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2017-04-10 08:11尹彬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禾苗趣事师生

尹彬

现代的课堂教学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 “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进行尝试探索。

一、学生思——教师导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加以构建”。可见,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应在他们充分思维之后,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巧妙的引导与点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从而主动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捞月亮》一课,教师会利用故事,激趣入情,导入新课。利用题目引导学生质疑并板书:谁捞?在哪里捞?为什么捞?怎样捞?捞到没有?然后,教师对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提出表扬:“你们真能干!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要是你们能通过认真读书,再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你们将更能干。”一番激励,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这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处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趣中,引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议——教师导

如果两个人彼此交换一个苹果,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而两个人交流思想,就有两种思想,两种思想交锋,就可能因碰撞而产生第三种思想,这第三种思想,就可能是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讨论,同时教师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进行指导。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重点处、疑难点进行点拨。

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自读,从整体上感知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围绕农夫是一个不懂科学、急于求成的人再进行自读自悟,再把自己所悟得的在小组内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说:我是从“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这一句中体会到他急于求成的,这一句中的“巴望”“天天”说明他非常着急。有的学生说:我是从“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这句体会到他不懂科学、急于求成的,这句中的“好像”说明禾苗不是真的没长,只是他不知道禾苗长得慢。

三、学生演——教师导

表演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儿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表演有利于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入理,加深学生对训练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美好的憧憬和创新的火花不时闪现。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口语交际“购物”这一内容时体现了这一点,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购物录像。然后引导学生:想不想亲自去试试?于是让学生找到班上自己好的伙伴,相互练习,然后踊跃举手表演。学生把教室里的所有文具都搬到讲台上,扮演售货员的就津津乐道地将物品一一推荐给“购物者”,扮演购物者的又很礼貌地、主动地询问、了解许多商品式样、价格、用途方面的问题,顺利表演了全部购物过程。其余的学生细心观察,观后评价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建议。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体现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四、学生写——教师导

“写”主要针对学生的习作,要让学生能够写出具体生动的作文,教师要善于引导,为学生创设一个“说话”的氛围和情境。找到能够触发学生写作的动情点和兴奋点,使学生很快入情入境,唤醒学生沉淀的记忆,使学生迅速搜索头脑中储备的相关内容和信息,引出表象,启发想象。

例如,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童年趣事》的作文的:上课后,教师首先送给学生自己写的一首有关童年的诗歌,朗诵后学生被打动,想起了自己童年的感受。这时,教师再讲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讲完以后让学生也讲一讲自己的童年趣事。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急于要将自己的趣事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然后揭题,明确要求,最后师生一起作文,比一比,看谁的童年最有趣。

總之,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动态生成,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它能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这种互动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更能展现教师的风采,更能体现学生的良好品质。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禾苗趣事师生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禾苗上的露珠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麻辣师生
街头趣事还真多
有趣的折纸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