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原理视角下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2017-04-21 07:23李诗和徐玖平
关键词:论语原理孔子

李诗和,徐玖平

(1.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2.成都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人本原理视角下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李诗和1,2,徐玖平1

(1.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2.成都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孔子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充分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本原理意蕴。以人本原理为视角,可以将孔子人本教育思想归纳为四大原理、七大原则和七大方法。四大原理即为教育目的原理、教育存在原理和教育主体性原理和教育自然作用原理;七大原则即以德为先、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豫时孙摩、学以致用;七大方法即不言之教、启发诱导、诗乐熏陶、友贤成德、学思习行、教学相长、游历教学。它们构成一个具有层级性和多维结构的逻辑体系。

孔子教育思想;人本原理;仁;人本教育原理;人本教育原则;人本教育方法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文献颇丰,仅以“孔子教育”为篇名在CNKI中国期刊数据库即可搜索到1958年至2016年的文献1995篇。这些文章或较笼统地对孔子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一般介绍,或就孔子教育思想中较具特色的某一方面作专门阐释。本文旨在以人本原理为视角,从教育原理、原则、方法等方面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系统性予以逻辑上的论证。

一、“仁”与人本原理

《论语》并不只是语录的简单随意的汇编,它具有冯友兰所谓的“实质上之系统”[1],具有“一以贯之”之道。其篇章结构富有逻辑性,体现出“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礼记·中庸》)的思想逻辑。“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与精髓。其一,相对于“道”、“德”、“义”、“礼”、“智”、“信”等关键性与实意性的范畴中,“仁”出现的频率最高。其二,儒学关注的焦点是人之为人的最关切的需要,即如何成为人的问题。“人者仁也”(《礼记》),“仁”是指向儒学这一基本问题的最直接的核心范畴,是儒家开出的良方妙单。孔子将“仁”看得很重,他自己就说:“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

人本原理概念源于管理学,意指一切活动都应立足于为了人,应视人为第一位的核心要素,把人当人看,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即爱人如己,把人当作目的而非手段。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孔子人本思想意蕴,即“重视人、依靠人、为了人”的思想。孔子对人的价值的珍视首开重视人之思想先河。“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孔子认识到了人的重要性,人口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所以他重视人口生产,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孔子反对不把人当人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舜得五人而治,桓公得管仲而霸天下。所以,孔子重视人、尤其是人才的作用。孔子通过“有教无类”的原则,实现了教育平民化,为国家真正做到举贤任能迈出了第一步。在孔子眼中教育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他并不是把受教育者视为纯粹被支配的手段。相反,从郭店楚简相关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关心与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地位与尊严。“是以民可敬道(导)也,而不可掩(? )也;可□(杵?)也,而不可贤(牵)也。”(《成之闻之》)即民众只可以被尊敬地去引导,而不能被迫使而就范。

从人本原理的视角可以将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系统归纳为孔子人本教育四大原理、人本教育七大原则与人本教育七大方法。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人本教育原理

人本原理,乃教育第一原理。对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规范性,教育的价值与作用机理等的深层解读,必须立足于人和对人的假设。教育的根基,在于人的哲学。根据教育为何、何以可为、如何为,可以将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本原理归纳为教育的成人原理、教育的存在原理、教育主体性原理和教育自然原理。

(一)目的原理

教育须有信仰和价值追求,否则就会沦为教艺。教育的目的原理关涉教育终极价值。以“仁”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孔子,把“立人成人”视为教育的终极追求。“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孔教的根本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仁。与之相应的是内生的学习观,“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之学“就是学做人”,“学习成为一个完善的人”[2]。为己之学的出发点与归宿都应建构在具有充分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己”之上,它旨在实现自我的立定与超越。

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人。教育应融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获取、个性发展为一体,但有先后主次之分。先“为人”,再“为学”;先“育人”,再“育才”;先“成人”,再“成才”。孔子所开创的德智体美合一的教育模式,揭示了教育“工具价值”目标与“目的价值”目标、教书与教心的统一。前者为用即安身,后者为体即立命。“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尽他的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符合人性的人。”[3]

