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基于创新系统视角下三峡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2017-04-01 05:08王守文
关键词:三峡城市群协同

王守文

(1. 三峡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渐变:基于创新系统视角下三峡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王守文1,2

(1. 三峡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 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省域交际、地理困境和市场弱势是三峡城市群发展的伴生性障碍。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大中城市群的边际承接需要,使得三峡城市群的发展必须从无序向有序状态演化。实行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进行空间结构的创新整合以及资源配置的优化,是推动三峡城市群有组织发展的重要方式。跨省域因素导致行政力量高分离,三峡区域弱经济导致市场力量低融合,两者可能会背离城市群发展的目标。从协同发展的价值分析展开,围绕协同目标、协同动力和协同主体,探讨三峡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推进三峡城市群创新系统协同发展优化路径的建议。

三峡城市群; 创新系统; 协同发展; 内在机理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定位是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三峡城市群是该定位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包括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万州为主的城市有机融合,跨越了不同省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交融度的三峡城市群区域系统。它是长江经济带从沿海向内陆地区延伸的次级区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拉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新增量级。三峡城市群作为新兴的城市群,因为交融度不高,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武汉城市群等第一阵营城市群相比,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科技创新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实施城市群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战略是推动三峡区域跨越式发展,缩小城市群间差距,提升长江整体流域实力的关键。三峡城市群虽经过初步发展,但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区域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资源整合程度较弱,区域结构设置较分散,缺乏技术创新的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三峡城市群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在借鉴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城市群特质,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是推动三峡城市群高效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三峡城市群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价值考量

高度市场化背景下,行政区划主导下的城市分离式发展正在变化,更多的是走向联合和协作。21世纪以来,积极推动城市群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之一。我国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规模逐渐扩大,在推动城市化升级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已有排名世界第六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为代表的十大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国土面积不到全国十分之一,却创造了二分之一的GDP,成为了我国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载体[1]。三峡城市群没有大城市群的规模效应,跨区域发展路径呈现同质化,且区域市场经济力量较弱,更体现出市场力量与行政力量博弈的理论溯源。打造三峡城市群创新系统,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从理论和现实的价值维度上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价值维度:市场与行政的博弈

法国地理学者戈德认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2]。从理论定义可以看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是区域空间有机综合的过程,区域空间的外延扩大就会涉及行政区划代表的行政力量交叉。高度市场化能够消减高度行政化的约束度,但是低度市场化则会受到高度行政化的强障碍。三峡城市群恰好属于后者,因此从理论上研究三峡城市群的价值维度、内在机理以及其优化路径,对指导战略的宏观实施和微观操作均具有重要意义。从基础开展研究更符合三峡城市群实际,通过与长三角城市群、中三角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的比较,使其研究能在全国范围内有借鉴意义。

2.现实价值维度:无序到有序的渐变

相比较我国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程度,三峡城市群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城市间协同尚未形成机制,而且是城市群整体空间结构从低级发展阶段转型为高级发展阶段的关键。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对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因此有效的规划区域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企业边际收益。区域协同发展是一个众多要素平衡的过程,包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人口增长与城镇分布之间的均衡、城乡统筹发展的平衡。在平衡中实现市场与行政力量的有序参与,弱化三峡城市群发展中的无序因素,实现无序到协同推进转变是三峡城市群协同发展从宏观社会发展角度具有的重要考量价值。

二、三峡城市群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主要是通过自组织系统在保持合理差异性前提下的自我趋同以及被组织外力作用的引导使创新城市群系统和谐发展。无论是自组织还是外力系统都体现了市场与行政力量的交融,结合城市群相关机理理论研究,从协同发展的目标、动力及主体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三峡城市群内在机理机制。

