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关系疏离的成因及改进对策

2017-04-12 13:36
山东高等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院校

(1.江西财经大学 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13;2.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师生关系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形成的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影响要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预期效果的前提,也是师德和学风的重要体现。但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下,学术研究占用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教书育人的精力被分散。高校学生基本上是成年人,自我意识较强,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大为下降。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疏离化是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而师生关系的疏离已经成为制约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探究其成因与改进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师生关系的困境、形成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师生关系存在感情隔膜化、[1]疏远化、功利化等问题。[2]而造成高校师生关系困境的主要原因有高校评价机制失衡、[3]教师权威至上的传统观念、[4]经济社会变化的负面影响、[5]机械单调的教学模式等。[6]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素质、[7]改进高校教师评价机制、[8]提供师生非教学交往的平台等措施有助于改进高校师生关系。[9]就现有文献而言,专门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关系的研究较少,其师生关系存在哪些特点?师生关系疏离的成因有哪些?哪些措施可以帮助改进师生关系?笔者将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一、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关系困境的形成背景

我国全日制高等院校由部属高校、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三种类型组成。[10]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重要基地, 但国家办学经费分配和优质生源报考都更倾向于选择部属高校,高职高专灵活实用、契合社会需求的办学模式也受到学生青睐。而地方本科院校往往成为“尴尬的中间层”,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也因这些特殊的原因而受到冲击。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与学生追求名校心态之间的矛盾。对“211”、“985”高校的过度追求,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部分学生在入校时即带有不自信和迷茫的心态,对学校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也不太信任本校教师的专业水平。还有部分学生并不认为自己录取到地方本科院校是“考砸了”,但他们中有不少人存在“混日子、混毕业证”的受教育动机,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上进心的问题。本质还是学生不认同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认为学习还是不学习的结果差别不大,这种学习倦怠心理自然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与学生诉求之间的冲突。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应该介于理论研究型与实践应用型之间,但普遍存在盲目向部属院校看齐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色彩过重而缺乏地方和学校特色,既使得教师难以有效开展教学,也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而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又缺乏像高职高专那样的“双师型”师资和校企实训基地,通常还是教师在教室里进行理论授课,结课时虽要求学生上交实习、实践报告,学生则往往抄袭应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流于形式。

这些冲突和矛盾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的师生关系陷于隔膜化、冷漠化的困境中,表现出典型的师生关系疏离问题。当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时,很多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没有说过几句话,学生也仅仅限于来教室听课,师生之间课堂内外的交流都很少,“上课师生、下课路人”式的师生关系并不少见。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和人才培育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师生关系的疏离严重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制约了办学水平的有效提升,亟待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关系疏离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层面的原因

1.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任务繁重,大班、合班授课较为普遍。课堂是高校师生接触的主要场合,教学效果是影响学生对教师合理评价的关键因素,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下滑是师生关系疏离的重要原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人数增加很快,但往往存在教学经费不足、教师编制有限等困难,师资数量不能随着扩招学生成比例增加,这使得大班、合班授课现象十分常见。一个教师上课时面对一个百多个学生,教学效果有时都得不到保证,更难以顾及教学管理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实行大班教学的教室里,学生的课堂纪律也通常比较差,玩手机、睡觉、聊天的现象明显多于小班教学。

2.地方本科院校课后师生交流平台较少。本科生导师制、第二课堂、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教师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12]教师轮流坐班答疑等措施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具有弥补课堂师生交流不足、改进师生关系的作用。但是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受经费财力、办学理念和师资能力等限制,缺乏促进课后师生交流的平台渠道和制度保障。在课堂以外,教师和学生很少有活动的交集,这加重了师生关系的疏离程度。

3.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工作制度使部分教师缺乏与学生交流的积极性。近几年来,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建立了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制度,这有利于提升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专业化程度。但在教师评价机制不健全的前提下,这也使教学岗、科研岗和管理岗的教师认为学生工作是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的份内工作,而自己只要把教学、科研或者行政管理工作做好就可以。调研中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反映日常接触最多的教师就是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与授课教师和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较少,师生关系比较淡漠。

4.住房分配制度变化与新校区建设等因素。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不再实行住房配给制度,很多教师在校外购房和居住,从而也导致教师集中安排上课时间以减少去学校的次数。师生关系的培育需要建立在多次接触的基础上,而“走读”式的教师上课方式使得师生缺乏面对面沟通的时间。另外,多校区建设在改进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同校区往返的通勤成本,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新校区和“大学城”建在比较偏僻的地段,很多教师为了减少交通成本,倾向于集中安排偏远校区的课程,把一周在这个校区的课程在一天内上完;还有一些教师一周要在三、四个校区上二十多节课,上完课后就离开去另一个校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难以有见面的机会。这不仅影响师生关系,也使得新校区与本部学生在培养质量上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二)教师层面的原因

