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技术在我国传统媒体中的应用现状

2017-04-25 07:40王朝阳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7年0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用户

王朝阳 麦 圈

彭兰在对 “新媒体”概念的演变过程、新媒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特征,以及该概念使用的不同情境及具体指向三个层面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新媒体”的概念。她认为,“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①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3期,第125页。这一新媒体概念突出了媒介形态和平台的特征,即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及交互是现阶段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在现阶段,新媒体最具代表的媒介技术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针对以上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一直存在于传媒发展过程中。本文以无人机技术作为研究重点,探索该项技术在我国传统媒体中的应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媒体中所应用的无人机,全称为无人驾驶飞机,英文全称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缩写为 “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而通常所提及的无人机技术则是指无人机航拍摄影技术。

一 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政策支持和规划设计

我国传统媒体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多个层面的政策支持和规划设计有关,其中就包括党和国家层面的、地方政府层面的及传统媒体本身的规划。媒介融合一直是传统媒体在新时期谋求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也是党和国家针对传统媒体在新媒介环境中相对被动的局面,给出的最为重要的政策上的支持和发展规划,如 “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等一直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统媒体在新时期所提出的发展方向。

党和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利好环境,而在传统媒体媒介融合的发展道路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推动这一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国家 “十三五”规划中已经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加以支持以推动其发展。这些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十三五”规划虽然没有针对传统媒体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产业的支持,以及推动虚拟现实、互动影视方面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却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契机。

2016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针对广播电台、电视台分别发布了 《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对电视及广播电台等传统数字媒体的融媒体建设平台技术进行了规划和整理。白皮书强调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媒体技术对于融合媒体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为传统广电媒体明确指明了融合的路径和方法。白皮书认为,打通 “三网”(生产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流程再造,资源聚合再造,跨越合作都能为传统广电媒体找到发展契机。

除了党和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外,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特征和发展现状,围绕媒介融合这一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合本地传统媒体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支持和规范。这些政策主要集中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在传统媒体中的应用及发展、VR技术发展及产业链完善等。

首先,各地政府及相关媒体管理部门意识到云计算和大数据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兴技术,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传统媒体开发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如北京市、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天津市及湖北省等都出台了相应政策,如北京市新闻出版总局发布的 《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 《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这些指导性意见强调,在科技的支撑下,推动传统媒体全媒体化发展,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以融合创新,最终通过传统媒体终端、互联网终端及移动端进行有效信息传播。

其次,对于目前在传媒领域应用非常热门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及对整个传媒产业链的发展,各地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也纷纷给出助其快速发展的政策,如VR技术应用的软环境建设。2016年2月,江西省南昌市开始布局“虚拟现实”产业基地。同年,福建省开始打造全国首家VR基地。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 《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指出,在虚拟产业发展规划中,要引进与培育并重,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

为响应中央关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新媒介技术融合发展的要求,各级媒体单位纷纷提出具体的融媒发展举措,有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中央级媒体单位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率先提出融媒体发展方案。2016年8月,中央电视台在 《中央电视台 “十三五”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中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央电视台科技发展将以媒体融合为指引,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旗舰和构建世界一流媒体为目标,持续提升传播能力和核心竞争力。2016年,《人民日报》推出全媒体平台 “中央厨房”,从 “融合态”的业务场景出发,构建了一套包括软件和硬件的技术体系,如无人机、VR设备等,为全媒体平台的业务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各级地方媒体也积极响应 “十三五”规划,在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一些省级新闻媒体借助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设立新媒体产业基金,推进新媒体技术在传统媒体的应用。地市级地方媒体针对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非常具体的举措,如制定全媒体战略、引进技术型人才及着力进行全媒体报道等。

二 无人机技术在我国传统媒体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新媒体技术在国外的媒体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2013年,美国甘内特 (Gannett)集团旗下的 《得梅因纪事报》就推出了VR新闻 《丰收的变化》。随后,美国的 《纽约时报》、英国的BBC、美国的ABC News及美联社等也试点了 “VR+新闻”的模式,推出了360度全景视频平台。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开始应用于各种媒体中,包括传统媒体。它们不仅给受众带来了不曾有过的感官体验,更吸引受众主动地参与到传播过程,从而告别了被动的信息接收过程。其中,无人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全景影像获取设备,在满足极端视角的图像输入上有独到之处,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传统媒体中,并和其他新媒体技术一起,为传统媒体的融媒体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无人机以低廉的新闻采集成本、克服恶劣现场环境的强大能力,有效地克服了人类自身的局限性,正在成为新闻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新工具。无人机能非常轻松地以高空航拍的视角呈现巨大的信息量,直观、真实地再现新闻现场,又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录制与传输的流程,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即时获取信息的欲望,尤其在报道灾难新闻和突发新闻的报道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传统媒体的无人机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如天津港爆炸事件、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等;二是直播类新闻或媒体产品,如武汉沌阳高架桥爆破直播、湖南卫视 “爸爸去哪儿”系列、体育赛事直播等;三是纪实性新闻报道或纪实性媒体产品,如人民网 “启航:新棋局·瞰长江”系列、“援藏:科技改变西藏”及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等。

