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立志教育,发掘学生潜能

2017-03-23 10:20戴颖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期
关键词:潜能立志思政教育

【摘要】深化立志教育,发掘学生优势潜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思政教育为导向,分级分类进行指导。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推动学生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达到学习和思维的自由与超越,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立志 潜能 思政教育 培育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77-02

文華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从2005年以来,学院致力于研究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抓住“潜能、立志、空间”三个关键,以学生优势潜能的发掘为起点、以学生立志为内生动力、努力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设空间。潜能是人的潜在能量(或者能力),挖掘、发现、培育大学生的优势潜能,是推动个性化教育的关键。中国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刘献君曾说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十几年来,随着学院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专业教育密切配合,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培养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在全面实施潜能导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深入发掘学生潜能,辅导员全面参与学部五大潜能培育平台指导工作,配合学部全面推动立志教育工作。

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分级指导,各有侧重,贯穿始终。

为使立志教育工作和潜能挖掘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2012年我学部成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充分调动学部教师和辅导员的力量,把专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结合,营造学部浓郁的课外创新氛围,不断优化学部学习环境。针对学术型、能力型、潜力型三类学生特点,各有侧重的对三类学生提出了分级指导的教育方式。

(一)低年级

此阶段的立志教育重在启迪,发现学生自身亮点、优势和潜在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制定规划。

具体措施从三个层面展开。从学部层面,在每年新生入学之际,学部统一组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学部主任召开全体新生立志教育专题报告会,结合各系专业教育,学部个性化教育成果室和各个专业实验室的参观。使大一学生知晓大学学习的大概内容,了解学长的学习成果,熟悉学习场所,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从潜能导师层面,给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一名潜能导师,主要由辅导员担任。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关注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心态变化,引导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学生自我教育层面,通过组织新生系列活动启发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和潜在能力,辨别自身想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需要怎么做,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目标。如通过思修实践课组织学长访谈、家长访谈,促进大一学生对大学生涯规划的思考。通过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发掘校内师生的生动事例和杰出校友等各类优秀个体和群体的成长故事,见贤思齐,树立目标。开展 “学长导航”、“学子宣讲”等活动,以点带面,形成声势,营造朋辈激励、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高年级

对高年级学生的立志教育重点是根据学生自身潜能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挖掘、培育、激发和提升个人优势潜能。

具体措施是在搭建的五大潜能培育平台中,辅导员的引导工作贯穿始终。潜能培育平台主要通过大学生课外实践与创新基金实践、参加学科与专业竞赛、组织学生团队(工作室)、开设专业技能培训和考研课外辅导等形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优势潜能和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上述平台提升自我,并配备多个潜能导师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具有的导向性、依托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使其成为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平台锻炼,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的最好工具。

二、发挥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引导、推动和提升作用,在科学管理工作中深化立志教育。

为做好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工作,学部成立了“潜能导师分指导委员会”,学部领导担任正副主任,各系副主任、学部主任助理和学工办、教务办负责人等一批年轻干部担任委员,全面规划、领导学部个性化教育工作的实施。2014年底,学部又成立了“深化立志教育工作研究组”开展理论总结和座谈研讨工作。并于2015年上半年面向学部1670名在校生组织了一次关于立志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当前的“立志”情况,分析影响学生“立志”的主要因素,并从分析结果中研究学部立志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科学管理出成绩,发挥思政教育的提升作用,从学术型学生看考研率的不断提高

学术型学生的主要奋斗方向是考研,学部的调研数据体现我学部学术型学生约为25%,与我们近三年来20%的考研录取率大体相当。研究生录取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前途,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结果体现,也是判断学院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学部非常重视对学术型学生的培养,重视考研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在近3年的考研工作中,始终坚持全员动员,科学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1.全员动员,全员参与。考研不是学生自己的事,也不是哪一个老师的事,应该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学部领导、各系教师、辅导员都为考研学生创造良好条件,关心鼓励学生,并从报考指导、课程培养、复习指导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2.创设环境,提供场所,为学生考研复习做好保障工作。学部在实训楼B座400、500设置2个考研自习室,可以容纳学生300人,制定管理制度,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3.重视信息搜集,落实到人,辅导员在学生备考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学生提升。在学生报考之前分析每年报考热点,指导学生报考时综合考虑,集中优势,有的放矢。历年来,学部和多所高校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为今后的深入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科学的管理不仅形成了学部合力,更推动学部考研录取率不断攀升。

(二)规范管理出成果,发挥思政教育的推动作用,从能力型学生看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能力型学生是我们学生中的大多数,在学部的组织引导下,在辅导员的大力推动下,进入到潜能培育各个平台的学生人数能够达60%左右。通过潜能导师这个平台,师生相互产生影响。在教学与实践中从普遍立志发展为不断深化立志。经历了老师引导学生立志——指导学生立志——老师自身立志——推动学生深化立志这样一个过程。

通过成立“信息学部潜能导师分指导委员会”,制定《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办法》、《大学生课外实践与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规范管理学部潜能培育平台的各项工作,平衡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实践的热情。并在学生学习态度发生变化时、学习决心产生动摇时、学习能力遭遇瓶颈时,发挥辅导员的推动作用,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鼓励学生坚持努力。

学生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教学相长,老师的教研水平也得以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是思政教育推动作用充分发挥的结果,更是学部科学引导立志教育和发挥学生优势潜能的必然结果。

(三)精细管理促转化,发挥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引导潜力型学生向能力型转化

在学部的调研结果中自我判断为潜力型的学生比例为37.5%。经过进一步筛查,我们发现其中一半以上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均为中等,甚至个别学生成绩名列前茅,说明学生的自我判断明显偏低,且这部分学生中普遍存在目标不明确或行动力不强的问题。

如果以挂科4门为依据判断学生是否存在学习困困难,经统计,本学期学习困难学生共137人,占在校生比例5.8%。也就是说有30%左右的学生可能是假性潜力型。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积极的引导可以促进他们向能力型转化,放任自流的话则可能滑向真正的潜力型。

立志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包含了对“目的个性化”、“过程个性化”、“结果个性化”和“前提个性化”的理解和归纳。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都有区别,因此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制定了帮扶措施,通过辅导员的引导,促进学生寻找并发挥优势潜能,引导假性潜力型向能力型转化。具体措施如下:

1.对学习能力较差但态度良好的,和任课老师沟通,列入日常重点关注。

2.对有一定学习能力但自制力较差的,组织学习成绩突出学生和党员一带一帮助,促进学生的转化。

3.对学习能力和自制力均较差的学生则需要联合家庭教育力量,采取督促提醒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如12计科专业学生刘庆。

在学部的氛围营造和共同促进下,学部毕业率和学位率逐年提升,2015届毕业生毕业率和学位率均为100%;考研率稳定在20%以上。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生命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科学的管理不仅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平台,更能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优势潜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成长提出了“立志、勤学、修德、自强、创新、笃实等要求”,其中“立志”放在第一位。古往今来也对立志教育有诸多论述,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思政教育为导向,深化立志教育,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空间的不断扩建,在潜能激发和科学管理间形成共感。注重个人优势潜能、兴趣爱好、发展目标之间的融合,推动学生的不断成长。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达到学习和思维的自由与超越,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献君.专著《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

[2]劉献君.论文《论立志教育》,《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戴颖,女,生于1980年12月,湖北武汉人,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潜能立志思政教育
姚立志绘画作品
苏梦飞
立志更守志 执志如心痛
党对少先队儿童的希望是什么??
谈也让学生做老师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创客”对大学生价值潜能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