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2017-04-07 11:21北北
学生天地·初中 2017年3期
关键词:段子

北北

如今,我们每天“刷”着海量信息,信息却如过眼云烟一般,我们想通过碎片化信息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最后却成了对它“一知半解”的过客。名家经典是浸润在人类文明血液中的精粹,是经得起时间大潮淘汰的“金子”,我们需要细心品读、深入思考,才能领略大师们的人生哲学与智慧。

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把另一些人送进坟墓。这边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可能风云骤起,地裂山崩。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路遥《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中国社会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众多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提炼主题Ⅰ】

生活是“一半冰川一半火山”

每个人都企盼自己一生一帆风顺、远离苦难,然而苦难和挫折总是不期而至。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每天都发生着许多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抛弃某些人。通过《平凡的世界》,人们不得不相信:上帝给我们生命的同时,也会给我们磨难。或许只有在磨难中我们的生命之花才会开得璀璨夺目、永不凋谢。

【提炼主题Ⅱ】

生与死的交替

死亡,是人类所恐惧和逃避的,那里或许只有刺穿人身体的寒冷、使人绝望的寂静、击垮人精神世界的虚无,抑或那里什么都没有。新生,是人类所向往的和追求的,那里有若隐若现的远山、欢快轻盈的飞鸟、朵朵飘浮的白云……生与死的交替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我们能做的唯有把握好自己的每一天,活得有价值。

【素材拓展】

对悲痛报以欢歌

塞万提斯是16世纪西班牙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风行于世,被称为不朽之作。塞万提斯一生多灾多难,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贫寒,从小就跟父亲外出奔波谋生。他22岁参军,在与土耳其的海战中左手致残;后被海盗俘获,被卖到阿尔及利亚为奴,历尽艰辛;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后,曾在海军中充任军需,后又蒙冤入狱、生活无着,一家七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在这样的困境中写出了《堂吉诃德》《努曼西亚》《训诫小说集》等伟大的作品,影响了后世无数人。

《哈姆雷特》中,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王子的父亲,篡取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因此哈姆雷特王子决心为父王复仇。这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提炼主题Ⅰ】

心有自由,我立地为王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监狱中的安迪乐观地说:“有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一个毕生追求自由与幸福、将自己的一生当作伟大航路的人,应是一个“坚定的逃跑者”。他坚信人不能住在笼子里,并且对这个信念未曾动摇过。

【提煉主题Ⅱ】

最好的自我是努力时的自我

每个人在出生时对最初的“自我”无从选择,可是没有人想做那个被别人塑造的自己,更不想按别人的意愿过一生。“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哈姆雷特》的这段台词语气骄傲,这也正是我们面对种种磨难时需要的气势。

【素材拓展】

万斯同闭门苦读

万斯同是清朝初期鼎鼎有名的学者、史学家,但他小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由于贪玩遭到来家宾客们的批评,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于是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他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也悟得了很多道理。最终,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博览群书、通晓历史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小说。在19世纪的巴黎,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面包而被关入监牢,因此承受了远超于他应承受的苦难。19年的苦役结束后,冉·阿让被好心的主教大人收留过夜,并被主教的言行感化,于是他化名为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向上,后来成为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

【提炼主题Ⅰ】

道德——人性善恶之外的永恒存在

人性的复杂从来都不能用善或恶来简单定义,但无论是何种人性,在现代文明社会都要受到道德的约束。过去,人类克服了艰苦的自然条件和未知的恐惧,慢慢成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物种;而如今,我们更应用理性抑制自然天性中恶的一面,努力克服偏见、狭隘以及贪婪,以文明超越动物本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提炼主题Ⅱ】

见过最幽深的黑暗也要努力微笑

《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为了饥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遭受了长达19年的狱中折磨。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一位勇敢的母亲,她承受了十多年的家暴,与儿子的骨肉深情让她鼓足勇气逃离魔爪,过上清贫却独立自由的生活。与她打照面时,人们总能看到她脸上的笑意,那是看透生活的无奈后显现出的坚定和温柔。

【素材拓展】

以行善之名作恶

近年来,有组织的违规放生行为屡禁不止,从几年前的麻雀、鱼、龟到如今的狐狸、貉,盲目放生在破坏当地生态平衡的同时还催生出黑色产业链。有的动物本就属于家养动物,却被当作行善的工具放归野外,放生者一厢情愿地让其回归自然,结果却是亲手把它们送进了坟墓。还有一部分动物沦为赚钱的工具,在被送归自然后又鬼使神差般地回到了动物供应商的手里,经受“二次伤害”。

世间也需要没用的东西,如果一切事物都必须有其意义,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是枝裕和《宛如走路的速度》

擅长以朴实平淡的影像叙说日常情感的是枝裕和,首次透过文字深入而多样地畅谈其对创作、日常生活、影像的所思所想,甚至是对现代日本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批评,以宛如走路的速度细腻地呈现他深层的思索与追问。

