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子三尖杉幼林栽培技术研究

2017-06-10 09:19任朝辉戴晓勇谢涛杨永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幼林栽培技术

任朝辉++戴晓勇++谢涛++杨永艳

摘要 对篦子三尖杉扦插营养袋苗、扦插裸根苗进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可以在贵州地区进行人工种植,造林苗木宜采用营养袋苗。因篦子三尖杉生长特性,幼林时依赖阴湿环境,且生长缓慢,人工幼林采取了施肥与除草松土,但未采取遮荫措施,五年生人工幼林长势一般。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幼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1.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39-01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Cephalotaxus oliveri Young Forest

REN Zhao-hui DAI Xiao-yong XIE Tao YANG Yong-yan

(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Guiyang Guizhou 550005)

Abstract The test studied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Cephalotaxus oliveri with bag seedling and bare-rooted seedl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ephalotaxus oliveri could be planted in Guizhou region with bag seedling.Because of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Cephalotaxus oliveri,young forest like damp environment and grow slowly.Fertilization,weeding and loosening the soil were adopted in the young plantation,but shade measures weren′t taken.Five-year-forest grew poor.

Key words Cephalotaxus oliveri;young forest;cultivation technique

篦子三尖杉分布范围狭窄,且种群数量少。在贵州省,除了如梵净山的德旺、镇远的都平、台江的南宫、黎平的弄向山、道真大沙河的仙女洞、凯里的板溪、从江、修文的六桶凤嘴等地有少量自然的种群分布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地域的种群分布。篦子三尖杉用途广泛,其种子、枝 、叶可提取多种生物碱,经临床试验证明,对于治疗淋巴肉瘤和人体非淋巴系统白血病,特别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单核型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1-2]。现篦子三尖杉野生资源较少,且已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关于篦子三尖杉人工幼林栽培技术试验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試验地设在贵州省林业科学院科技园珍稀树种栽培区,海拔在 1 070~1 150 m之间,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5.3 ℃,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 ℃,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148.3 h,年平均总降雨量1 129.5 mm,相对湿度77%。西坡,土壤类型为砂页岩风化的黄壤,土层厚度60~80 cm。

1.2 试验材料

篦子三尖杉扦插苗,枝条采自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树木园。

1.3 试验方法

选择土层深厚、酸性或半酸性的山地造林,时间为2011 年3月。试验林面积1.0 hm2,全面整地,株行距1.5 m×1.5 m,打穴规格60 cm×60 cm×40 cm,穴施基肥磷肥0.1 kg+复合肥 0.1 kg。采取正交试验设计,样地400 m2(20 m×20 m),3次重复。

造林前2年的3月和7月各除草松土抚育1次,以后每年4月除草松土抚育1次,于4月下旬在株距边各挖1 条10 cm的沟,沟施复合肥0.10 kg,并略覆细土[3-4]。

1.4 调查统计

新造林1个月后,对试验林样地进行每木调查,登记造林的成活率;每年每木对试验林样地进行树高、地径、冠幅的调查,计算整体平均值;每年选择试验林样地内3株平均木进行叶、枝生物量调查,取平均值作为单株的生物量值[5-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育苗措施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管理措施下,采用扦插方式,无论是大田育苗还是营养袋育苗,平均苗高都达到20 cm以上,可用于造林。造林成活率方面,营养袋育苗比大田育苗高13个百分点。

2.2 不同抚育措施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采取除草松土抚育措施对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较显著,营养袋苗平均地径比CK高66.7%,平均树高比CK高42.0%;大田苗平均地径比CK高47.4%,平均树高比CK高出33.1%。

2.3 不同施肥措施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采取施肥措施对人工幼林生长的影

响显著,营养袋苗平均地径比CK高71.1%,平均树高比CK高50.8%;大田育苗平均地径比CK高51.3%,平均树高比CK高41.3%。

2.4 五年生人工幼林生长量情况

对五年生人工幼林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表4),采用营养袋苗和大田育苗造林,与野生植株在生长量方面的差异不大。五年生人工幼林长势一般,平均树高为35.4 cm,平均地径为1.23 cm,每年的嫩枝、叶平均生物量(鲜重)为152 g/株。

3 结论与建议

(1)篦子三尖杉可以进行人工种植,但在造林地的选择上,选择湿润的阴坡种植。

(2)篦子三尖杉苗木可以采用扦插方式进行育苗,相形之下,营养袋育苗,出苗方便,造林成活率高。

(3)因篦子三尖杉生长特性,幼林时依赖阴湿的环境,且生长缓漫,人工幼林须采取施肥、除草松土以及遮荫措施,否则人工幼林长势一般。

4 参考文献

[1] 戴晓勇,任朝辉,林泽信,等.篦子三尖杉的扦插繁殖研究[J].种子,2013,32(7):123-126.

[2] 潘标志.三尖杉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5):641-646.

[3] 郭行泽.三尖杉不同育苗方式苗木质量比较研究[J].福建林业,2014(5):43-45.

[4] 卞方圆,苏磊,苏建荣,等.枝叶采收对人工云南红豆杉叶构件种群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4(5):631-638.

[5] 周维举.泾县三尖杉育苗与造林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8):119-120.

[6] 陈接红.三尖杉人工育苗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205-206.

猜你喜欢
幼林栽培技术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的探讨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林业种植发展与幼林抚育技术
半枫荷幼林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