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索塔结形剪刀撑安装关键技术

2017-05-24 14:44李兆祥
湖南交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顺桥塔柱横桥

李兆祥, 崔 海

(1.中交二公局 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56; 2.中铁大桥(南京)桥隧诊治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62)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索塔结形剪刀撑安装关键技术

李兆祥1, 崔 海2

(1.中交二公局 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56; 2.中铁大桥(南京)桥隧诊治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62)

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项目中跨径最大的通航孔桥,其桥型壮美,尤其“中国结”造型剪刀撑在国内外首次采用,更是具有民族特色。但是其安装精度要求高、受力复杂,总体重量非常大,成为了塔柱施工的一大难点。项目中采用D1100塔吊配合安装于横梁上的支撑支架、定位支架顺利实现预埋构件的安装;采用塔顶安装大吨位走形吊机的方式完成了约250 t构件的吊装。吊装重量、安装精度均达到领先水平,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斜拉桥; 桥塔; 中国结; 剪刀撑; 施工技术

1 桥梁概述

港珠澳大桥是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连接香港、广东、澳门的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跨海通道。项目是“桥、隧、岛”一体化多专业综合集群工程。主体工程桥梁长度达22.9 km,主要包括3座通航孔桥和其它非通航口桥。

青州航道桥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3个通航孔桥之一,全长1150 m。该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10 m+236 m+458 m+236 m+110 m,桥型布置如图1所示。斜拉索采用双索面扇形布置,桥塔采用H型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构件。下部结构采用现浇承台及墩身,大直径钢管复合群桩基础。

图1 青州航道桥桥型布置图(单位: m)

2 桥塔设计

2.1 结构特点

索塔塔身采用C50混凝土,为H形框架塔。索塔总高163 m,其中上塔柱高56.35 m,中塔柱高66.65 m,下塔柱高40 m。

塔柱采用空心单箱单室断面。下塔柱为变截面,截面尺寸由10.0 m(顺桥向)×7.0 m(横桥向)线性变化至7.0 m(顺桥向)×4.8 m(横桥向),顺桥向壁厚1.3 m,横桥向壁厚1.1 m。中、上塔柱为等截面,截面尺寸为7.0 m(顺桥向)×4.8 m(横桥向)。剪刀撑位置塔柱壁厚加厚,中塔柱由1.0 m增加至1.2 m;上塔柱由0.8 m增加至1.1 m。

2.2 “中国结”剪刀撑造型

青州航道桥是港珠澳大桥景观效果控制性结构。经过多重方案比选,采用“中国结”造型剪刀撑。该造型在国内外首次采用,曲线柔和,与全线景观融为一体。

“中国结”剪刀撑总高度为50 m,顶部标高为164.6 m,距离承台顶面约159 m。由于杆件倾角大,构造异形并且连接部位曲化,所以采用了钢结构。截面为箱型,由上至下共分为T1、J1、J2、J3、T2这5种节段。其中T1、T2段与塔柱连接,与混凝土塔柱为剪力键连接,伸出塔柱外部1 m。J1、J2、J3节段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T1与J1、T2与J3间采用现场焊接连接。见图2。

图2 “中国结”剪刀撑构造

3 施工难点

该剪刀撑施工难度较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重量大,结构尺寸大,对吊机吊装能力要求很高。该剪刀撑总重量达到了780 t,分5块制作安装,单个块件最重达250 t,如表1所示。构件总高度约50 m,结构尺寸大,对吊机吊装能力要求很高。同时,吊装过程中构件的精准对位、稳定控制等均难度很大。

表1 剪刀撑各部分重量表部位重量/t部位重量/tT1-122J162T1-220J2247T2-125J380T2-225

2) 制作及安装精度较高。T1、T2节段预埋精度要求高,对预埋的位置、倾角等都要求很高的精度;J1、J2、J3节段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工厂制造精度高,现场匹配安装难度大。

3) 剪刀撑顶部距离承台高约159 m,吊装高度大,施工风险高。吊装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否则后果严重。

4) 剪刀撑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温度变形存在差异、施工累积变形及精度控制难。

4 “中国结”形剪刀撑安装关键技术

4.1 T2节段安装

斜拉桥塔柱受力受斜拉索影响较大,同时受横向大风、塔柱扭曲等影响,连接节点受力复杂。因此,剪刀撑与混凝土塔柱采用“承压 — 传剪”的复合传力模式。剪刀撑预埋节点处采用连接箱包裹塔柱。在连接箱的腹板、面板均开设圆孔,塔柱的竖向及横向钢筋均穿过圆孔,形成PBL剪力键。在竖向开设混凝土浇主孔以便于混凝土的浇注、振捣和形成整体。

“中国结”的T1、T2节段为预埋构件,其安装的精确性非常重要,也是剪刀撑安装的一个重点。由于安装及定位工艺相似,现对T2进行重点介绍。

T2总长度达12.6 m,倾斜角度为5.1°。为了减轻吊装重量,保证安装精度和稳定性,降低安全风险,T2分两段加工制作、吊装,节段间焊接连接。安装步骤如图3所示。

