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劳动和努力都值得尊重

2017-04-06 02:46郝志舟
中国青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大城市农民工

文-本刊记者 郝志舟

[综述]

每个人的劳动和努力都值得尊重

文-本刊记者 郝志舟

这是一个不应该忽视,

但事实上又常常被忽视的群体。

二月过年,三月上班。鸡年伊始,一波人在朋友圈里留恋着大城市的生活,却依依不舍离开了北上广,不再回来;与此同时,另一波青年则再一次背好行囊,离开家乡,“逃回”北上广。

来来往往之中,有一群人咬紧牙关,把根坚韧地扎在了一线大城里。他们艰辛,但是坚信,即使被淹没在城市最孤僻的角落里,自己也能活出一片天地来。

这是一个不应该忽视,但事实上又常常被忽视的群体。

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农村人口占了九亿。方兴未艾的新型城镇化,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四亿进城人口则犹如一个个音符,以各自的方式谱写着自己的命运交响曲……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陆续有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基本上还算是“碰运气”的话,那么,千禧年前后,这种迁徙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大气候、大潮流。其时,这一人群有一个通称:“进城务工人员”。任何一种经济周期,本质上讲,都是一种人口周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所依靠的人口红利,很大比例来自于他们的贡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人左右。他们广泛分布在各个行业,“在城市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这一比重达到50%以上。”毋庸讳言,如果缺少了这批“生力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乃至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有可能被中断。

何谓新型城镇化?仅仅是进城务工,最后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显然不能算是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真正给予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国民待遇,显然才是今时之日举国推行的新型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范文澜先生曾说,历史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作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重大举措,新型城镇化之“新”,在创造了很多亮点的同时,还需要破一个很现实、很坚硬的“题”:在城市里辛苦的“农民工”们,其地位、待遇并不见得比世代居住在农村的先人们强多少,绝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都是技术含量较低、危险系数较高、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他们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未婚青年占了61.5%,月收入普遍在1000-3000元左右。

他们是在城市万家灯火的背后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来自农村,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儿,对于城市给予的一切——尊重也好,伤害也罢,全部接受。这是个巨大的、偏于沉默的群体。

他们不应该被忽略!

在举目无亲的城市里四海为家,为追逐更好的生活艰难奋斗,每个人的劳动和努力都值得尊重。

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样一群年轻人:保姆、美甲师、服务员、建筑工人、菜贩、收废品小工……诚意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探究其内心的担忧、迷茫、期盼与希望。他们是我们中的一分子,我们其实也是他们中的一分子。这里面的青春故事,恰恰是整个中国时代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尽管,城市化不是一个新话题,国外走过的城市化之路,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足够多、足够深刻的经验与教训。

当然,也有一些人,最终没能在城市留下,他们被迫或者自愿回到了家乡,带着在城市里积累的技术、资本以及见识阅历,回乡创业,反哺故土,生活得同样有滋有味、风生水起。以大城市之繁华,逐渐带动小城市之勃兴,这既是中国的社会现实,也是大量返乡创业青年居功至伟的地方。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一位教授说,“通常认为农民工是城市的弱势群体,但相比农村人口而言,他们相对有资源。”无论是在大城市里折腰,还是回故乡挺胸,他们其实都值得我们关注和点赞。

改变农民工的形象与地位,赋予其青春应有的尊重和意义。许多城市提出:尊重农民工,把农民工改称为“新市民”。其目的在于试图从地位上把农民工与市民等同起来,这样的努力表明,这个社会至少不全是忽视他人的“利己主义”者或“为富不仁”者。

尽管,这条隐形的鸿沟一时半会也许难以填平——我们的这组报道文章也许不会立即改变什么,社会的风向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某一个群体的浮现而立刻转向。但,我们真诚关注这些体力劳动者在追逐更好生活里程上的奋斗,尊重其付出的每一份劳动和努力,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真诚、一种致敬。无论对于他们,还是我们,对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每一个人而言,奋斗改变命运,前方没有终点,我们都将永不停歇。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大城市农民工
如何缓解大城市病?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大城市里的小象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