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式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2017-04-10 08:10汤生权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事物小学生文章

汤生权

写作源于生活,是学生生活实践的再体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只有靠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摸索出一种写生式作文教学模式。写生,是美术术语,指画者亲临现场对景物进行描写。而我将这行为引用到写作中来,可有先行者的理论依据。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的教学思想为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让学生的习作就像画家写生一样描绘出最真实最富有情感的美。

我试着从观察对象和怎样观察两方面作一番探讨。

一、写生式作文教学,重在观察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培养观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观察目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有了对事物深入的感知,作文有才会有良好的基础。(一)从孩子喜欢的事物入手观察。春游后的作文课上,我组织孩子们畅所欲言地把自己观察的植物介绍给大家。之后写,孩子们都埋头写起来,这种作文轻松易行,还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二)结合具体活动观察。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興趣,我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三)留心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观察。小学生观察事物,难免走马观花、厚此薄彼,为纠正这一倾向,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全面的观察。由于学生熟悉,观察过程中,只须强调观察的顺序。各部分仔细观察之后,再把录像完整地放一遍。从整体上加深观察印象,最后训练学生先说说再写。

二、写生式作文教学,重在过程之中,逐渐教会学生观察。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的意志内控力弱,情绪性突出,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那要怎样去引导学生观察呢?(一)抓住事物特征观察。生活中每种事物都有它本身的特点。在作文时,要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来进行观察和描写。(二)调动五官参与观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五种感官进行训练,即对眼、耳、鼻、舌、身参与生活体验的训练。(三) 抓住重点,有序观察。让学生抓住重点观察。在作文前,如没有明确的任务就让学生自行观察,势必走马观花,一无所得。所以在布置学生观察前,一定要明确观察目的、对象和重点,让学生带着重点去进行观察,去自行探求知识,如从整体到部分、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早到晚等。比如在写《校园的春色》这篇作文时,我先带领学生三次在校园观察春天时的景色。让学生认识到早晨、中午、傍晚三个不同时间点,校园景色的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把观察景物和观察学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结合起来,学生通过有序的观察和思考,写起文章来也会言之有序。在抓住重点、有序观察时,教师应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让学生明确了观察重点、观察顺序以后,让学生自行深入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印象加深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就不会“泛、杂”了。(四)观察时要融情于理。在观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考虑当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即带着感情去观察,于是在描写的时候,把感受也写出来,这样,就能以情感人。许多同学在写《难忘的一天》时,都写“六一”这天,因为许多同学在这天里又吃又喝,又歌又舞,当然高兴极了,高兴起来写的文章就很逼真、有情趣了。这样的作文自然就不会显得“假”了。(五)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小学生天真活泼最富于想象力,只要我们正确诱发学生的联想,使联想与观察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感知到的事物才有神。这样写出文章来才可能是内容丰满,具体而生动。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教给方法,还不等于形成了观察的习惯。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写生式作文模式就是让孩子在初写作文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到后来自觉的自个去观察中获取作文的第一手素材。培养生活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艰难的,教师要不断地对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把能力培养作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着陆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获取到了习作的第一手材料,进而才有可能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

猜你喜欢
事物小学生文章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单独中的洞见
我是小学生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非常小学生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