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枫荷幼林栽培技术研究

2017-04-19 23:42任朝辉梁红燕田华林罗桃潘德全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幼林栽培技术

任朝辉+梁红燕+田华林+罗桃+潘德全+杨永艳

摘要 对半枫荷营养袋种子苗、大田裸根苗进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半枫荷可以在三都县进行人工种植,半枫荷造林苗木宜采用营养袋苗,栽后应加强施肥与除草松土抚育措施,采取每穴基施磷肥 0.1 kg、复合肥 0.1 kg,每年在4月下旬开20 cm宽的深沟施肥,每沟施复合肥0.15 kg,且造林前2年的4月和 7月各抚育1次,以后每年4月除草松土抚育1次,人工幼林生长迅速。

关键词 半枫荷;幼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26-01

Abstract We carried on the experiment to study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T.chang with nutrition bag seedlings and bare-rooted seedling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T.chang could be artificially planted with nutrition bag seedling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fertilizing,weeding and scarification after planting.The fertilizing amount per hole was phosphate fertilizer 0.1 kg,compound fertilizer 0.1kg.Then,we should trench the field for fertilization in late April,whose width was 20 cm and in which the amount of compound fertilizer was 0.15 kg.In April and July,we should do the weeding and scarification one time two years after planting,and then do the weeding and scarification one time in April each year,it was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young forest.

Key words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T.chang;young forest;cultivation technology

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T.chang)是金缕梅科寡种属植物,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为我国特有种,现野生植株极少,具有枫香属和蕈树属两属间的综合性状,对研究金缕梅科系统发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半枫荷的根、茎、叶均可药用,且半枫荷木材材质优良,旋刨性能良好,可作旋刨制品。由于半枫荷的枝叶状如枫树叶,这样的形态特征可应用于园林绿化和自然景观资源开发[2]。因此,该物种在学术研究、中医药用、园林绿化等方面具有极高价值。半枫荷树皮及根为贵州瑶族民族药材,需求量大,野生半枫荷大多遭剥皮、挖根而致其死亡,半枫荷野生资源已处于极濒危状态,而国内极少有关于半枫荷人工幼林栽培技术的试验报道。因此,开展此研究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与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三都县都江镇拉揽林场,年无霜期平均为328 d,平均气温17.5 ℃,年降雨量1 300~1 500 mm,相对湿度80%。试验林海拔高度在370~550 m之间,位于东北坡,土壤类型为砂页岩风化的黄壤,土层厚度80~100 cm。

1.2 试验材料

试验用半枫荷营养袋种子苗由贵州省黔南州林科所提供,大田裸根苗由贵州省从江县林业局提供。

1.3 试验设计

分别采用半枫荷营养袋种子苗、大田裸根苗选择阴坡、半阴坡土层深厚的酸性或半酸性山地造林,时间为2011年3月。试验林面积2.0 hm2,全面整地,株行距1.5 m×1.5 m,打穴规格60 cm×60 cm×40 cm。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样地规格为20 m×20 m,3次重复。

造林前2年的4月和7月各除草松土1次,以后每年4月除草松土1次。每穴基施磷肥 0.1 kg、复合肥0.1 kg。 4月下旬在株距间各挖一条20 cm深的施肥沟,每沟施复合肥0.15 kg,并略覆细土[3-4]。

1.4 调查方法

新造林1个月后,对试验林样地进行每木造林成活率调查;每年对试验林样地进行每木树高、地径、冠幅调查,计算整体平均值;每年选择试验林样地内3株平均木进行叶、枝生物量调查,取平均值作为单株生物量值[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育苗措施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管理措施下,营养袋种子苗、大田裸根苗的一年生苗高都能达到20 cm以上,可用于造林。大田裸根苗的苗高稍占优势,这与其能够吸收更多养分有关;大田育苗的成苗率比营养袋育苗低,可能是因为采用大田育苗的方式,对植株间的竞争比较难控制,造成部分弱小植株死亡。从造林成活率分析,营养袋苗具有明显优势,造林成活率可达95%,而大田裸根苗仅为77%。

2.2 抚育措施对幼林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采取除草松土抚育措施对人工幼林(五年生)生长影响显著,营养袋苗平均胸径比CK1高出38.1%,平均树高比CK1高出42.1%;裸根苗平均胸径比CK1高出47.6%,平均树高比 CK1高出47.4%。

2.3 施肥措施对幼林生长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采取施肥措施对人工幼林(五年生)

生长影响显著,营养袋苗平均胸径比CK2高出52.6%,平均树高比CK2高出42.1%;裸根苗平均胸径比CK2高出63.2%,平均树高比CK2高出47.4%。

2.4 人工幼林(五年生)生长量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采用营养袋苗和裸根苗造林,在生长量方面几乎没有差距。五年生人工幼林比野生植株生长迅速,五年生人工幼林平均树高可达到5.5 m,平均胸径达到6.0 cm。人工幼林每年的嫩枝、叶平均生物量(鲜重)达到13.0 kg/株。

3 结论与讨论

(1)通过造林试验,以本地区一般树种的营林技术对半枫荷进行人工种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造林地的选择上,以选择湿润的阴坡和半阴坡种植为最佳。

(2)半枫荷造林苗木宜采用营养袋苗方式(营养袋规格为9 cm×12 cm),一是有利于集约化管理,出苗方便;二是造林成活率高。

(3)半枫荷栽培应加强施肥与除草松土抚育措施,采取每穴基施磷肥0.1 kg、复合肥0.1 kg,每年在4月下旬开20 cm宽的深沟施肥,每沟施复合肥0.15 kg,且造林前2年的4月和 7月各除草松土抚育1次,以后每年4月除草松土抚育1次,人工幼林比野生植株生长迅速。

4 参考文献

[1] 张冬生,凌发湘,凌巧逢,等.半枫荷育苗及造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6(9):47.

[2] 罗桃,徐润,王玉奇,等.珍稀植物半枫荷育苗造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2(8):34.

[3] 李日鸿.沙县混生半枫荷阔叶林群落特征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189-191.

[4] 孔凡蕓,刘京蓉,刘松涛.半枫荷高效扦插繁育技术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4(5):48-49.

[5] 温利载,温晋强.枫香树生态特性及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73.

[6] 江聂,姜卫兵,翁忙玲,等.枫香的园林特性及其开发利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46-49.

猜你喜欢
幼林栽培技术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的探讨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篦子三尖杉幼林栽培技术研究
浅谈林业种植发展与幼林抚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