(二)存在原理

人性通过教育的规训与引导而能趋善向上。正如地里的种子之所以能成长,是本性使然。教育何以存在?教育为何能对人发生作用?究其根,缘于人之本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此论断实指人的可塑性和可引性。“天地人三才,人为贵”,人高贵于一般动物乃因人性之善,而人性之善正因其可引。人的本性无善恶,但它潜藏着或发展为善或发展为恶的可能性。“人之性,可引为善,亦可引为恶。惟其可引,故性善也。”[4]可引者,即谓可变性也,故教育之可能也。人性何以为引,并使得后天的人性殊异,因为教育。故有朱熹对孔子名言的延展:“习与智长,化与心成。”[5]表明人性的分化乃因后天所处的环境与所受教育的作用。

(三)发生原理

教育如何为,即教育的发生原理,是指人所潜在的善的种子,通过教育的作用而得以唤发、萌芽、破土、生长而变为现实的良德善行的机理。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在教育发生机理方面主要包括教育主体性原理和自然作用原理。

1.主体性原理

人本教育是主体性教育,立足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教育价值观以及教育模式与方法都朝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人之高贵在人具有不灭之良知,这种良知通彻透明、晶莹剔透,像一束向上而拒绝坠落的火焰。人一般趋向光明而逃离黑暗,追求共生而鄙夷独存,希望不断自主生成而不愿是某种外在力量安排的定型的存在,渴求自由而厌恶被迫。教育发生的根源在于,人有把这种潜在表现出来、开发出来的欲望。教育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人所具有的这种追求“善”的本能与欲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教育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的主体性原理主要强调,受教者不应该是一种纯然被支配与被摆布的状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些都强调了人在提升自己、追求仁义、弘扬大道方面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自动性、社会性、自增性等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内涵。

(1)主动原理——人的主动性。孔子不喜学生惟师言是从,而倡主动精神。子曰:“予欲无言。”(《论语·阳货》)为孔子崇高隽永的大师气势所倾倒折服的学生,事事惟师言是守,依他力而为学。孔子恐其忘本而生惰气,不知反求诸己。抱残守阙,势必至于停滞,而无复进益。故欲无言。子贡“何述”之对,正明弟子之依仗师力。颜回因“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阳货》)而受到批评。可见,孔子希望弟子独立思维,而不要盲从师言。人之为学,应由依仗他力被动学,发展到依靠自力主动学。

(2)启发原理——人的创造性。“仁”本质上是一种不断创生的精神,这是人所具有的一股不可遏止的内在生命动力,也是人之为人所具有的得以提升自己的一种能力。个人以及整个人类都是通过创造出新的东西而感受到生命的创造活力和体验到自我存在价值。创新思维和创新劳动及其成果使人的本质力量在较高水平上得以确证,使人获得因生命得以高品质表现而产生的欣喜感与满足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孔子首倡启发式教育,循循善诱以调动学生创新精神。旨在“开其意”“达其辞”的启发式教学通过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求的学习精神,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精神。

(3)兴趣原理——人的自动性。自动生于自发,自发方能持久,自发必生于兴趣,不感兴趣,鲜不唾弃之者。孔子主自动,故亦重兴趣,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孔子从外界物理环境到师生情感关系等多方面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按照“为仁由己”的主体性原则,通过立志教育让学生理解学习对人生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孔子善于发现、尊重与保护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帮助学生将爱好化为学习的动力。为了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孔子善于从正面表扬与激励学生。例如,《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毫不吝啬的赞誉之辞比比皆是。