1.异质阻障下的弱协同

省域交际、地理困境和市场弱势是三峡城市群发展的伴生性障碍,因为长江经济带的大中心城市群的边际承接,三峡城市群从异质存在逐渐过渡到同质化协同。从“自组织”和“被组织”的角度分析,三峡城市群正处在一种缺乏外界条件特定干预,自发地在逐渐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但它没有形成高效系统化的城市经济圈。“被组织”力量的嵌入能够呈现显性的放大效应。从市场和行政角度,三峡城市群各大要素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它们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在保留合理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从个体到整体、从隐性到显性、从单因到多因,逐渐呈现同质化趋势,包括经济、行政、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

弱协同发展边界一旦被行政或市场协同突破,自我被动改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主动趋同,进一步提升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这种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系统呈现出动态的合力。三峡城市群创新致力于将内部碎片化创新因子形成系统化动力,使三峡城市群逐渐走向一体化“经济圈”的发展模式。

2.动力碎片化下的强整合

三峡城市群发展的内生和外来动力呈现碎片化,从协同角度来看,系统中内生动力是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而外来动力则是借助外力,被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自组织系统主要包括经济系统,即区域产业集群;而被组织系统强调借助外在力量推动系统有序发展的动力在于生态环境约束及政府主体的引导。

一是产业集群力。要建设城市群产业集群化发展,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产业在空间结构的重组,发挥集群效益。产业集群具体从微观到宏观上包括企业内部规模、企业布局规模、城市规模以及城市群规模[3]。发挥城市群产业集群效益,在不同行业的各类企业在同一城市群里的不同城市间实现规模经济,形成相互合作又有良性竞争的经济格局。目前,三峡城市群区域的产业发展正在向集群式有序推进,逐步促成个体经营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向城镇聚集;同时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三峡城市群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区域特性,呈现规模式发展趋势。

二是生态约束力。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复杂的生态系统中诸多生物群体和生物个体构成的,保持生态系统各大要素之间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是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三峡城市群是位于国家批准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试验的重要区域。目前各个区域的农业生态区和水域区占主要比例,但随着农业工业化推进,非农业区域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协同异质化区域提高生态功能的整合质量,扩大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生态容量是三峡城市群未来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

三是政府导向力。政府在城市群协同发展过程中起到外部推动的重要作用。政府导向的关键又在于政府制度的变迁,在推动城市群建设的整体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规划、产业空间布局等协调统一;在市场建设过程中,打破市场壁垒和政府管制对市场行为的限制,防止市场间恶性竞争,促进市场资源的共享。政府导向是促使三峡城市群各大区域竞争为主走向以区域合作为主的外生动力,它能为构建三峡城市群治理结构的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包括设定区域目标和规范、做出区域公共决策等,实现三峡城市群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利益最大化。

3.松散化困境下的多主体合作

城市群系统中主体可以概括为三类: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4]。政府是宏观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核心力量,通过对三峡城市群宏观政策导向、立法约束以及财政资金支持等方式,促进市场机制有序发展,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及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等;企业是区域创新活动最重要的主体,通过共建创新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带动三峡城市群经济发展活力;在公共生活中逐渐壮大的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群协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三峡城市群,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能够避免城市群发展中的失范困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理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实现三峡城市群多主体有效合作的重要前提(见图1)。

图1 城市群系统协同发展主客体关系[5]

三、三峡城市群系统协同发展的创新思路

城市群创新系统是由多个复杂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情况下,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初期阶段,即在由自组织作为主要推动力的状态下,整个系统通常处于非平衡状态。通常需要被组织作外生动力,促进城市群创新系统的有序发展。城市群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参量系统一般包括序参量和控制参量[6]。序参量是系统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参量;控制参量对序参量的协同竞争具有导向作用。两种参量共同决定了协同机制和协同效应。因此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打破行政区域、市场机制的阻碍,创造一个良好的协作环境是协同发展的关键。目前三峡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存在着无序发展的模式,在借鉴已经发展成熟的城市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五点发展战略措施(见图2)。