(一)极现现场的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

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人的延伸”,而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使人的视角和高度得以延伸。极现现场即最大限度地展现现场信息。无人机的拍摄高度优势,可以延伸记者的视角和报道边界,到达环境恶劣的灾难现场,尽可能地还原新闻现场。

新华社是国内较早应用无人机的国内传媒机构。2015年6月15日,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成立,在 “无人机+时代”的行业背景下,率先试水“无人机+新闻”,创新新闻报道模式,为新闻报道提供实时、精准、权威的图片、视频和媒体资讯。2015年8月16日,新京报记者在 “天津港爆炸事件”的系列报道中,借助无人机呈现了惊心动魄的爆炸现场。图1呈现的是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地面留下的巨型黑洞和焚毁严重的房屋,近6个足球场大的停车场停满的数千辆新车在烧毁后依旧排列整齐。此外,央视新闻频道、《人民日报》、财新网等多家媒体皆采用了无人机航拍等新媒体技术,快速、直观地呈现了事故现场爆炸后的情况,读者能够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里了解灾情的整体情况。这方面的案例还包括 《南方都市报》及《深圳读本》利用无人机进行的东方之星沉船、天津港爆炸、深圳山体滑坡等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无人机参与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可以回传图片,也可以回传整个拍摄视频,为全面诠释新闻事件提供了足够的现场素材。

图1 天津港无人机拍摄的照片

(二)实时在线的直播类新闻或媒体产品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拍摄的图像和视频数据可以实时回传至计算机终端或者移动终端,这种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得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无人机对于软新闻、综艺类节目、体育类节目等进行直播,通过提供独特的信息视角,增加了新闻产品或媒体产品的可看性,同时可以结合其他信息传播方式,多视角、全方位地呈现实时在线的内容。

2013年5月18日晚10时,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首次运用全媒体手段直播武汉沌阳高架桥爆破。该次报道首次启用两架无人机参与直播,结合图文、音视频、动漫、两微一端、社区、网络专题等全媒体手段,对武汉沌阳高架桥爆破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全时段直播。另外,《羊城晚报》利用无人机对港珠澳大桥建设、2016年春运期间广州火车站汹涌人潮等重大新闻进行现场报道。《郑州晚报》则使用无人机全程全景实况直播 “2016黄河小浪底观瀑节”,使许多无法身处现场的市民通过 《郑州晚报》官方微信、网易、水滴、腾讯等客户端在线观看这一盛况。

除应用于直播类新闻节目外,无人机还可以应用于广播电视媒体的综艺类节目、体育直播类节目的制作中,对于现场感及播出气氛的调适均有积极作用。

借助无人机进行体育比赛直播已经渐渐成为趋势,如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滑板和高台速降比赛,2015年3月美国电视台Fox Sports直播的摩托车障碍赛,都使用了无人机。无人机在体育直播中的应用,使得比赛本身更具观赏性,还可以做到很多传统高架和直升机拍摄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可以在体育场上空进行航拍,而且可以去体育场的任何角落。体育直播中的无人机有着高空全景视野,不仅为观众提供了精彩的体育比赛画面,也为体育比赛中的运动员提供了大数据记录,比如运动员在整个球队中如何跑位、如何进行时机的把握等相关数据,为提升球队整体配合水平提供大数据支持。

图2 无人机直播橄榄球比赛

(三)精雕细琢的纪实性新闻报道或纪实性媒体产品

目前的民用无人机硬件价格并不是很高,重量适当便于携带,操控方便且稳定,也有足够的续航能力记录多个长镜头画面。这种特征使得该项技术能够运用于所需视角和长镜头较多的纪实性新闻报道或媒体产品。在新闻报道中,这种新型的报道方式可以和其他新闻报道形式进行很好的视觉信息补充,呈现出不一样的美和真实。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片是国内近几年质量较高的纪实性媒体产品。在《舌尖上的中国2》拍摄过程中,剧组专门邀请了无人机专业团队进行航拍。已 《心传》这一集为例,在拍摄挂面制作环节中,陈磊导演需要一个长镜头来表现:

近距离跟拍窑洞挂面的主人公,慢慢远离,主人公举面上架;

镜头继续远离,越过树梢,显露出整个院落和劳作的家人;

随后镜头越来越远,越来越高,整个村子也显露出来;

