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感染人群胆汁中细菌最新分布情况及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变化分析

2017-03-31 07:21王秋霞
河北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抗菌素氨苄西林革兰氏

王秋霞

·药物研究·

胆道感染人群胆汁中细菌最新分布情况及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变化分析

王秋霞

目的 分析胆道感染人群胆汁中细菌最新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素敏感性变化。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治疗的432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样本,对其中致病菌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记录致病菌种类,分析不同致病菌对常见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432例样本中细菌阳性率高达83.80%。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2.15%,革兰氏阳性菌占37.29%,还有0.55%的患者属于真菌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杆菌对舒巴坦、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都很低,而对氨苄西林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和利奈唑胺等的耐药率都很低,而对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等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造成胆汁感染的细菌种类逐渐增多,细菌耐药性进一步增强,在治疗中应有选择的使用抗菌素,结合细菌药敏结果合理指导临床用药。

胆道感染;细菌分布;抗菌素;敏感性

胆道感染已成为一种外科常见、多发、难治疾病。当胆道内出现细菌感染时,感染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与胆石病同时存在,且此二者多互为因果[1]。感染的胆道即有利于结石的形成,已形成的胆石如阻塞胆总管则有很大概率出现合并感染[2]。随着医药领域抗菌素的广泛使用,新型耐药菌不断出现,如何在治疗当中选用最有效的抗菌素以减少抗菌素的使用剂量显得尤为重要[3,4]。不同的细菌对不同抗菌素的耐受性和敏感性有差异,且抗菌素由于其自身因素和胆道的生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对致病菌的杀灭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5]。因此,对胆道感染时胆汁中细菌的分布状况和耐药性进行大面积的分析报告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必要的指导。本研究即旨在分析胆道感染人群胆汁中细菌最新分布情况及其对抗菌素敏感性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所有分析资料来源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32例胆道感染患者送检的胆汁标本。胆汁标本来源于术中抽取或手术后经T管引流得到。

1.2 试验方法 胆汁样本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菌株分离,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采用西门子公司的WalkAway 96,进行药敏试验的药敏纸片购自OXOID公司。所有操作步骤均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以CLSI2014作为本研究中药敏试验的判断标准。

1.3 质控菌株 本研究选择的质控菌株包括以下四种:用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2 结果

2.1 胆汁样本细菌分布情况 所有送检的432例样本中有362例样本中培养出细菌,阳性率高达83.80%。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62.15%,革兰氏阳性菌占比37.29%,还有0.55%的患者属于真菌感染。见表1。

表1 胆汁样本细菌分布情况

2.2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 选择比例最高的三种革兰氏阴性菌进行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杆菌对舒巴坦、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都很低,而对氨苄西林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见表2。

表2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 %

2.3 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研究 选择比例最高的两种革兰氏阳性菌进行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和利奈唑胺等的耐药率都很低,而对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等的耐药率较高。见表3。

表3 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 %

3 讨论

在通常情况下,健康人体分泌的胆汁是处于无菌状态的,一旦胆汁中检出细菌,则说明胆道出现疾病,从而导致生长在肠道当中的病原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胆道繁殖,如经十二指肠乳突逆流、经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进入[6]。可以导致胆汁中检出细菌的疾病包括胆石症、胆道肿瘤等[7]。在本研究中,所有送检的432例样本中有362例样本培养出细菌,阳性率高达83.80%。进一步分析这些细菌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感染仍然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但除了这些传统的致病菌以外,本研究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细菌感染,如检测中发现1例送检样本出现洛菲不动杆菌,1例出现腐败希瓦菌。由此可见,随着临床上抗生素的不断使用,检测手段的进一步优化,可发现和检测得到的引起胆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在不断增加,过去从来没有关注过的病原菌也在不断出现[8]。

运用抗菌素治疗,就需要临床工作者对不同细菌对抗菌素的敏感性有深入透彻的了解[9]。本研究发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率分别有43.1%和17.9%,提示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致病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在此情况下,3种革兰氏阴性菌对舒巴坦、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依然很低,而对氨苄西林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阿米卡星具有较强的肾脏副作用和耳毒性,在临床运用时应格外关注。对2种革兰氏阳性菌来说,其对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有非常高的耐药性,但对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和利奈唑胺等的耐药率都很低。因而对于由这两类肠球菌引起胆汁感染的患者来说,病情较为缓和者可以选用传统高浓度庆大霉素或青霉素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可以直接使用利奈唑胺等新一代抗生素进行治疗[10,11]。对于两类细菌混合感染的患者来说,可根据感染菌类型,选择适宜的抗菌谱不同的抗菌素进行协同治疗。真菌感染患者人数较少,且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一般较好,因而本研究中没有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造成胆汁感染的细菌种类逐渐增多,细菌耐药性进一步增强,在治疗中应有选择的使用抗菌素,结合细菌药敏结果合理指导临床用药。

1 Lagier JC,Edouard S,Pagnier I,et al.Current and past strategies for bacterial culture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Clin Microbiol Rev,2015,28:208-236.

2 Lee JM,Lee SH,Chung KH,et al.Risk factors of organ failure in cholangitis with bacteriobilia.WJG,2015,21:7506-7513.

3 Frei P,Misselwitz B,Prakash MK,et al.Late biliary complications in human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tality.WJG,2014,20:5881-5888.

4 王金凤,常璠.某院普外科胆道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322-324.

5 乔秀丽,宋文冲,李爱君,等.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支架置入术后感染的细菌学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03-1605.

6 危华玲,罗淑萍,杨青,等.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303-4304,4307.

7 董明驹,史莉,童伟,等.胆汁培养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24-326.

8 刘阳,张智勇,黎一鸣,等.胆管恶性肿瘤患者胆汁细菌学分析.现代肿瘤医学,2013,21:814-816.

9 甘泉,杜朝晖,李建国,等.ICU胆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5-927.

10 徐伟红,徐斌.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分离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性.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32-35.

11 孙斌,郭源,李坤,等.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与药敏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529-3531.

10.3969/j.issn.1002-7386.2017.06.045

116033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R 657.4

A

1002-7386(2017)06-0945-02

2016-11-01)

猜你喜欢
抗菌素氨苄西林革兰氏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抗菌素不是万能药,滥用后果很严重
爱眼有道系列之七 维护眼表菌丛,合理使用抗菌素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常见头孢类抗生素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抗菌素用药情况分析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患儿中的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