1.在以科研为导向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下,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足。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定位为“教学型大学”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但是和其他高校一样,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上课,轻育人”的问题。科研成果易于量化考核,而对于教学质量的考核往往很难深入,一般都是采取设定最低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评价合格的要求。在这种科研硬约束和教学软约束的激励机制导向下,很多教师认为“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责任田”,主要的精力都花在申请课题、发表论文方面,对教学育人这个本职工作的投入不足。而很多上课精彩、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型教师难以晋升职称,促进更多教师不重视教学和学生工作。

更为关键的是,与部属大学不同,地方本科院校的部分教师学历层次不够高、科研功底也不足,教师的科研压力大与研究能力有限形成突出矛盾。教师还要花大量精力在深造学习上,比如考博读博、进修学习。而且受制于平台和资源的限制,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如果要获得同样的科研成果往往需要花费比部属高校的同行更多的时间。在教学被弱化、边缘化的趋势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减少了花在教书育人上的精力,而这自然影响到了师生关系。

2.部分选修课教师对待课堂教学不认真,影响师生关系。调研发现,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不把选修课列入评选学生奖学金、助学金以及评定保研的成绩范围;而且学校允许教师对选修课采取灵活的考查方式,很多教师选择了论文或者作业的形式。有些教师因此不重视选修课,授课内容松散、通常也采用大班授课。学生上课往往坐在后排,不听课、玩手机、开电脑,选修课教师也往往放任学生的行为,因此很多学生私下把选修课称为“水课”、“混学分课”、“聊天课”。如果有些教师严格对待选修课的课堂纪律和考核方式,反而会遭到下一届学生不选这门课的待遇,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优胜劣汰现象。久而久之,造成了有些教师认为选修课就是应该走走过场,学生在这样的上课氛围中也缺乏对教师应有的尊重,选修课的师生关系疏离比一般课程更为严重。

3.有些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创新,教学效果欠佳。有些教师上课内容几年都难以更新,教学方法也采取满堂灌的方法,缺乏与学生的课堂交流,还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选择上课内容、学生适应上课内容”的垄断式教学方法。[13]教师既是导演又是编剧又是演员,学生则只是沉默的观众,没有体现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背景下,有的教师把教材上的内容照搬到课件上,从照本宣科变成“照课件念字”。虽然很多高校有学生评价教师的机制,但是这种制度对教师难以形成实质性约束,只要科研成果达标,教师照样可以晋升职称。很多任课高校教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大部分学生上完一门课没有和教师讲过一句话,更谈不上深入交流与感情培养。这不仅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也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离。

(三)学生层面的原因

1.高校学生对教师威信的认可度有所下降。高校学生绝大多数已经是成年人,学生的性格、价值观已经日趋成熟,特别是独立性大为上升。不同于小学和中学学生,高校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已经渐渐从仰视过渡到平视。在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学生对教师威信的认可下降。另外,师生之间存在各方面的代沟,教师在很多学生心中是正统思想的代表,学生更愿意与同龄人打成一片,这种对教师“敬而远之”的心态在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中比较普遍。

2.信息时代的宏观背景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知识鸿沟有缩小的趋势。目前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的信息非常丰富,特别是网络上各种视频公开课、慕课、微课发展很快。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信息技术赋予了学生更多元化的学习渠道,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学生马上就能通过网络进行深入查证与学习,师生之间的知识鸿沟在不断变窄,有些教师对一些知识的了解和更新可能还没有学生快。学生对于教师在学识方面的崇拜度有所下降,客观上也影响了师生关系。

3.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影响师生关系。地方本科院校的校友资源、就业平台与部属院校相差甚远,学生很多是依靠校外招聘会、网络招聘等渠道找到工作,就业质量也有待提升。高校学生就业难波及了在校学生的心态,给学风和师生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很多学生有“上学要交费、工作自己找”的想法,认为自己是教育的消费者,学校和教师是教育的服务者,甚至有些学生把“顾客就是上帝”的消费理念用到学校生活中来,把师生关系金钱化、庸俗化,对学校和教师的感情有下降的趋势。

(四)其他层面的原因

社会中的不良思想也冲击地方本科院校的师生关系。社会上存在“读书无用”、“一切向钱看”、“升官发财才是成功人生”的价值观念,这些不健康的思想使得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关系功利化、庸俗化。少数教师受到这种思想的波及,把时间和精力放到了教书育人以外的地方,把学校视为经商发财、拓展人脉的平台和跳板,把师生关系变成了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有些学生也忙于兼职赚钱,上课不听讲,考试只求及格;有些学生认为只有专业课才需要认真听课,非专业的选修课就可以混学分;有些学生认为上课不重要,考试前突击复习也能考过,平时专注于考各种资格证书。还有极少数师生受到社会上“请客送礼”的不正之风影响,在评选学生奖学金、选举班干、考试打分等环节上有投机取巧的行为,影响到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三、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关系的改进对策