最后,越来越小,慢慢地隐没在山野里……

导演需要的这个长镜头非常适合用无人机拍摄,也非常具有说服力。该节目的总导演陈晓卿对镜头的要求特别高,每个镜头的平均时长只有2秒,而上述的挂面镜头,却用了整整30秒。①温文宇/PRphoto小飞侠航拍: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幕后故事-那个神奇的航拍长镜头》, http://107cine.com/stream/49868/。

无人机以航拍的方式能够展现独特的拍摄视角和整体环境,为观众带来更加直观立体的感受。《广州日报》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呈现广州,以 “360度全景小星球”的方式呈现广州之美。每一张 “小星球”都是由十几张无人机航拍图片经过全景软件后期处理而成的,反映了广州的商业繁华、历史文化以及山水风光,如图3所示。

作为信息的采集工具,无人机极大地扩展了新闻记者所能触及的边界。它作为人的感官延伸,能到达记者不能涉足的地方,探测某些人类感官不能及的领域。“无人机+新闻”模式的运用,能够充分利用无人机在航拍、图像传输等方面的优势,为新闻报道提供优质的内容。

虽然无人机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我国传统媒体,但从目前来说,媒体在应用无人机辅助新闻报道时仍存在着使用安全、技术障碍和政策风险等问题。

第一,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无人机的使用无疑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一旦操作不当,便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相关的人或物造成伤害。②宫承波:《无人机新闻面临的问题》,《新闻论坛》2017年第3期,第1页。据国内民用无人机品牌大疆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大疆售后部门的统计,85%以上的无人机事故是由用户误操作引起的。常见的事故类型有三种:一是超视距飞行时发生侧边或后边撞击;二是由于用户在启用姿态模式后操作不稳而导致撞击;三是用户对功能理解有偏差,导致返航撞击或者其他事故。传统媒体使用的无人机基本上都是常规的民用无人机,并未经过特殊改装,对于驾驶员也无特殊的要求,但依然会出现操作上的失误。如美国TGI Fridays的一架无人机因坠毁,导致 《布鲁克林日报》摄影师乔金·本弗诺托鼻梁和下巴被割伤。

图3 无人机拍摄的CBD全景 (《广州日报》记者苏俊杰摄)

第二,现有的无人机续航时间短,由于技术瓶颈,目前无人机一次持续飞行拍摄为30分钟左右。而电池供电不足、导航偏位、系统瘫痪等原因,又可能引起摔机事件。目前所见无人机事故中,一部分是因为驾驶员操作不当,一部分是因为无人机遥控器失窃,还有一部分是无人机本身存在的技术障碍。另外,目前的无人机稳定性差,抗风能力低,这个弱项也与其动力不足很有关系,在比较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人们难以利用无人机进行相关作业。其实,早在2014年7月中旬,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的超长航时无人机遥感系统研制成功,它使翼展3.4米、机长2.3米,飞行高度5000米的无人机的续航时长达到30小时。如果能够加强民用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新闻直播中就不会出现 “准备完,电用完”的情况。

第三,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民用无人机使用的法律规范,因此在新闻采访中使用民用无人机存在一定的政策法律风险。①崔晓:《无人机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原则及规范》,《青年记者》2015年第9期下,第45页。2009~2013年,我国民航局先后颁发了多个管理文件,如2009年6月颁发的 《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及 《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2012年1月颁发的 《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以及2013年5月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虽然以上文件已经涉及无人机飞行及无人机驾驶员,但这些都是临时性、指导性的规定,并未形成完整的针对民用无人机的规章及管理体系。据民航AOPA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仅为15545个,整体呈现出数量少且分散的特点。②《2017 上半年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报告》, http://www.aopa.org.cn/news/show -17530.html。国内媒体正在努力缓解传媒中专业无人机驾驶员短缺的问题。2017年9月13日,新华网无人机 “飞手社区”平台成立。新华网与50余家飞手社区联合,开发了上下游融合的无人机产业链,而且还开辟了官方媒体和飞手个人共赢的渠道。新华网的这一尝试,不仅可以带动无人机产业链的发展,更为传统媒体解决了无人机驾驶员短缺的问题,也可规范行业内无人机驾驶员的行为。

三 总结和展望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迎来了 “+互联网”的时代,这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新媒介技术造就的新的传媒生态环境,要求我们用 “互联网+”的思维去做 “+互联网”的思考,这样才能不被移动化、社交化及本地化的洪流所淹没。“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技术去对接甚至取代传统的或者现有的一些生活或者商业模式,借机重塑某些传统行业。“+互联网”则更多的是从传统行业的角度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现有要素,是一个有序的增效过程。①童清艳:《新媒体现状及未来媒体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今传媒》2017年第3期,第8页。“+互联网”的思考是指不论目前我们的传统媒体把AI、VR、AR、无人机等技术玩出了什么花样,它毕竟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些信息技术绝不是孤立的,传统媒体,要真正实现媒体融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内容生产时就要统筹考虑,再造流程,利用 “+互联网+”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