4.2 定位及调位

4.2.1 竖直方向及纵向位置调整

竖向及纵向定位的主要思路为竖直方向定位准确,水平纵横方向可以调整并控制。因此在上一节段预埋的定位支撑型钢位置应精准,平面允许偏差为15 mm,而顶部调平钢板(20 mm厚)竖向安装精度允许偏差仅3 mm;倾斜角度与塔柱严格一致。

顺桥向调整时定位支撑作为反力支架使用,利用32 t千斤顶实现纵桥向位置调整,允许偏差为3 mm。位置调整结束后,T2底部节段与定位支撑型钢焊接牢固。

4.2.2 横桥向位置调整

横向水平支撑应保证调整阶段的整体稳定性、抵抗水平分离。横向定位支撑设置在钢管立柱顶端、焊接。钢管立柱则支撑在塔柱下横梁上。考虑加工和安装的精度偏差和顺横桥向位置调整的需要,支架两端比设计的长度各减少20 mm,支架定位布置如图4所示。

步骤1: ① 爬模施工至上一节段时,预埋定位支撑型钢;

② 从支撑横梁上搭设支撑支架,作为横向定位支架的基础

步骤2: ① 利用D1100塔吊吊装T2底节段;

② 精确调整T2底节段至设计位置,与定位支撑及横向定位 支架固结;

③ 安装劲性骨架及钢筋,模板爬升至第19节段,浇筑混凝土

步骤3: ① D1100塔吊吊装T2顶节段,精确调位后与底节段焊接;

② 安装钢筋、爬升模板至第20节段,浇筑混凝土

步骤4: 安装第21节骨架、钢筋、内侧模板系统,浇筑第21节混凝土, 完成T2相关节段混凝土施工

图3 T2安装步骤图

图4 T2横向定位支架布置图(单位: mm)

4.3 其它节段吊装

J1~J3节段的安装对塔顶吊装系统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极大的起重能力(总吊装能力不小于320 t),稳定能力,还需要横桥向移动能力,塔顶吊机布置如图5所示。

4.3.1 J3节段吊装

J1~J3节段总体上按照J3、J2、J1的安装顺序。J3节段整体长23 m,高15.5 m,采用卧式运输。为了保证栓接精度,吊装前J1~J3节段应进行试拼。试拼完成后应将J1、J3节段用型钢临时螺栓固定,J2节段安装完成后方可拆除。

塔顶4台卷扬机同步起吊,通过80 t吊钩组、φ50 mm钢丝绳及150 t卸扣与J3临时吊点连接。J3节段首先垂直起吊,距离射击高度约50 cm时,顺桥向移动至塔柱中心,然后继续向上提升至设计位置。

4.3.2 J3调位、定位

J3节段的竖向调整通过塔顶吊机实现。调整到位后,在临时支墩与支撑支架之间填塞薄钢片及聚四氟乙烯滑板。

J3的定位和调整通过固定支架与支撑支架之间设置调位系统实现。在临时固定支架上设置临时支墩,与支撑支架间设置滑板层;在支撑支架上设置反力架并放置千斤顶。通过千斤顶进行横桥向及纵桥向调整。如图6。

4.3.3 顺桥向临时约束

J3、J2安装完成后,结形撑竖向的悬臂高度达到了38 m。为了保证其稳定性、减小其在高空风荷载作用下的摆动,在J2的中部偏上位置(标高+142.65 m)设置1根限位钢管。钢管外径820 mm,壁厚10 mm。在J2与限位钢管之间设置支撑型钢(HN400)并通过链条葫芦将J2与限位钢管固定。保证施工过程中已经安装的J3、J2构件稳定,顺桥向稳定约束布置如图7所示。

图5 塔顶吊机总体布置图(单位: mm)

图6 J3定位示意图

图7 顺桥向约束布置图

5 小结

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通过塔顶吊机、塔吊以及支撑支架、限位钢管等相互结合的方式顺利地实现了“中国结”剪刀撑的安装,其安装精度高、吊装重量大,具有较高的施工水准。

总体上采用“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分节段施工方案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工期。吊装过程中通过在横梁顶部安装支撑支架、限位支架、限位钢管等措施保证了吊装过程中受力安全及稳定。其成功的吊装施工经验为大型钢结构构件的安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1] 范立础.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

[2] 项海帆、姚玲森.高等桥梁结构理论[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 严国敏.现代斜拉桥[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4] GB50917-2013,钢 — 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S] .

[5] 孟凡超,吴伟胜,刘明虎,等.港珠澳大桥桥梁耐久性设计创新[J] .预应力技术,2010(6):11-27.

[6] 徐国平,张喜刚,刘玉擎,等.混合梁斜拉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2016-08-11

李兆祥( 1972-) ,男,工程师,研究方向: 道路与桥梁工程。

1008-844X(2017)01-0122-04

U 448.27

A

猜你喜欢
顺桥塔柱横桥
少年游·辞秋迎冬
新建桥运营状态下对邻近高铁桥基础水平变形的影响分析
千米级悬索桥塔柱横撑施工技术与仿真分析
超高扬程升船机顶部机房形式及地震鞭梢效应分析*
中央索面高墩部分斜拉桥减隔震措施比较
填充混凝土对V形钢墩刚构-连续梁桥船撞桥墩的影响研究
基于ANSYS 的钢桁架桥汽车撞击分析
填充混凝土对顶推施工中的方形钢桥墩垂直度影响分析
大倾角塔柱施工过程分析控制
山村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