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筑牢基层党建 助力全面脱贫

2017-05-11 05:58索炳辉付萍萍
当代陕西 2017年4期
关键词:选派班子第一书记

◎文/索炳辉 付萍萍

宝鸡筑牢基层党建 助力全面脱贫

◎文/索炳辉 付萍萍

近年来,宝鸡市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脱贫一线的战斗堡垒与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实现“两年脱贫、三年巩固”目标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2016年全市完成脱贫5.04万户18.1万人,为省上下达任务的115%。

建强战斗堡垒促脱贫。“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只要支部坚强有力,群众脱贫就有希望。该市始终把选好班子、建强组织作为“龙头工程”来抓。一是配强镇党委班子。乡镇党委是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扎实开展乡镇换届,注重选优配强党政正职,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工作人员中选拔99名本乡本土的“老乡镇”进镇领导班子。这些干部年富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进镇班子后大多担任副镇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成为了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二是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贫困和软弱涣散往往是伴生的。按照“两力两率”的要求,以班子建设为核心,因村施策、对症下药,全市13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得到转化提升,共调整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30人,争取项目318个、资金13522万元,为群众办实事1106个,化解矛盾纠纷756件。三是提升基层干部能力。思想观念老化、发展思路不新、办法不多是多数贫困村干部的真实写照。着眼于提升村级干部致富带富的本领,建立起市上示范培训、县区重点培训、镇街全员培训工作机制,围绕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农村电商、党建业务等知识,采取“领导授课”与“现身说法”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村干部进行全覆盖轮训。2016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3期,培训贫困村干部8300人次。

宝鸡市西山建委工作人员免费向村民发放土蜂养殖蜂箱

选派“第一书记”促脱贫。一是因村选派。对班子软弱涣散、不团结的村,从组织、人事、民政等部门选派,对缺乏产业发展优势的村,从农业、林业等部门选派,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村,从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选派,对有旅游资源的村,从文化、旅游等部门选派,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市共选派“第一书记”745人,实现了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全覆盖。二是严格管理。市上出台4个管理考核方面的文件,全面推行工作日志审签、例会、汇报、培训等制度,落实“六个一”工作要求,即理清一个思路、谋划一个产业、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市委组织部先后6次暗访查岗,通报批评24人。2016年,全市745名“第一书记”共引进项目1057个、资金33476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1814个。三是保障激励。落实“第一书记”每人每天40元生活补贴,每人每年1万元工作经费,提倡休月假,开展优秀“第一书记”表彰宣传活动,加大提拔使用力度,激发内生动力,涌现出了一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陇县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培养选拔干部的意见》,对19名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提拔使用,对23名工作不力的淘汰调整,营造了聚焦脱贫攻坚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支部引领促脱贫。一是在产业链上建党组织。适应农村经济结构新情况,把支部建在产业基地、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眉县在猕猴桃、大樱桃等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上建立党组织22个,建成科技致富示范基地32个,实行“农户+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生产销售格局,在调整产业结构、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二是支部引领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一镇一品、一村一业”工程,引导每个贫困村党组织至少培育一个特色产业、一个示范基地、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脱贫模式,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产业支撑。麟游县推行“支部+互助组+农户”产业党建促脱贫模式,建立产业党组织49个,组建种植、养殖、劳务等互助组327个,带动4195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化经营。2016年,全市启动到村产业脱贫项目1981个,组织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40.1万亩,覆盖贫困村705个,带动贫困户5.5万户;发展特色养殖65.8万头(只、箱),带动贫困户3.4万户,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产业基地。三是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示范作用。结合“两学一做”,强化对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提升他们致富带富的本领,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示范户、把脱贫致富示范户培养成党员。2016年全市贫困村共发展党员172人,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3225人,结对帮扶贫困户17976户。千阳县发挥党员中的能人效应,领办科技示范园12个,发展脱贫项目58个,带动40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整合资源促脱贫。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协调职能,将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一揽子”整合,坚持“握指成拳”、集中用力、精准发力。2016年,下达中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35亿元,各县区落实扶贫资金2.34亿元,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均达到一般预算收入的2%,较去年增长20%以上。市委组织部下拨160万元党费,专门用于贫困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市县两级投资6608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80个,改扩建175个。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之间、党员干部与贫困户之间结对帮扶活动,全市共下派驻村扶贫工作队838个,参与驻村扶贫的党员干部3.4万人,实现了每个贫困村都有上级党组织、每个贫困户都有机关党员干部包抓帮扶。陈仓区实施“富村带穷村”结对帮扶活动,安排川塬13个富裕村与13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帮规划带思路、帮党建带队伍、帮项目带产业等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

夯实责任促脱贫。一是建立清单明责。突出问题导向,采取下级提、自己找、上级反馈等办法,指导县、镇两级分类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整改清单,用“三单”管理落实责任。二是暗访通报传压。市上先后6次对县区进行暗访,2次开展拉网式交叉检查,向县区下发问题清单360条。各县区也不断完善党建工作机制、督查机制,坚持每月一汇报、一暗访、一通报、一排名、一问责,确保党建任务落地生根。三是考核排名问责。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任务细化为五大类16项评价指标,对县区进行量化打分、排名。对排名靠后的2个县委书记、受省委组织部通报的8个县区委组织部长,市委严格问责约谈。同时,加大对脱贫攻坚工作中作风不实、措施不力、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的查处力度,共查处脱贫攻坚领域案件203件,其中党政纪处分163人,诫勉谈话28人,通报11人。

(责任编辑 曹惠聪)

猜你喜欢
选派班子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白云不再“空悠悠”——白云村“两委”班子的“自我激励”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建昌县:激发选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建昌县:激发选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新班子 新作为 新形象
组织志 四任班子“接力史”——干部始终“钉”在领头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