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BIM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建议

2017-04-18 07:12王钰王玮萍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王钰 王玮萍

【摘要】BIM在近年来成为建筑工程行业研究的热点,这一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需要更多能够掌握并应用BIM技术的人才。而随着BIM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行业的人才标准也发生着变化。通过分析BIM在国内外高校的发展与教学方案,以及企业对BIM的引进及开发,结合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现状,提出BIM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 人才培养 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03-02

引言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最早是由美国的查克·伊斯曼博士(Dr. Chuck Eastman)于30年前提出。在全球化的推动下,BIM已从最先发展的美国逐步扩展到了欧日韩等国家,并获得了一致认可。

美国是较早开始研究建筑信息化的国家,制定的国家BIM标准(NBIMS),在很大程度上地影响了其他资源对BIM的定义。新加坡与日本也分别在2011年与2012年发布了BIM发展路线规划及指南,选择将政府项目作为试点,全面大力发展BIM技术。相对于大多数国家的激励政策,英國政府则是要求强制使用BIM,并在2011年发布的政府建设战略(Government Construction Strategy)里明确提出到2016年底要将所有工程文件信息化。

在大中华范围,香港与台湾率先对BIM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在大陆,政府、高校以及各大建筑施工企业在软件公司的呼吁下逐步展开对BIM的研究与推广。2015年4月27日欧特克有限公司携手Dodge Data & Analytics发布的《中国BIM应用价值研究报告(2015)里明确指出:根据Dodge Data & Analytics 调研结果显示,未来两年内中国BIM应用率较高的施工企业数量将会有108%的增长,跻身前五大BIM应用增长最快地区之列。

市场对BIM的需求逐步加大,需要越来越多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BIM的技术人才。人才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培训需求,而人才培养机制却无法跟上市场规模前进的脚步,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面对着这一挑战。

一、我国BIM人才培养的问题探索

(一)高校教学课程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BIM人才缺口较大,高校作为我国高端人才资源的主要集中培养地,其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未来BIM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高校推广发展BIM技术过程中,经研究发现其课程体系中还存在许多尚待完善之处。

将BIM引进高校课程必定要考虑到其原有的专业课程。每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提前制定的,但随着BIM的发展要求,临时加入该课程,必然会引起学分及学时的增加,无论是对学校课程安排还是学生学习都是具有一定压力。此时便急需考虑在不增加学时及学分的基础上,满足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如何设置将BIM课程合理设置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在BIM的推广应用中,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缺乏,经费不足等问题。师资力量缺乏同时资金不到位,无法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因此形成许多高校目前空有引入BIM计划而未展开实际行动的状况。目前高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而BIM技术又是近年才逐步发展推广的。许多高校老师对BIM暂时是片面地了解,只能对学生进行传道,无法授业解惑。资金链的缺陷也导致高校无法聘请校外专家进行培训,这让教育体制陷入循环。

同时现在我国高校教师存在与行业脱节的现象,较多工程造价行业的老师至研究生毕业之后便不再接触实际工程,教授学生的更多是理论知识。BIM的出现革新了工程造价行业,而中国的BIM也仅仅是起步阶段,若教师无较多的实战经验,只能为其歌功颂德,无法了解BIM在我国发展的局限性,并因材施教。

我国高校往往忽略人才的层次性培养:专题研究型人才、输送到软件公司的开发型人才以及输送到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各层次的培养目标和方式都大有不同,我国高校多以研究型大学为主,而教学体系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即不能培养研究性人才,也没有直指就业。

(二)企业职业人员培训方案的不完善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主持编写的《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5)BIM应用与发展》提到:根据调查,企业尚未有推进BIM的计划占25.5%,38%的企业正在普及BIM的基础概念,在BIM的实际项目运用阶段的企业占26.1%,而大面积普及推广BIM的企业仅有10.4%,虽然BIM在近几年被国家政府大力提倡,可是推广运用的企业并不占多数。

二、我国BIM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建议

(一)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议

自BIM引入国内以来,在我国高校内开展BIM教研的呼喊声也是逐渐高涨。早在BIM在国内掀起热潮之前,全球部分顶尖高校已积极将BIM引入高校专业课程中,展开了全面的教学改革与探究。据调查统计显示,2012年70%的美国大学已将BIM融入到了专业课程中,而在尚未开设BIM课程的受访学校中,88%表示已在计划开设相关课程。

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大学的设施管理部门分别在2008-2012年间设计并实施了BIM标准,随着该标准的实行,他们形成了系统的体系,针对BIM各阶段都有详细的流程规定。之后建立了技术平台,支持未来BIM的发展。设计出BIM Execution Plan (BEP)的模板文件,并建立文件分享的平台。2010年清华大学BIM课题组率先提出China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Standards (CBMS),对其定义、结构等有了基础的框架,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综合体系。

目前我国政府与相关部门尚未颁发BIM标准,导致行业对BIM没有统一的认知。而BIM技能等级考试证书就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图学学会和工信部三个部分颁发。政府应协调各职能部门划分职业技能证书的职责部门,形成有效统一的管理和认证。高校作为我国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应借鉴国外高校BIM标准制定的成功经验,积极研发适用于自身发展的BIM标准,创立数据库,并将其作为案例,带入课堂。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