(4)群学原理——人的社会性。主体性教学是一种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人际交往与情感交流,实现知识的相互切磋与分享,德行的相互砥砺与被尊重。所谓教育的群学原理,是指应该利用人的社会性,使教育的目的与功能在人际交往中得以实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以上皆言具有良德善行的益友对于个人学业与德行之精进具有辅助作用。人为社会动物,故学者当乐群。朋友为五伦之一,不但为人生之所必要,且德业亦因之而相益。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观察和模仿而学习获得替代性经验。在观察学习中,榜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5)努力原理——人的自增性。人决非是完全依据某种外在力量所决定的一种必然性的存在,而是一个未定型的存在;人是一个由其内在能动性推动而趋向无限种可能性发展的生命创造体;人具有无限扩充和实现的可能性。例如,人的智力并不固定,可以通过努力而得以改善,人类能力的上限是未定的[6]。孔子的勤奋好学,堪称后学者之楷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凡此,皆足见孔子之好学如渴,求道尤恐不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揭示了努力用功对学业成绩以及学习兴趣的意义。苟志气衰颓,即使禀赋优异,亦无足观,宰予是其例也。然纵令资质鲁钝,若志向坚定,行动奋力,或终亦有成,曾参是其证也。孔子虽天资聪慧,尚且以“敏求”自称。求学无秘诀,皆“勤”而已。

2.自然作用原理

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而尊道是“德”的必然要求。“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故教育应遵循自然原理。教育必须从人的自然本性与独特个性出发,培育、引导人潜在的善。自然教育,即追求与效法自然、循自然之理的教育。自然教育要尽量摆脱对教育对象的人为干预与强制影响,要顺应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先天禀赋,顺应自然而自由发展。孔子体验到天的伟大,并发出“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泰伯》)的感慨。孔子法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见天之健,欲学者法之以自强。这里可读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法自然”的意味。

三、人本教育原则

孔子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对今天仍然具有普适性的教育原则,例如以德为先、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豫时孙摩、学以致用等教育原则。这些原则是孔子四大人本教育原理在实践层面的规范,它们折射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的光芒。

(一)德育为先

“德”是人的行为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内在品行的质的积淀,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孔子倡德治故重德育。“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德之不修……是吾之忧也。”(《论语·述而》)所以,孔教的首要任务是塑造君子人格,而不只是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德行乃为人之本,文艺是为末。故樊迟请学稼,结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旧唐书·文苑传》),这是唐代刘晏对孔子教育首重德育思想特征之精辟概括。

德育为先原则的人本教育原理基础及其引致。

(1)人无德则不立,无德则行无所依凭。故根据人本教育的目的原理,即成人立人原理,培养具有健全心智、怀有理想、具有独立意志并能够代表一群人,将来能为这个社会担起责任的人,这是人本教育的应然原则。

(2)教育之可能主要是就受教育者的德性之可引性而言,因为良知乃人本身所固有,只是受到遮蔽而已;而如果就知识教育而言则未必了,至少某些人可能长于此而短于彼,或者反之。

(3)要成为主体,首先自身需要有主体意识,需要德育培育起的一种对“道”的自觉追求意识和能对社会承担责任的仁者之心。

(4)正因为孔教强调的是德育,而不以智育为统一要求标准,这样才有可能在智育方面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侧重培养,以激发学生潜能。

(二)教育公平

孔子有教无类原则与因材施教原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都是教育公平原则的应有之义。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原则并不排斥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后者是公平教育的实质内容。

1.有教无类

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施教不分国别,不论身份贵贱,不计关系亲疏。孔门弟子何其杂,在有史可据的孔门“七十二贤”中,有比夫子小53岁的公孙龙,也有比其年少4岁的秦商。因此,有教无类思想内在地包含着终身教育理念。“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可谓是实践终身教育的典范。

有教无类原则的人本教育原理基础及其引致。

(1)教育的使命是培育人,使人成为人。天不弃人,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有教则无类”,旨在成人立人的好的教育就可以也应该使不同的人都向善。

(2)每个人身上都有可引为“善”的种子,所以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通过教育而成人。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为政》)这构成了他推行平等施教原则的教育哲学基础。

(3)虽然个人在情、志、意等方面存在差别,但都具有独立人格所决定的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因此需要有教无类。

(4)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存在的价值,教育是要使受教者成长他愿意成的人。教育不能有某一个固定的培养模式和程式,符合他自身成长要求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因此,有教无类是可能的。