新媒体技术在传统媒体中的应用是 “前途无量”的。但每一种新媒体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找准适合的呈现内容和方式,找准所适用的对象,对于获得高效而准确的信息是有促进作用的。对于未来无人机技术在传统媒体中的应用,“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用户的关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忽略的。

(一)用合适的方式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用户在内容选择和内容使用时,越来越注重 “用户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的获得,不仅和用户的 “心理模式”(Mental Models)有关,还和用户的 “认知结构”有关。用户的心理模式是指人们通过经验、训练和教导,对自己、他人、环境以及接触到的事物形成的模式。②〔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中信出版社,2003,第16页。当产品设计模式和用户模式相互匹配时,用户对信息设计的理解和把握就较为深入。而认知结构则是以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这一基础影响和决定了后来知识的选择和接受。只有当传统媒体对技术的特点、用户的特点、内容的特点都有一个良好把握的时候,才能找到适合用户的合理的技术表现的信息内容。在无人机技术使用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呈现的。当所需信息需要一个鸟瞰的视角或媒体人员不能亲身进入现场,而新闻信息内容又必须有现场感时,无人机就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现场感即用户体验,也符合用户的心理模式。当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和目前的VR技术一样,用户需要专门的设备,它给用户带去的并不一定是舒适,也就谈不上好的用户体验。其次,在使用无人机进行信息采集、实时回传时,对机器操作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观看体验。视角、速度、方向的稳定都是需要技术人员去合理把握的。

(二)构建用户参与的全流程战略

针对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政策支持、规划设计,以及传统媒体的实践,都充分说明融媒体战略是传统媒体面对当下媒体生态的积极回应。融媒体发展的趋势,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媒介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将流程延伸到用户,将用户自媒体、社交媒体等纳入整个产品生产流程,打造新型传统媒体的融合体。目前,媒介市场主导权已经逐渐从媒介产品生产者转移到用户端。传统媒体应从产品导向转向用户导向,应全力建设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用户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把用户作为最可信赖的 “人力资源”,把用户当成传媒的 “荣誉员工”,因为他们能协助传媒完成产品设计和服务方式的优化,构建更完善的环状信息和工作流程。传统媒体 “以用户为中心”不应该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不仅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还要满足用户参与内容生产、获得更优质服务的需求。因此,利用无人机技术所进行的内容生产,可以积极邀请用户参与。用户参与的优势有两点;其一,用户中不乏此项技术的专业人才,他们创造的内容产品质量不仅可媲美媒体从业人员,甚至其独特的用户视角,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其二,用户的积极参与带来的是他们对媒介产品的认同,他们也可以成为良好的口碑传播者,这对于产品的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三)融合教育方式,输送高素质人才

目前的传统媒体最缺乏三种人才,即高层次管理人才、能力复合型采编人员及新媒体研究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不同于高层管理人才。他们不是行政意义上的高层,而应当从其对多媒介发展未来的把握、对媒介生态及媒介技术发展的认识这个角度来认知。能力复合型采编人才则需要对传媒新技术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而新媒体研究人才则是指能将媒介发展理论和中国传媒发展现状紧密结合,进行 “实战型”研究的人员。

对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直接相关的复合型采编人才的培养,可以借助两种途径。其一,通过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如国内外的新闻传播专业院校。目前国内开设无人机相关专业或课程的学校并不多,但多所传媒院校已积极加入无人机新闻探索的行列。2014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与大疆无人机合作,启动 “影像成长扶植计划”,将无人机应用到纪录片的拍摄;同年,中国传媒大学举办 “无人机航拍技术体验”公开课;而早在两三年前,南京大学即邀请过全球顶尖的美国无人机新闻专家举办专题讲座。①刘胜男:《无人机新闻学课程的一年探索——访密苏里大学无人机新闻项目创始人Scott Pham》,《中国传媒科技》2015年第5期,第9页。其二,集聚社会力量,直接吸纳无人机驾驶专业人士加入传媒队伍。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快速补充传媒无人机驾驶技术短板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无人机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之一已经在传统媒体中崭露头角,但对其在该领域中的研究探讨才刚刚起步。信息技术和新闻传播存在学科差异,但又互为作用,能够形成很好地融合。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很好地推动了新闻传播的发展,改变了新闻传播生态,而新闻传播也在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个性化” “定制化”不再是新闻传播中内容的独有特性,而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为新闻传播所用的基本特征,让信息技术在与新闻传播的融合中带上新闻传播的标签,将为未来的新闻传播带来更大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用户
传统媒体做网络直播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
100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