(一)地方本科院校要找准定位、提升实力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本科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基础,高校教师应该积极从事科研工作以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但是科研要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工作。地方本科院校要找准定位、回归本源,不要一味跟风培养研究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应该更多地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门类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找准定位,才能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开展教育教学。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内涵发展转变,提升办学实力与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这是改进师生关系的基础。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会投射在对待教师的态度上,即爱屋及乌式的“移情作用”。如果学生对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满意,那么师生关系则处于不利的境地,学生容易把对学校的不满态度转移到教师身上。学生认同学校的教学效果和相关制度,则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政策扶持

地方本科院校涉及农林、水利、财经、师范、理工等多种学校分类,在培养地方人才队伍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更加重视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中国已经于2012年实现“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生均教育经费有了很大提高,但地区间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非常大。中央政府应继续通过“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项目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推动教育公平,解决地方本科院校的基础能力设施和办学条件滞后的问题。推动内涵性发展、提高办学条件、改进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更好地发挥地方本科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对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投入的长期机制,并促进地方政府与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同时也要加大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估,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教师评价机制改革

师生关系的疏离是地方本科院校过于重视科研的必然结果。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对教师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把教师按科研岗、教学岗等进行分类评价,设置教学型教授和教学型首席教授等职位。对长期从事教学育人工作并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职称晋升和工资定级时给予适当倾斜。加强对教师上课质量的监督、增加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增加教学教育类课题的申报和立项数量以及支助经费、举办各种教学技能比赛、评选教书育人模范教师、重视开展对教师的师风师德教育,为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地方本科院校还应该改进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目标评价的教学评价体制。并加强教学督导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强化老教授、老专家对教学的指导,既促进教学经验的传帮带,也为规范教学活动、培养教师队伍提供更多的建议。

(四)地方本科院校要注重新生入学教育环节

学生对所在高校怀有厌倦、反感的情绪,那么他不仅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更难以与教师开展交流和培养感情。新生入学教育对促进新生熟悉校史,建立“校我一体”的荣誉观念,培养学生对学校的信心是极为重要的。要鼓励学科带头人和资深教师、行业实际从业人员参与新生入学教育,向新生介绍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学生毕业出路选择等,帮助学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从入学初始就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

(五)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并增加实践教学

课堂是师生接触的主要阵地,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4]这对于改进师生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要改进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探索运用讨论法、启发法、参与法等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增加师生交流。另外,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还要进一步增加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还能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改进师生关系。

(六)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完善师生课后交流的平台和机制

在课堂上,不仅教师的学术实力与人格魅力没能全部绽放,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也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要充分拓展课后空间以增进师生交流。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探索建立保障师生课后交流的平台渠道和奖励机制。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促进专业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鼓励教师通过QQ、微信、网络教学平台等工具与学生进行多种渠道的交流,举办学生评选优秀教师的活动。对教师参加学生“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吸收学生加入自己的科研团队等教学之外的工作量进行认定和制定奖励措施。

(七)地方本科院校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多校区融合

在非本部的校区周边修建教师周转房,或者为教师提供餐费补贴和交通补贴,以鼓励教师与新校区的学生多沟通交流。拥有多个校区的地方本科院校还可以建立专业教师轮流坐班制,安排教师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坐班,并对教师的坐班工作量进行认定与核算,学生可以前往咨询学业问题或者进行其他讨论。在安排课程时,学校应重视教师在多校区的上课问题,对于边远校区的上课工作量给予一定系数上浮。学校还应加大各个校区之间的校车返还频率和延长收班时间,以减少师生的通勤成本,以益于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1]胡银根.目前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隔膜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2]周慧霞.高校师生关系的伦理问题及保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3]郑华萍,巩斐.现代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前沿,2011,(4).

[4]郑少君.高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与构建对策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5]王德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困境及其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8).

[6]蒋文昭.主体间性视野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建构[J].教育探索,2009,(1).

[7]汪小凤,冯文全.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

[8]刘恩允.基于导师制的英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1,(3).

[9]杨丁弋,杨山.21世纪初大学师生关系的嬗变与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6,(13).

[10]潘懋元.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井岗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1]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12]王德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困境及其对策[J].国家行政教育学院学报,2011,(8).

[13]李望国,李文红.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师生关系现状比较研究——以广州几所高校调查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1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