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7-04-08 14:40王凤波刘志军
山西建筑 2017年35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施工图图纸

沈 芳 王凤波 李 宇 刘志军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6)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沈 芳 王凤波 李 宇 刘志军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6)

针对传统的《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结合目前某院校招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资源配置,研究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并付诸于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希望为今后类似的高职院校中从事该课程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高职院校,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改革

1 概述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高职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包括建筑形体投影图、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建筑构造及构造详图的认知与表达。该课程既是大一新生了解建筑的入门课,又是他们识读建筑施工图的专业课程,这就决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因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识图知识和应用能力缺乏,在施工单位从事施工作业不能得心应手。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技能型人才需求,也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达到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作为从事高职建筑工程教学的老师,必须对该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如整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模式中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达不到实际工作岗位要求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熟练掌握某一专业技能,从而胜任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这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的情况是教师所用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更新不及时,书上一些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技术都已被淘汰,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所以学生无法了解到日益发展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规范,毕业后从事工作达不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要求。

2.2 讲解知识与建筑识图相脱节

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讲解,比如讲投影的时候仅讲基本知识不结合建筑构件,讲建筑各部分构造时不穿插实际建筑施工图等,也就是没有把知识点与图纸联系起来,最后导致该课程结束了学生们看到建筑施工图仍然不会识读其中的部位。

2.3 知识点讲解过于理论化,枯燥、单调,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建筑的构造组成如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顶等的构造,一些构造方式如圈梁构造柱的连接方式、散水、勒脚、台阶等的细部构造都是本课程讲解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理论性太强,专业术语较多,而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这是他们进入大学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配以大量的图片讲解,学生听课仍旧觉得枯燥、单调、乏味,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不透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不了解建筑的施工过程,对书本上的知识点没有直观感性的认识。

2.4 考核方式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应用能力

大多数高校对于教学课程的考核方式通常是: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的一定百分数+期末卷面成绩的一定的百分数,有的是三七开,有的是四六开等。然而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即识图能力。因为卷面上考核的知识点大多是一些概念性的,而且学生通常会在考前根据老师划的重点临时突击,卷面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识图能力好,反之卷面成绩差的也不一定识图能力差,所以这种考核方式有待改革。

3 《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改革措施

3.1 教学内容的更新整合

该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都很强,经过教研组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将其内容精简成三部分: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构造知识、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

第一部分建筑制图基础是识读工程图纸的基础,这部分知识是大一上学期的课程《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主要内容,故在本门课程中应当适当精简,大约比例调整到1/4,适当提点即可。

第二部分建筑构造知识是重点,即建筑的六大组成及其作用和构造做法,课时大约占到总课时的1/3。在讲解建筑组成和构造时,应结合真实的建筑施工图纸。通过搜集资料,我们研究选出适合教学用的一套施工图纸(图名为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如在讲解基础时,结合该图纸讲解该工程是什么类型的基础,是独立基础、条形基础还是满堂基础,它的具体构造做法又是怎样的,这样教学可为后边的识读整套图纸打好基础,相信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兴趣得多。

第三部分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也是重点,并且是难点。教师首先选取平法制图规则(16G101)的相关内容,如基础、柱、梁、板等构件的平法标注进行讲解,然后对应教学用的图纸(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训练学生识读。图纸特意选的是校内建筑,学生可以边参观实物边对照图纸,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图纸表达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再系统完整地识读一遍整套图纸,这样学生的识图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针对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落后,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教师应时常关注建筑构造技术领域的新动态,设计教案时要与现行规范、标准相联系,及时更新。在讲授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建筑行业的新规范、新型的构造做法,如:BIM技术的应用,绿色建筑的构造做法,新型防水材料的做法等。

3.2 教学方法的创新

3.2.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利用校内建筑现场教学

大多高职院校都建有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学实训环节提供场所。其中可专门针对该课程设立建筑构造实训室。设计一些建筑构件和节点模型陈放在模型室,如墙体防潮层的不同做法,地面的构造组成等。教师带学生参观模型室,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立体的认识。另外,我们选取的是本校新建图书馆的图纸,图书馆就在眼前,这给本课程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便利条件,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边看边学。教师对照实物讲解建筑的各个构配件形状、特点、作用及节点细部构造,学生提问老师答疑,这种现场案例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极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3.2.2运用建筑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目前学院建有广联达软件应用实训机房,可以借助图形算量软件的三维图形进行形象教学。具体来说,如在讲解柱构件平法施工图时,学生对构件中比较抽象的钢筋种类及布置难以理解,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广联达软件中的三维图形,非常直观形象,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灵活性。

