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04-21 05:56杨明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9期
关键词:知识性能动性灵活性

杨明花

【摘要】语文教学是文化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语文教学质量有助于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形成和提升,因此,语文教学质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告诉我们,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才是提高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育者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能动性、灵活性等多个方面,探求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趣味性 知识性 能动性 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10-01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都应该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们的教学质量更应该不断地提高,但是我们却不能把学生每天的时间都利用来教学,在这样鱼和熊掌不兼得的矛盾下,怎样才能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又最大地减少教学课后辅导的用时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成了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向40分钟要效”呢?不一定要是课堂上人人都有回答,或者是一节热热闹闹的课堂就叫做有效,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都有所收获,这些收获可以是知识上的,可以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可以是懂得了什么道理或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有如下想法:

一、让兴趣在语言中“激”起来

语言是我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我们的课堂也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架了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在课堂上一句生动幽默的话,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孩子,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如果老师的话能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新鮮活泼、幽默风趣,那么孩子就像在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欣赏一道醉人的风景,就算本来是枯燥的知识,他们也会激起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

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现,如果在导入的时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那节课就像是打了坚实基础的房子,要想盖好它,会比较容易。像我在上《编童话故事》这一习作课时,让刚学写作的孩子编一个童话故事会,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加上要求是有意思的故事,对一些孩子来说更不容易了。但是在步入主题前让他们看一些可爱的动物图画,加上跟他们让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谁帮助谁的故事,再像个好奇的小朋友问他们认识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之间有没有什么故事之类的话,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来了,想到自己平时和小朋友相处的事,一下子就想到把自己和小朋友当成动物来写,结果写出来的习作都很出人意料,让人惊喜。

二、让知识在学科中“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我们很多人在教学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在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他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

事实上我们对一样事物感兴趣是因为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动用它。我们的学生也是,他们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并从中体验到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因此,如果我们在职课堂中或是生活中为学生提供他们所学知识可使用的空间,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像看似枯燥的生字词,光是读书,听写,学生会觉得很没意思,但如果让他们寻找生活用需要用上汉字的地方,他们会发现我们的身边都是汉字,生活离不开文字。如果再让他们养成在生活用品中寻找不认识的汉字的习惯,他们在学习汉字时会更加用心,更起劲,因为他们会发现,今天学习的汉字,明天也许就会在商场的货贺上或者零食的包装袋上发现它,他们的生活中用得着他们学习过的知识。

三、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

课堂上学生不一定要都有提问或者是发言才是有“动”,重点是他在课堂上有没有参与过学习,有没有参与探究的活动中,头脑有没有思考,兴趣是不是在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不但要求老师有幽默的语言,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比如我在教学《花钟》时,让学生在先认识了课文中所介绍的花后,自己再在课文的文字中再度认识这些花,并在音乐声中动手画一画自己心中的“花钟”,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的钟的特点,这样,这生就有了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能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

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也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课堂中“动”的动力。如何让学生获得成功呢?我们首先对学生的人格要尊重,学生得到这种尊重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的去学习,另外要多表扬多鼓励。真正要让课堂“动”起来,就必须是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而不是几个好生在那“唱主角”,可往往每个班都有些困难的学生存在,面对这些课堂上的弱势群体,教师的态度起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我们冷淡、不适当的批评他们都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削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对语文课也就不感兴趣了。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想办法让这部分学困生也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因此我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知识性能动性灵活性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
更纯粹的功能却带来更强的灵活性ESOTERIC第一极品N-03T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知识性与素养性
关于城市道路弯道超高灵活性设计运用
谜中谜
空中的战斗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