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教学“课证融通”

2017-05-20 09:53董文��
山东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证融通课证融通

董文��

摘要: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完整的体系,网络教学“课证融通”项目是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首次提出。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网络教学,国务院1999年1月转发了教育不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久组成中国教育科研网。1994年开始酝酿实行远程教育。目前,经教育部批准进行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68个。全国各地建成学习中心2000多个,在册学生高达200多万人,教育范围涵盖各个层次,上百个专业。但是目前没有高校构建网络教学“课证融通”。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投入大量资金,以高校教育质量为保障,建立网络教学“课证融通”的平台。

关键词:“课证融通”网络教学

1. “课证融通”

“课证融通”即将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体系,将专业教学要求与行业企业岗位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进行有效衔接,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的高度融合,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考试合格后即可申请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1.1 通过课证融通,学校和企业双赢,学生将收获“双证”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相比较普通高校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特点,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担负着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同时国家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职业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要求高校教育尽快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技能的理念。如既体现高校理论教育的作用,又达到企业所需要人才的目标;既满足学生学习知识,体验大学社会的需求,又能获得今后工作需要的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

1.2 通过课证融通,高校教育质量有保证,学生职业技能上水平

企业要求高校毕业生,学生也希望毕业后一到工作岗位就能尽快上手;高校教育区别于企业培训的地方在于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那么职业资格证则体现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只有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才能使得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技能水平两者兼顾。实现课证融通,需要明确必须要以职业资格证的内容标准选择教学内容,教师授课要向“证”上靠。

2. 构建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平台作用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平台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自主学习职业技能考证系统。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虚拟课堂,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异地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人机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互动,学生通过网络教学课堂学习,考试合格后即可申请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兼顾教与学,它既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内容,也为教师提供监控学习过程的技术。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网络综合教学“课证融通”平台为高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一定意义上说,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对于高校教学来说是一场革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在高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校园网络教学方面发展较为缓慢,未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大力开展网络教学“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注重发展高校网络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应用的体现。

3.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平台设计

“课证融通”网络教学平台基于现代学习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分为“课证融通”信息资料平台和“课证融通”技能实际操作学习平台,其构成如下。

3.1 “课证融通”资料平台

资源平台根据职业技能教育内容储存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大量的文字材料,圖片资料,流媒体音视频资料。

3.2 “课证融通”技能实际操作学习平台

1) 身份认证模块:根据用户身份授予相应权限,根据“课证融通”学习要求,可访问相关的资源,确保网络流量负载均衡。

2) 学习跟踪模块:记录登录“课证融通”学习平台的学生学习时间,点播内容与使用设备的情况,方便教师监督。

3) 在线测试模块:为“课证融通”设有各类课程测试题目,便于学生随时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4) 学科论坛:师生运用论坛讨论区进行交流,教师通过论坛进行答疑,满足“课证融通”网络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5) 博客:主要以教师为主,便于教师进一步阐发学术的前沿知识和观点,补充课外内容。

6) 后台管理模块:通过后台管理模块,包括用户身份管理,资源管理,测试功能管理,采集信息管理等等。

4. 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平台的优势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网络教学“课证融通”平台整合了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教师大量重复性劳动,同时也为学生职业技能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使得“课证融通”技能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职业技能进行学习,并且通过努力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课证融通”网络教学平台信息技术量大,形式灵活,交互性强,为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达到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创造了理想环境。

5. 结论

“课证融通”作为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思路,可以充分体现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两个证书的互相促进,同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仅能,即在大的方向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又适应三本独立院校逐步转型的需求。是长期困扰三本高校教育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之一,对三本独立院校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性及可操作性的方向意义。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的“课证融通”网络课程,强调课程与行业,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完全对接,对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强化了岗位职业技能能力培养,也是三本独立院校转型的必备因素。

[参考文献]

[1] 彭 元.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6-49.

[2] 刘五云. 高职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20-157.

[3] 姚庆文,丁 辉.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1,(12):84-85.

[4] 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J ] . 职 教 论 坛 ,2 0 1 1 ,( 1 4 ) : 1 6 - 1 8 .

[5] 陈倩媚.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下课程设计改革探讨与实践[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49-51.

[6] 李幸平,陆志强,陈海涛. 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探讨[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 2 ) : 6 7 -6 9 .

注:高校网络教学“课证融通”——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为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2016年校级教研课题2016J33教研课题。项目编号2016J33

猜你喜欢
课证融通课证融通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基于课证融通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探讨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中职助产专业“一专两岗、课证一体”课程体系初探
“课证结合”的实践教学初探——以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