2.因材施教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7]。虽然,“性相近”,人皆有平等接受教育的天赋权利,但是,每个人的习染、习气不尽相同,良莠杂糅,因此,“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8]。孔子因材施教使得门下弟子均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成才。教育公平不等于教育均等,不是要将每一个人强行地、人为地塑造成一个模样,而是以承认与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通过平等教育引导他们实现人格的完善、个体的优势、个性的追求。承认差异并分别对待是对个体的尊重,非歧视。

因材施教原则的人本教育原理基础及其引致。

(1)教育旨在成人,而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差异性的存在,也正是这种差异成就了个体独特的存在价值,所以教育要因材施教,要顺天致性。

(2)教育可能性以对个体差异性培养目标的承认为基础。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与天赋才能,不可能也不应该通过教育将这种差异消弭。所以,教师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倾向去发展。孔子并不以完善人格标准强求弟子。以他看来,“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3)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意志和个体性格的活生生的人。学宜发于内心之要求,故孔子施教善于把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针对学生不同个性、兴趣爱好、学业能力而施教,注重给学生以充分的主体能动性。

(4)教育是要使受教者自我成长而形成的他愿意成的一件件艺术品。人就是人,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自我思维的鲜活的生命体。教育要因材施教,要遵从学生个性,顺其自然引导,而非强势裁抑之。

(三)均衡发展

孔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朱熹注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8]。人之为人,并非因为他有某种用途,而是因为他内修“仁德”、外懂礼仪,中通“六艺”。故君子必须通过广博的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充分培育与发扬自己的本性,既要博学,又能通达,使各种不同的知识“相通”,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体无不具”、“用无不周”的“成德之士”。当然,在追求全面发展的同时,孔教又是侧重德育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除“文”以外的其他三方面都属于“德”的范畴。

均衡发展原则的人本教育原理基础及其引致。

(1)教育具有育人与育才两大任务,但教育的任务首先还是应该育人,人是知情意的生命统一体,人的本质是未定型和不断生成的,人自身具有追求全方面发展的本能,所以为人的教育必须是全面的。

(2)教育的存在性是就追求均衡发展的主行的教育而言的,对于追求某一方面发展的主智教育则并不具有普适性。

(3)学生具有不同兴趣爱好、气质禀赋和才能,具有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为本的教育必然是以全面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的教育。

(四)寓教于乐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论语·雍也》)根据兴趣原理,孔子坚持寓教于乐原则。孔子实施走动式教学,除了在家中,有时在“杏坛之上”,间或“大树下”,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作为讲学场所,注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孔教闪烁着情感教育的光芒。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这充分折射出孔子谦和、民主、诚恳、友爱的教态。在优美的音乐中,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畅所欲言各述其志,毫无拘束,教学气氛轻松和谐。为了调动学生主动性,并达到欲罢不能的乐学的极高境界,孔子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让他们保持自由宽松、积极愉快的学习心态。“吾与点也!”(《论语·先进》)孔子对看似豪迈无羁的曾点的称许说明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这对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融洽师生关系,并最终使学生好学乐学是极有利的。

寓教于乐原则的人本教育原理基础及其引致。

(1)人是追求快乐与幸福的,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坚持寓教于乐原则。

(2)教育之存在性是人具有引以为善的潜质潜能,而必须通过寓教于乐原则,将此沉睡的“种子”予以唤醒,使之萌发;寓教于乐就像是徐徐吹拂的春风,扫除遮蔽人良知良能的尘垢而使之显现出来。

(3)根据教育的兴趣原理,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才能使之树立主体性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4)按照教育自然原理,教育要顺其追求愉悦快乐的本性,寓教于乐。

(五)民主施教

孔子为人谦逊,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孔子一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无隐”、“不倦”、“善诱”,同时又提倡民主施教,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他突破传统师生“授—受”单向模式、“师者是权威”的观念束缚,在与弟子的切磋争辩中虚心向学生学习。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孔子创办的私学有很重要的风格特点就是开放式教学。师生之间深入广泛地互动,彼此激起“共鸣”,达到这种融洽的“亦师亦友”境界,这必然使教育成为健康、和谐成功的教育。

民主施教原则的人本教育原理基础及其引致。

(1)旨在立人成人的教育,首先就应该通过民主教育树立起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该有的民主与平等的意识和观念。