如前所说,选择一个典型的建筑即学院已建图书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是“项目式教学”的方法,优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形成系统性。同时我们在该“项目式教学”中引入BIM技术。具体做法是,根据图书馆的施工图纸将该建造过程以三维的形式表现出来,做出BIM模型,然后结合实际做出一系列的构造动画,把这些动画穿插在所授课的多媒体课件的章节中,进行辅助教学,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2.3增设网络资源库,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

目前高职的专业课程在不断整合优化,课时数在不断的压缩,但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却有增无减。如果仍然单纯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将无法对所有知识点讲解全面,所以对单一讲授方式必须要进行改革,因此网络课程应运而生。网络教学是运用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理论改革传统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多地进行专业学科的自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短短45 min,扩大了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网络课程是由教学团队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把资源上传到学院建立的教学网站上。教学资源库应包括课程标准、授课教案、实训指导、自测模拟试题及答案等。学生进入模式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学习。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讲解第三部分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时,先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观看3D建筑仿真模拟演示,从而对建筑的形体、构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增强空间感,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习热情。然后对照图纸讲解建筑平、立、剖面图,建筑详图,柱、梁、板、楼梯平法施工图等。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辩论,分组汇报小结,从而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3.3 学生作业批改方式改革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做作业进行查漏补缺,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发现学生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便于教师确定下一步教学方向。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是教师一人完成,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批改作业时会发现,学生的作业存在严重抄袭现象,一个班大概只有两三种答案,教师批改作业的热情大大降低,即使认真批改也达不到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的目的。所以必须要对这种现状进行改革,改革的方法可以是教师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让他们互相交换作业,由教师讲解答案,学生进行打分。这样,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极大降低了抄袭的概率,同时通过批改他人作业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4 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

建筑制图知识、建筑构造和建筑识图各个部分的学习目标各不相同,教学设计也不一样,课程结束后任课老师如何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也是有待研究的问题。如建筑制图知识、建筑构造部分、建筑识图部分出题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侧重于考查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经研究,建议建筑制图知识考核的百分比占20%,以动手画图为主;建筑构造部分占40%,试题兼有构造做法等理论知识的回答和构造详图的绘制;建筑识图部分占到40%,试题以识读工程图纸为主。

以往采取的考核方式是课程考核成绩=平时成绩的一定百分数+期末卷面成绩的一定的百分数,但是如前所述,这种方式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识图能力,所以建议增设答辩这一环节,让学生看图说话,这样能客观地评价他们是否达到了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准备几套施工图纸,每位学生看其中一套图纸,由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当即回答,教师作出评分,由此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这样就把平时表现状况、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最后答辩成绩三部分统一起来,课程考核方式从注重“结果”考核,转变为注重“过程”的考核。因此最后的考核成绩可设为等于40%的平时成绩加30%的期末卷面成绩加30%的答辩成绩。

4 结语

已有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出的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和途径,也能为今后类似的高职院校中从事该课程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借鉴,从而一起为我国培养优秀的建筑业人才而努力。

[1] 穆林林,李乃忠.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J].现代物业,2007(6):35.

[2] 候启超,方洪涛.高职院校“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5(8):147.

[3] 卜光伟.《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改革浅谈[J].建筑工程,2016(37):328.

[4] 王立群.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1):141.

ExplorationonteachingreformofBuildingStructureandDrawingcourse★

ShenFangWangFengboLiYuLiuZhijun

(JinkenCollegeofTechnology,Nanjing211156,China)

In view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BuildingStructureandDrawingknowledg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alloc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some research methods and ways of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and put into implementa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practice, hope for the future simila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urse of educator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ilding structure and reading drawings, teaching reform

1009-6825(2017)35-0214-02

2017-10-05★:江苏高校品牌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专业(项目号:PPZY2015C233)项目资助;金肯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教学质量工程和科研项目(编号:2017JG5)

沈 芳(1982- ),女,讲师

G642.0

A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施工图图纸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构造与抗震设计方法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酒店室内装修图纸深化设计浅析
理实一体课程改革在《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