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红辣椒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措施

2017-04-05 18:13杨艳芹程志超
上海蔬菜 2017年3期
关键词:红辣椒病斑病菌

杨艳芹 程志超

(江苏省涟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涟水 223400)

大棚红辣椒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措施

杨艳芹 程志超*

(江苏省涟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涟水 223400)

近年来,大棚红辣椒在江苏涟水县发展迅速,但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疫病发生逐渐加重,已成为红辣椒生产的重要病害,现将大棚红辣椒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1 发病症状

疫病在红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1)苗期发病:先在茎基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或植株发生猝倒,根茎随病害发展出现坏死腐烂,湿度大时病斑呈湿腐状,最终导致幼苗枯萎死亡。(2)成株期发病:多在茎基部和枝杈处发病,最初产生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后扩展成长条形黑褐色斑,绕茎一周后,病斑处的皮层缢缩、腐烂,与周围健康组织界限明显。染病部位以上的叶片由下向上逐渐枯萎死亡。(3)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开始浸染,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扩展迅速,病叶腐烂或枯死。(4)果实受害:先出现水浸状病斑,呈暗绿色,病斑扩展迅速,果皮变褐软腐,果实多脱落。湿度大时,果实表面及内部易产生白色霉层;天气干燥时,病果干缩,多挂在枝梢上,不脱落。

2 发病规律

红辣椒疫病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土壤中病残体带菌率高,为主要初侵染源。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成游动孢子侵入寄主幼根或根颈部,植株有伤口有利于病菌侵染。病菌借助灌溉水传播,拔除的病株、摘下的病果也可侵染邻近植株,形成新的发病中心。病菌可在12~35℃条件下生长,气温26~30℃、相对湿度高于95%,经4~6h即可发生或流行成灾。连作田块、大水漫灌、平畦栽培、种植密度过大等病害发生较重,发病中心多出现在棚内低洼积水、土壤粘重或棚膜漏雨处。

3 综合防控措施

3.1 农业防治

3.1.1 实行轮作,清洁田园

与非茄科作物(豆类、叶菜类、葱蒜类、根菜类等)轮作,最好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或在春提早红辣椒收获后、下茬蔬菜定植前种植1茬水蕹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结合整地清除病株、病残体和田间杂草,并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消灭病菌中间寄主,可有效降低病原菌数量。筑深沟高畦栽培,施肥后深翻,筑畦高30cm。

3.1.2 种子处理和高温闷棚

选用抗病、耐病红辣椒品种。用52℃温水浸种15min,其间不停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继续浸泡6~8h,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min后用清水洗净药液再浸泡,然后催芽播种。也可在播种前,用宁盾一号A型50倍液浸种5min,然后将种子捞起按常规方式播种,多余的菌剂再稀释5~6倍后浇灌入苗床,每千粒种子使用宁盾一号A型30mL。

连作障碍发生较重的田块可于换茬期间利用7~8月份的高温进行高温闷棚。每667m2均匀撒施粉碎的稻草1300kg、氰氨化钙70kg,然后耕翻土壤,使碎稻草、氰氨化钙与土壤充分混合,四周筑好田埂,向田内灌水,保持3~5cm浅水层,密闭大棚,使地表以下10cm温度达70℃以上,保持20~30d,闷棚后通风换气10d以上再种植下茬作物。生物菌肥可在移栽时穴施或沟施,不可与氰胺化钙同时使用。

3.1.3 培育壮苗

选择背风向阳的地块作苗床,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育苗前清除苗床内残根败叶和杂草。播种前用绿亨一号3000~4000倍液喷淋苗床,移栽前再喷1次,每m2苗床用绿亨一号1g。采用穴盘育苗的,穴盘和基质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加强苗床管理,确保幼苗健壮生长。壮苗标准:90%植株现蕾,苗高18cm左右,茎粗0.4~0.5cm,主茎有10~12片叶,顶叶有亮心,无黄叶,子叶健在,根系发达。

3.1.4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定植密度,定植时用宁盾300~500倍液浇灌辣椒苗根部。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根据辣椒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及土壤肥力状况进行配方施肥(注意避免偏施氮肥),保证养分均衡供应,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自身的抗逆性。

3.1.5 加强大棚通风管理

协调好大棚保温与通风排湿的关系,早春以保温为主,气温回升以后加强排湿,特别是在施肥浇水以后要及时通风,控制棚内湿度。避免大水漫灌,做到小水勤浇,最好实行膜下滴灌,最大限度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

3.2 药剂防治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防治红辣椒疫病,发病初期可选用植物源杀菌剂1%申嗪霉素悬浮剂800倍液或0.3%丁子香酚2000倍液喷雾防治。化学防治优先选用烟熏法或喷粉法。每667m2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300g悬挂在棚内,每667m2设7~10个燃放点,于傍晚密闭大棚后点燃药片进行熏蒸,第2d上午通风换气。一般于发病前或发病初用药,生长前期要适当减少用量;也可每667m2用5%百菌清粉尘剂1kg喷粉,既可防治病害又可防止棚内湿度增加。烟熏法或喷粉法与其它种类的喷雾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喷雾剂可选用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50%氟啶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可与生物农药轮换使用,降低化学农药用量,避免辣椒产生抗药性。

*通信作者,联系电话:0517-82380737。

猜你喜欢
红辣椒病斑病菌
计数:辣椒数一数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红辣椒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头状茎点霉病菌的新寄主高粱及病菌的检疫鉴定(内文第98~101页)图版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
病菌的克星
2种杨树烂皮病害早春症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