(2)人皆有善根,都能引以为善,在这一点,师生是平等的,所以需要民主施教。

(3)学生作为主体,具有人格上的平权性;同时根据主动原理、启发原理、兴趣原理与群学原理,也需要实施民主教育。因为,与民主教育背道而驰的专制、强迫与灌输教育不可能激发学生主动性,也不可能实施启发式教育而调动学生创造性,也无趣味可言,也不能使得学生、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相互学习。

(4)只有民主教育才能做到“牵而弗强”,才能做到引导学生顺其本性而自然发展。

(六)豫时孙摩

《学记》总结孔子“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时指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驯),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9]这被称为“大学之法”的豫、时、孙、摩,就是使教学成功的四个原则。

豫,预防性原则。例如,孔子针对“闻斯行诸?”问题对不同弟子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基于子路好勇、办事鲁莽而易闯祸的性格,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先进》)同时当子路问“君子尚勇乎”(《论语·阳货》)时,孔子也是本着对其性格缺陷进行矫正和对将来可能要犯的错误预先防范的原则,回答:“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时,及时施教原则,即要抓住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孔子施教时非常注重体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给予及时的启发引导。孙,循序渐进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学进度。例如,《论语·季氏》章陈亢问伯鱼篇不仅说明了孔子施教无亲疏之分,而且说明了孔子施教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摩,学习观摩原则,学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否则,“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礼记·学记》)

豫时孙摩原则的人本教育原理基础及其引致。

(1)教育旨在成人立人,因而具有匡失纠偏,对人性格存在的缺陷和将来可能要犯的过失具有预先防范的责任,故“豫”的教育原则乃必然也。

(2)教育对人的行为具有长善救失的干预、管理责任,因此应该按照管理学的相关激励或强化原则,对好的行为给予及时奖励,对不好的行为予以及时的批评指正。

(3)根据教育成人原理、主体性原理与自然作用原理,教学眼中要有学生,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无论是自身成长还是知识学养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所以教育必须遵循“孙”的原则。

(4)根据群学原理,自然有教学的“摩”原则。

(七)学以致用

“儒家的人生取向是把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存在当作出发点。生命的终极意义是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实现。”[10]孔子将日常生活视作实践“为己之学”的基本场域,自我的发展与完善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因此,对世俗社会的切实关注及对日常生活事务的积极参与,构成了孔子为学从教的典型实践样态。“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学习离不开日常人伦关系的处理,学习之精进程度也以各种人伦关系处理的实际效果来衡量。“学而时习之”同时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孔子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这说明,孔子治教以道德修养为中心,重在始于躬行孝悌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德行。

学以致用原则的人本教育原理基础及其引致。

(1)根据教育目的原理,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主行的教育,以培养能立得住、行得通的仁人为教育旨归,所以这样的教育一定具有实践性品质。

(2)根据教育存在原理,人皆有引以为善的良知良能,一种民胞物与的共生情怀,一种基于忠恕之道的仁者之心。人们通过教育扫除了遮蔽其良知的障碍后,一定会关心民众疾苦,积极投身于改善民众生活状况的实践中。

(3)主体性教育是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而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感知到自己的亏欠和不完善,才会产生对教育的自觉追求;学者对学习的生命性体验,必须建基于对日用伦常的践履,这实质上使得“修身致道”与“知行合一”的实践方式成了学者在学习过程中萃取生命体验的一种必由途径。

(4)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基于“道而弗牵”自然主义原理的教育,必然坚持实践性原则,鼓励学生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

四、人本教育方法

可以将孔子教育方法总结为不言之教、启发诱导、诗乐熏陶、友贤成德、学思习行、教学相长、游历教学七大类。这些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对上述孔子人本教育原则的坚持。

