?你听我读。老师去掉三个“与”,很认真地读了,然后让学生对比读了一遍。读完,学生立刻体悟到: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之间的界限很清楚似的。三个“与”字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三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准确,更有气势。

契入生成,真思 教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师生很顺利地理出了小说情节结构: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可有同学提出疑问,认为四个部分的内容,应该属于并列关系,因为“盼、赞、见、躲”四个“动作”,都是由菲利普夫妇携他们一家人“发出”的。同学还提出“盼、赞、躲”,对于勒而言,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或褒或贬的情感色彩,而“见”字,则显得很中性化。怎么概括更好呢?只要以“见”字为线索,以时间为序,把情节结构分成三个部分,依次概括为“见于勒之前”“见于勒之时”“见于勒之后”,就显得逻辑关系较顺,合情又合理了。

品味美点,真写 教学中,我经常抓住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的语言之“雅”,引导学生品味借鉴。这篇文章的“雅”,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叠用。首段写道:“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二是引用。文章这样赞美大陆风景的神韵: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三是化用。如“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四是借用。借用欧化句式: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的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虽然语文课堂“真境”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追寻它是一项事业,会有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仅靠理想与激情远远不够,期盼更多大方之家关注、研究并积极践行之。

猜你喜欢
李煜语文课堂素养
李煜
李煜作品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