图2 三峡城市群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图

1.架构“五边形”发展模式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ehristaller)运用城市地理学的方法,揭示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的等级、规模、职能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空间分布规律。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三峡城市群适宜“五边形”整体规划模式,即以宜昌为中心,五大子区域为副中心构成的创新城市群空间模型(见图3)。宋吉涛在对城市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中认为五边形结构的城市组成是城市结构趋向稳定的结构形态[7]。三峡城市群打造“五边形”空间结构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显著优势,而且在快速形成“经济圈”上具有促进作用。首先要对三峡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功能分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区域特点及原有结构的特点,统筹城市群结构发展规划;其次是要在原有的发展程度上进行结构优化,扩大空间结构在经济功能发挥、行政体制的完善、知识结构增长、科技水平进步等方面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发挥宜昌等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图3 三峡城市群“五边形”模型结构图

2.强化产业优化及资源整合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资源有效整合是以产业分工为基础,以协同为主导,产业的集中度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业组织的改造,产业在空间上的协调与空间布局的合理化等,是城市群经济结构调整与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8]。三峡城市群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从传统的第一产业发展模式转为创新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挥区域农业特色,整合农业资源,加强区域间农业技术、商品增值的合作;三峡城市群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均衡,因此三峡城市群东部工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带动西部城市的工业发展,增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分工,在知识、信息、科技及资金方面紧密联系,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提高第二产业比重,扩大集中式产业园区的规模;城市化的推动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第三产业在城市群的发展中比重增加,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引进其他城市群科学技术、科研成果的同时,要注重培养科技型人才,自主研发、创新科技,促进科技园向规模式发展。

图4 三峡城市群三大产业发展结构图

3.建立跨省域协调管理体制机制

构建三峡城市群的跨省域协调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区域协同的制度保障,它将隐性的三峡城市群形成发展显性化,明确三峡城市群协同管理的导

向。区域协调要将子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城乡之间在行政、市场方面有效统筹;在财政、科技、信息等方面要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协调机构。多元化主体的参与是政府从传统的“管理-支配”型向“规划-服务”型转变。从政府主体来看,城市群之间建立跨区域“联合组织”,有效突破行政壁垒,政府切实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区域间政府合作共同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创建利益共享平台;同时第三方组织的引入是跨行政区域协调管理机制的重要力量。构建包括知识精英、行业协会、企业家联盟、商会等民间力量的多元化主体,参与对协调管理的体制建设、政策参谋、监督管理。

4.生态环境特别治理

芒福德认为在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要将城市与乡村结合、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结合[9]。三峡城市群最大的特质在于其地域属性存在的良好生态环境。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特别治理能有效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三峡城市群生态环境以山脉、水域、交通及城市生态为主要骨架,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化、一体化地建设。从整体出发,构建“一原三横”的经济生态、“两纵两横”的水域生态及“一纵双横”的交通生态结构,促成三峡城市群由低级生态环境向高级生态环境的转变,形成网络化生态系统(见表1)。

表1 三峡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与建设方案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三峡城市群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价值考量、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三峡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优化路径,具体包括“五边形”模式的规划与重组、产业优化及资源整合、建立跨省域协调管理体制机制、生态环境特别治理。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三峡城市群创建问题,这些认识可以为制定促进三峡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思路上的参考。

[1] 李 敏.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及分形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2] 王国平.城市论:以杭州为例(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郭荣朝,苗长虹,顾朝林,等.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657-662.

[4] 陈群元.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 陈群元,宋玉祥.中国城市群的协调机理与协调模型[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3):356-363.

[6] 熊小刚.“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4):39-44.

[7] 宋吉涛,方创琳,宋敦江.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J].地理学报,2006(12):1311-1325.

[8] 朱顺娟.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9] 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马建平]

2016-07-02 基金项目:湖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经济新的增长极:三峡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2014BDF037)。 作者简介:王守文,男,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10.13393/j.cnki.1672-6219.2017.02.014

F 127

A

1672-6219(2017)02-0060-04

猜你喜欢
三峡城市群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春到三峡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