(一)不言之教

“教”同 “效”,它不同于属“诲”,因为它侧重于榜样的行动示范效应,属于不言之教。孔子“诲人不倦”,但并非是滔滔不绝地说教;相反,夫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诲人不倦”主要不在“言”,而在“行”。孔子是“不言之教”的典型。孔子自身好学并乐学的学习风貌深深地感染着和带动着学生,师生共同熔铸出“学而不厌”与“以学为乐”的学习气氛。孔子以身作则的不言之教方法在德育方面体现尤为突出。他主张:“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对当时那些他所钦慕与敬仰的美德,孔子在施教过程中不遗余力地身体力行,从而对学生的美德塑造产生最为强大的“唤起”作用。

不言之教主要体现了德育为先、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与“孙”和 “摩”原则。

(1)德育主要是靠榜样的示范作用,很难想象,对于学生树立良好道德品质,靠不断地道德说教能真正地起到作用。

(2)以身作则式的不言之教,其内蕴的教育意义丰富,具有不同接受与领悟能力的学生,都可以结合各自的经历、阅历与需要来获取教育的素材,得到教益。这实际上体现了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与“孙”和 “摩”的教育原则。

(二)启发诱导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施教时注意体察学生学习状态,只有待学生主观自身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表达欲求时,孔子才会加以适时、适度的启发引导,而不会越俎代庖地将知识直接端到学生面前甚至强行灌输之。颜回对孔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深有体会,感触良多,并因此生出对孔子由衷的敬意和至高的仰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孔子“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法使得颜渊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无尽学习乐趣。由此可窥见孔子启发式引导法所具有的高超教学智慧与至上的艺术性。

启发诱导法主要体现了教育公平、寓教于乐与“孙”和 “摩”的原则。

(1)成功的启发诱导一定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知识层次、文化背景与智识能力,采用不同的教育素材和不同的启发方法,因此,体现了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公平教育原则以及“孙”和 “摩”的教学原则。

(2)启发式教法综合运用诸如“叩竭法、譬喻法、情境法、贯通法”[9]等教学方法,此外,还伴随有讨论法、问答法,体现出高超的教学智慧与审美的教学艺术,故能寓教于乐,使学生好学乐学而欲罢不能。

(三)诗乐熏陶

美能启真,美能育善。诗乐具有审美意境,孔子以之启迪与塑造人的心灵,实现人性的丰满与情感的培育。诗、乐等艺术能陶冶人的性情,使人乐于为仁。所以,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诗》可以兴发情志,鼓舞意趣。要成为一个仁人君子,首先应当从学诗开始,立足于人伦规范,最后达到人际间音乐般的和谐。孔子实践诗教和乐教,在讲学中以情感体会《诗》义,以弦歌弹唱《诗》义,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激发情志、增进情谊、塑造仁心,并使得他们没有枯燥勉强之感。他在教《诗》时,弟子们用古琴奏出优美的轻音乐,师徒们进入佳境,在心灵深处产生和谐共振。

诗乐熏陶法主要体现了德育为先、均衡发展、寓教于乐与民主施教的原则。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明确道出了道、德、仁、乐的关系。诗、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开启“仁”心,自觉兴礼。所以,具有审美意蕴的“以美启真,以美孕善”的诗乐熏陶法体现了德育为先、均衡发展、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

(2)“熏陶”二字很好地道出了教育目的的达成是靠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和受教者的自觉改变,而不是靠勉强式的道德说教,因此体现了民主施教的原则。

(四)友贤成德

“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论语·季氏》)。作为三乐之一,聚交贤德之士有助于自己德性的提升。“益者三友”(《论语·季氏》)。孔子进行德育教化时,注意指导学生交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以友为镜来观照己之言行,习友之“善”,弃友之“恶”,完善修养、增进学问,达到“以友辅仁”(《论语·顔渊》)的目的。“友所以辅仁,故尽其心而告之,善其说以道之。”[11]故《论语》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为开篇,这就不难理解了。“同门曰朋”,朋友自远方来,旨在督促劝勉,切磋学问,砥砺德性。

友贤成德主要体现了德育为先、寓教于乐、民主施教、豫时孙摩和学以致用的原则。

(1)友贤成德法是通过良朋益友之间平等交往,以友为镜,通过日常人伦关系的践履,实现德性的砥砺与提升。所以,它体现了德育为先、民主施教、豫时孙摩的教育原则。

(2)一般传统的教育形式具有特定时空、特定教育素材等的局限性,相对于此,朋友之间的社会交往生动活泼,令学生喜闻乐见,充满无限教育意义,因而友贤成德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法。