【提炼主题Ⅰ】

无用之用

有用的东西往往可以带来我们看得见的利益,但无用的东西就真的一无是处吗?从读书这件事,我们可以对“有用与无用”的真义窥得一二。通过读书,我们确实可以获取一些实际的利益,例如学位、文凭、职位、财富,这些都是可以看得见的有用之处;但如果读书只关注这些,而忽略甚至无视其中的思想、哲学、乐趣,则是可悲的。有用与无用之间,不必设置过于明显的界限,否则就失去了事物本来的意义与味道。

【提炼主题Ⅱ】

放下包袱,做人生的减法

一个流浪汉漫无目的地走在看不见尽头的人生道路上,他长途跋涉,扛着一袋沉重的沙子,腰缠一根装满水的管子,手上托着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他认为这些都是有用的东西。烈焰蝉鸣,他艰难地在日头下行走。正在这时,迎面走来一个农夫,对他说: “疲倦的流浪汉,你为什么不甩掉你身上的负累呢?”流浪汉想:“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于是,他甩掉身上的负担,轻松了许多。人生其实需要多做减法,负重前行不是明智之举。

【素材拓展】

文学最大的用处是它的无用

莫言曾在《生死疲劳》中说:“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同时,他在东亚文学论坛上说:“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时 事

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9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也就是中国人民口中的川普,当选第58届即第45任美国总统。

此次选举中,特朗普其实不是在与希拉里斗争,而是与整个既有体制斗争。这就是他口中所说的,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媒体,都已经被建制派所控制,而他要做的就是把它们夺回来,归还给人民。

特朗普乘民粹之东风,挟民意之支持入主白宫,他的获胜再次证明当今世界反全球化、反建制派的民粹主义力量之强大,也对美国乃至世界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适用话题:时势造英雄、民主、和平与发展

洗城治霾,一个伪生态命题

为降尘治理雾霾,河南郑州市区自2015年4月起日耗洒水量3.5万余吨,平均每两小时洒一次水,这些水几乎都来自“南水北调水”,此举引发外界质疑。

从治理雾霾的专业角度看,此种以水洗城的做法缺乏科学性,未必能抑制日甚一日的雾霾。一者,雾霾中的PM2.5 一半以上是二次转化以及气体污染物转化生成的;再者,郑州市目前的全城洒水实际上只是一种针对城市过度扬尘的事后救济,而非源头治理。

适用话题:生态环保、节约用水、处事方式

人 物

“金孔雀”余旭,愿你在另一片星河里飞翔

2016年11月12日,在人民空军67岁生日的第二天,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三代机女飞行员,余旭曾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担任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期间,她作为地面备份人员,负责左-3位置3号机备份。她的名字将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也铭刻在千千万万人的心里。

适用话题:奉献、英雄、责任、吃苦耐劳

八旬老汉诠释让座新定义

2016年8月9日上午,在江苏省泗阳县爱园镇开往县城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82岁的老人3次起身给身边的年轻人让座,并表示“换着坐,都能歇歇”。有乘客把老人让座的过程发到网上,引来不少网友转发点赞。

适用话题:美德传承、尊重、理解

科 技

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的“太空之吻”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始了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这是几代航天人艰苦奋斗的结果,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凝聚着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创新意识和精神,也体现了中国航天精神的传承。

适用话题:圆梦、团队精神、不懈追求、创新

互联网世界的“乌镇时间”

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拉开帷幕,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位境内外嘉宾参加论坛,分享最新、最前沿的业界理念。而这座中国东部枕水而生的江南小镇,也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落户,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缩影和样本。

适用话题:传统与现代、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科技的力量

文 艺

《釜山行》:丧尸凶猛,人心不冰凉

韩国影片《釜山行》中,单亲爸爸石宇与女儿秀安乘坐高速列车前往釜山,一名被丧尸病毒感染的少女在开车前冲入车厢,尸变后开始血腥屠杀,倾刻间整列列车变成了地獄。幸存的乘客们在狭窄的空间中奋力求生,但最后只有小女孩秀安和一位孕妇存活了下来。

影片中许多镜头都像末日一般让人窒息与绝望,唯一令人欣慰的恐怕只有人与人之间仅存的一点信任与善意。一个被丧尸占领的世界和一个被冷漠充斥的世界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一定不是你所期盼的未来世界。

适用话题:善意、希望、信任、责任、环保

文学繁荣不能靠段子和段子手

见面聊天说段子、手机一按写段子、打开电视看段子……一不小心,莎士比亚、鲁迅都被调侃成了国际级的段子手,难道文字的魅力只限于“插科打诨、搞笑逗趣”的段子水平?2016年8月16日,上海国际文学周开幕,为“段子手莎士比亚”正名。中外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的意义绝对不是他创造了那个时代的段子,而是他洞悉人性深处的胆识和积极建构英语文学体系的造诣。

适用话题:娱乐精神、精神财富、文学魅力

猜你喜欢
段子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嘻哈段子铺
漫画段子
段子来了
段子里的丘吉尔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