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

2017-05-09 08:50韦素权
速读·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思品教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心理课程的出现,是基于现代社会人们对心理素质的重视而形成的。为了改善并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板块,通过多次渗透和实施,初中生已普遍接受心理教育。同时,思想品德课程作为新课改的改革课程之一,已逐渐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且初中老师在思想品德课中不断给学生渗透心理教育,得到了不小的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有些思想品德班级课程中心理教育渗透成都不够。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力度。

关键词:思品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渗透

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上的一大目标。老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课本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老师运用自己多年的授课经验,灵活开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心理课堂互动。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引导学生慢慢的接受主动面对心理问题。这些都可以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施成效颇大,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独生子女没有同龄人的陪伴,产生的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其中最要紧的就是心理教育问题。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种种状况,让人们对此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大量數据显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心理问题会逐渐的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中也发现,全世界约有30%的人口存在心理问题。据此情况,我国有关部门也做了一项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报告发现,我国青少年儿童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直接表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比成年人要严重的多。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

1.在备课过程中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第一要做到的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老师在备课时,必须清楚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制定合适的心理教育方式,保证难度适中,即不苛求答案,也能体现学生能力,激起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活力,慢慢渗透心理知识。此外,要根据班级整体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且依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把心理健康的思想、认知、普遍价值观念融入到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同时要保证尽最大可能既简单又清晰的表述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些基础上,思想品德老师备课时要善于运用贯通的理念,把思想品德和学生心理教育连为一个整体。精心设计课程安排和宣传方式。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必须保证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相适应的推广心理健康的教程,两者相互促进融合,摒弃不合适的理论体系,精减课程安排,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在备课时的渗透率。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一需要保证课程设计教案能够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活动说的是围绕初中生在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完整的策划总结出的主题活动。这项活动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真实体验和感受,进行沟通交流,便于提高初中生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慢慢形成完美的人格。当然这些活动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只要能达到锻炼学生心理的措施都可以实施。比如辩论赛、表演、游戏活动、纸笔游戏等。重视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是关键所在,通过案例教学,让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们明白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现实,才能了解到初中生内心深处的想法,才能有针对性的快速的解决问题。避免严重心理问题导致的人格出现问题。

3.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健康心理教育

作为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甚至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比父母还长。所以,老师扮演者初中生第二家长的位置,教会他们做人、教会他们做事、教会他们为人处世。这样来看,老师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学生的成长直接与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关。因而,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注意把心理健康知识融入进去,做到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也慢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教学评价不只是成绩评价,它还包含全面发展学生、客观发展学生、科学合理发展学生的深刻意义。保证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学任务。并及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的特长,多用肯定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赞同和喜爱。学生接收到老师对他的喜爱,就会更加注意听讲,从而保证心理健康的有效渗透。既然是渗透,就需要各种各样的的载体,可以是教学评价、也可以是备课期间、还可以是课堂渗透。这些无一例外都是以肯定的手段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以鼓励、少责骂、多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特别是进步生。作为老师,也要注意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树立阳光自信的形象。通过合适的引导和锻炼,逐渐树立进步生的自信心和能力水平,以此保证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品德。既然是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推广渗透心理健康问题,就说明这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必须保证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效率。只有保证前提,才能为心理健康推广渗透提供可能。

三、总结

如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在青少年身上的体现更为明显。这无疑增大了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且带来了诸多挑战。作为推广心理健康问题的载体思想品德的讲课老师,必须能认识到社会发展趋势,增加思想品德课程教学重点,督促学生积极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老师也要加强自身教育指导思想和课堂教学方式。通过理论、实践、探索的方式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化发展,促进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推动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安明.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89-91.

[2]于博文.浅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44-157.

[3]鲁晓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74-275.

[4]刘杨.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的渗透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15-16.

[5]陈默涵.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5(06):64.

作者简介:

韦素权(1973.7—),女,广西宜州,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品德方面。

猜你喜欢
思品教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设疑解疑
运用时事新闻 激发学习热情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高职英语课堂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实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