(五)学思习行

“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中的“习”本意为反复练习,故这简短的四个字其实蕴含着孔子施教对学、习、行的强调。学是基础,思是关键,习是重点,行是根本,四者必须结合起来。首先,“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无法举一反三和开出新知。思而不学,则如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终无所获。其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因此学要勤于温习。“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学过的东西,一定要复习,才能把所学的知识掌握牢。“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不断地去温习旧的知识,才会有新的体会和发现。最后,根据学以致用的教育实践原则,孔子重视躬行实践,主张慎言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行”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依归和指向,是德育的终极目标。

学思习行主要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此点显然,故不再展开论证。

(六)教学相长

孔子注重向学生学习。他表示子贡、子夏对其有帮助和促进作用,而对颜回“无所不说”的态度持批评态度,认为“非助予者也”(《论语·为政》)。对师而言,教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教学互促共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孔子倡导师生应该相互讨论,彼此问难,平等切磋,在知、情、志、意等方面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互动,形成认知的共振、情感的共鸣,师生思想相互激荡与启发,从而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学相长主要体现了民主施教与“摩”的原则。

(1)教学相长显然是以民主施教为前提的。正因为,孔子打破了教育单向的授受模式,突破了师者是权威的传统观念,坚持在教学上与学生平等沟通,相互讨论,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2)“摩”即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所以,教学相长具有“摩”的典型特征,是“摩”教育原则的很好体现于运用。

(七)游历教学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生活中见真知。孔子在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途中,将所见所闻有选择性地作为教育素材,灵活性和有针对性地及时向弟子施教。孔子是游历教学法的首创者。“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论语·先进》);去宋途中,“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陈蔡被困,仍诵讲歌弦不衰。 综观而言,孔子所采用的游历教学法主要有“访学法、游山玩水、参观古迹、考察政绩、随机施教”[12]等方法。在游历教学中,孔子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灵活机敏,真知灼见,小中见大,于平凡的日常琐事中洞见与剖析出意味深长的哲理见地。游历教学法通常伴随着对上述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游历教学法主要体现了寓教于乐、豫时孙摩和学以致用的原则。

(1)游历教学法采用适时的、活生生的教学素材,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教学方法,采用访学、游山玩水、参观古迹、考察政绩等各种充满生趣的形式,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现实生活获取真知。因此,该方法体现了寓教于乐、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2)游历教学法是一种随机的、及时的施教法,不受具体时间、空间、形式等的限制。例如,在游山玩水的野外,在遍访各国的旅途中,孔子以路途所见所闻为教育材料,通过师生的即兴发言和讨论,随时向学生施教,充分体现了豫时孙摩中“时”和“摩”的教学原则。

人本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抛弃《论语》中人本思想的时代局限性不论,可以结合时代的需要与现代教育精神而赋予其新鲜的思想内涵与积极的价值追求,这是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之精华的客观需要,也是对当今教育进行反思并补苴罅隙的必要。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10.

[2] 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49.

[3] 岳伟.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9-84.

[4] 余家菊.孔子教育学说[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1.

[5] (宋)朱熹.四书集著[M].长沙:岳麓书社,1987:6.

[6] 李同吉,吴燕霞.论基于努力的教育及其智力观基础[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19-23.

[7]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252.

[8]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6,57.

[9] 于永昌,杨槐.孔子柏拉图教育思想合璧[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524,502-506.

[10] (美)杜维明.道、学、政:儒家知识分子[M].钱文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3.

[11] (宋)朱熹.朱子四书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45.

[12] 王毓珣.孔子教学方法及特色探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30-35.

责任编辑:王飞霞

2016-12-09

李诗和(1974-),男,湖北监利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徐玖平(1962-),男,重庆人,长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业伦理与传统文化。

G40-055

A

1004-941(2017)02-0175-08

猜你喜欢
论语原理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