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劳伦斯版S 600过减速带时仪表台报警

2017-03-27 04:50云南裴海涛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7年12期
关键词:膜片油压液压油

◆文/云南 裴海涛

故障现象

一辆奔驰劳伦斯版S600,VIN码为WDB2201761A3369**,底盘型号为W 220176,行驶了152 180km。该车过减速带时,仪表台上的中央显示屏会闪一下(红色),同时发出“叮”的一声提示音,整个报警提示过程很短,不超过1s,全车无故障码,无其他提示信息。

故障诊断与排除

该车先后被送到4家配备奔驰专业维修班组的维修企业进行维修,都没找到故障点,后送到笔者所在维修厂进行检测和维修。

接车后,先了解之前的维修情况。据了解,其他维修企业技师已经检查了该车发动机盖开关、线路等,并更换了主动车身升降控制系统ABC前后分配阀(阀门装置),但故障依旧。

通过试车发现,只有车速30~70km/h时,仪表台上的中央显示屏才会闪一下,并发出“叮”的提示音,而车速低于30km/h或高于70km/h则一切正常。另外,过减速带时故障现象并不明显,而在颠簸路段时故障才是最明显的。

在确认了故障之后,笔者又请来同事一起试车,并连上检测电脑上查看数据流。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当主动车身升降系统压力快速下降至100bar(1bar=105Pa)以下时,故障就会再现,仪表就闪一下,同时报警,之后系统压力又会快速上升至100ba r(图1)。

图1 主动车身升降系统数据流

专家点评

李玉茂

本案例作者洋洋洒洒写了5000字,说明作者在诊断过程中勤于动脑思考,但文字有点繁琐,可以简明精炼一些。让我们看看作者的八步走:①试车,耸车甚至熄火;②查询故障码,发动机电脑记忆1个;③读数据流,失火但不固定汽缸;④再读数据流,耸车时高压油压突降至0;⑤更换所有喷油器;⑥换上正常车辆高压传感器G247;⑦更换高压油泵;⑧检查G247线路,发现高压油压信号线T14c/2与接地线T14c/1在车辆振动时(起步、加速)有交结。

可以看出前四步是检查,后四步是排故,前四步完全正确,走入歧路的是排故⑤、⑥、⑦步。对于高压油压急剧降至0,其原因要么是硬件损坏(高压油泵包括燃油压力调节器N 276、喷油器、高压安全阀突然泄压),要么是电信号“说了瞎话”(G247信号失准、高压油压信号线短路或断路,虽然油压没有真的降低却干扰了CPU的计算和做出的指令)。关于第一个,油轨容积较大,而且油压突降后还能升高,不应首先怀疑。关于第二个,G247忽好忽坏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性大的是线路故障导致高压油压信号跳变。

解数学题需要丰厚的基础知识储备及灵活多变的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解答正确还要能简化运算。排除汽车故障也是同样,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清晰的思路,才可以不走或少走弯路。当然,我这么说是事后诸葛亮,作者自己在维修小结中道出了走弯路的缘由:①故障现象出现在向前方起步或加速,也就是说车辆向前移动,未被紧密固定的线束受惯性力而没有向前移动,如果两条电线之间绝缘不良,最有可能出现瞬时短路,而作者当时没有细想;②诊断仪显示高压油压数据的响应性没那么好;③不应先走排查硬件的路线;④遇到怪异故障现象一定要先分析工作原理。由此初步判断,故障点在主动车身升降系统,但具体位置还需要进一步诊断。

图2 主动车身升降系统功能图

通过主动车身升降系统(ABC)的功能图(图2)和工作原理图了解到:ABC使用液压油作为升降介质,通过与转向助力共用的液压油泵(包括叶片泵和柱塞泵两部分,叶片泵产生10ba r以上的压力,为转向助力系统提供动力)中的柱塞泵,产生150ba r以上压力,为ABC系统提供升降动力。系统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进入前后分配阀(阀门装置),再通过前后分配阀(阀门装置)进到每个液压减振器,最后又经过前后分配阀(阀门装置)回油到液压油壶,并如此反复循环。

在这个工作循环中,能影响压力值变化的地方很多,但能引起压力值快速下降后又快速上升的只有储压罐和减振器。鉴于此,笔者决定首先拆检储压罐,经过简单测试后发现储压罐膜片损坏(图3)。储压罐内部通过膜片隔开罐内的高压氮气和液压油,正常情况下,膜片在氮气的作用下维持在储压罐的中部。如果膜片破损,氮气就会泄露,膜片就会落到储压罐底部。ABC系统正常工作时,需要储压罐内氮气压力的支持,膜片破损后,储压罐内无氮气压力,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上时,瞬间压力突然下降,但下降后如果减振器没有受到持续的路面冲击,系统内的压力又会快速回升至正常值。

更换储压罐后故障被彻底排除。

图3 经过快速检测,发现膜片已落入储压罐底部

专家点评

焦建刚

该故障属于典型的有症状无码故障,对于这类故障,首先要懂得相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从症状入手,着重点在于数据流分析以及波形分析。作者非常好的利用了数据流分析法,根据故障发生的外部条件,进行了故障模拟再现,找到了发生故障的规律,并且进一步对故障发生时的数据流进行了采集、分析。最终,找出了故障的产生原因,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在症状分析法方面有着一定的造诣,并且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还能够进一步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实难能可贵,值得肯定。

随着现代车辆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车载自诊断系统也越来越先进,所以,很多人也非常依赖故障码分析法进行故障排除,反而忽略了症状分析法这一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即重故障码分析,轻症状法分析。这导致了很多基于症状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逐渐成为了难题。同时,由于大部分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加之数据流分析的能力不足,进一步导致了故障排除思路不正确,造成了一定的物力、财力损失。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希望一线技术人员,加强故障排除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的学习、训练,同时,要努力加强数据流相关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要求。

猜你喜欢
膜片油压液压油
液压挖掘机液压油箱内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橡胶膜片耐液体性能及等级评定
基于Workbench的膜片联轴节变形分析方法
环境可接受液压油性能要求及开发意义
厚度梯度对钛制椭球形膜片翻转性能的影响分析
An optimization method:hummingbirds optimization algorithm
利用体块PZT制备膜片式压电微泵
油压高对汽轮机振动的影响和分析
安装螺旋桨用液压油顶结构的改进
龙上水电站油压装置控制系统的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