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致富领头人
——记贵州省平塘县润峰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黄元锋

2017-04-14 05:08刘彦青周芸吉
贵茶 2017年1期
关键词:平塘平塘县茶场

文-刘彦青 周芸吉

大塘镇位于贵州省平塘县西北部,春茶以早收而闻名。由于高山屏寒、盆地保暖、土壤适宜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使得当地春茶比省内其他茶园提前近一个月可采,素有“闻道金盆玉水好,平塘新茶吐春早”的美誉。平塘种茶历史悠久,大塘的茶树有“仙人茶”的雅号和“树根长在沙地里,茶叶伸进天里头”的美称,大塘镇山坡上到处分散的古茶树就是最好的例证。

润峰茶业

“我们大塘春茶很有名的,农历二月即可采摘,比省内其他茶园提前近一个月,清澈如玉、茗香袭人是一大亮点。”黄元锋介绍说。守着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把这些好茶更好地卖出去,是黄元锋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与其它茶企不同的是,黄元锋是一名政协委员,所以他需要想的更多。

“平塘县适宜的降水、温润的气候、和熙的光照、特殊的土质,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里是一块迷人的土地,清山秀水;这里出产的茶叶气味香甜,别有风味。”黄元锋说。作为一名平塘县政协委员,黄元锋在茶叶种植、娃娃鱼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业中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承担了一名企业家、一名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

自1992 年退伍回乡开始,黄元锋便走南闯北,打工、开车、承包工程……吃过不少苦头,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和聪慧的头脑,不断积累经验和资本。从1996 年起,黄元锋抓住政策机遇,借款买了挖掘机,干起了村道路建设承包、土地平整等小工程活,之后他共投入400 多万元先后购买了3 台挖掘机、1 台铲车,由于他讲诚信、肯吃苦、善管理,终于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9 年,黄元锋将目光聚焦在黔南较为普遍的茶叶种植上。“在中国,茶叶是必需品,是潜力巨大的农业产业,也是国家大力鼓励扶持的绿色农业。”黄元锋说。于是,黄元锋投资 了370 多万元,平整了2700 多亩土地种植白茶。“我们贵州很少受到污染,我现在的茶场以前都是荒山,没有人工开发过,也没受过污染,保证了茶叶的原生态品质。”黄元锋的茶场采用的是“企业+合作社”的方式经营,每年就近解决当地群众务工1 万人次,仅人工报酬就达100 余万元。

2014 年,黄元锋2000 多亩的茶叶进入全面开采期,他又投入150万元建成了800 余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房;购置了各种制茶机械,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到茶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由于他对茶场进行精细化管理,使得2014 年试采加工的茶叶在黔南地区首届斗茶大赛中荣获白茶类“金奖”。

企业发展正如正轨后,黄元锋没有忘记乡亲父老,多次为镇、乡、村学校捐款、捐物,承担了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常说:“我们先富起来的不能看着乡亲父老输在起跑线上,不能瞧着大家守着家里一亩三分薄田过日子,更不能观望着平塘经济社会发展有困难而置若罔闻……”

2015 年,他提出了《关于在册三线合理扩大茶叶种植,使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提案,希望通过在公路沿线、重点景区合理扩大茶叶种植,提高平塘茶产品的知名度,让平塘的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希望平塘茶叶种植的品种多样化,切实解决当前采茶用工突出问题,并着力攻克种茶、加工技术,把平塘的茶产品做成精品,推向市场。

贵州省平塘县润峰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黄元锋

同时,黄元锋大胆探索茶企业行业发展模式,创新了“茶园林下养鸡”带领群众致富新模式,在行业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整个平塘茶业的发展,形成茶叶品牌。

“虽然初加工的茶叶在黔南地区首届斗茶大赛中荣获得白茶类金奖,但在国内各大市场上还没有名气,我要与贵州茶人一道,把贵州优质茶产品推向市场、推向世界。”黄元锋说。

黄元锋认为,黔茶出山需要茶商抱团发展,形成品牌,并用自己的名牌产品作为“拳头”打开更大的市场销路。黄元锋说,要实现真正的走出去,还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齐心合力。”

由于敢想敢做,业绩突出,黄元锋也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创业之星”“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人才”。

2016 年夏天,黄元锋入驻贵州西南国际商贸城,将精力全都放在打理茶城上。未来,在黄元锋的设想里,利用万人品茗的声势,让优质贵州茶在中国茶产业的大舞台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秀甲天下的贵州茶叶添光加彩。(责任编辑/孟祥帅)

猜你喜欢
平塘平塘县茶场
平塘县老干部宣讲团到县第二中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世界最高混凝土高塔桥平塘特大桥建成通车
平塘甲茶
特提斯女神的壮举——平塘国家地质公园
平塘甲茶
茶场劳动用人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因为一个镇 爱上一座城 古茶场文化小镇的一缕风情
论茶场劳动合同管理及法律防范
活态文化
伊马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