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人民革命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2017-05-30 10:48方文
东南亚纵横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探索社会主义

方文

摘要:老挝人民革命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自1955年3月22日建党以来,成为老挝唯一的政党和执政党。迄今为止,老挝人民革命党团结和带领老挝人民沿着老挝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走过了62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推動老挝由“陆锁国”向“陆联国”转型。老挝人民革命党始终代表老挝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利益,在长期反对殖民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和革新开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2016年1月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4月召开的老挝第八届国会第一次会议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标志着老挝人民革命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关键词:老挝人民革命党;社会主义;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 D7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7)02-0048-07

Abstract: 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armed with Marxism theory has been the only party and the ruling party in Laos since it was founded on March 22, 1955. So far, 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not only has united and led the Lao people to continue moving forward along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Laos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during the glorious history for 61 years, but also has been promoting Laos transition from “Land-locked Country” to “Land-linked Country”. 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which is always represents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all ethnic groups of Laos, has formed a series of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long-term revolutionary struggle that includes against colonial rule and aggression of the imperialism and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and opening. A series of results at the two meeting, which are 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s Tenth National Congress held in January 2016 and the Eighth Congress held in April, mark the new exploration on socialism.

Key Words: The Lao Peoples Revolutionary Party; Socialism; New Exploration

2016年1月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老挝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在十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了以本扬·沃拉吉为总书记的新一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领导集体;2016年4月召开的老挝第八届国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本扬·沃拉吉为新一任国家主席、通伦·西苏里为新一任政府总理。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十大和老挝第八届国会第一次会议分别审议和通过了2016~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2016~2025年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2030年发展愿景报告等对老挝发展具有方向性意义的重要文件。会议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表明了老挝人民革命党对老挝未来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和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一、老挝人民革命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的政党和执政党,其前身为印度支那共产党老挝地区支部。20世纪初,成为印度支那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越南热血青年阮爱国十分重视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他于1911年走出印度支那,寻找民族解放的道路。此后,阮爱国便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了印度支那。在列宁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进一步影响下,1924年年底,已是共产国际东方部成员的阮爱国来到中国香港,参与发动东南亚各国革命运动,并推动于1929年6月成立了印度支那共产党,随后,印度支那共产主义联盟成立。1932年,老挝各个党支部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组织。1951 年2月,印度支那共产党召开会议,决定越南、老挝、柬埔寨3国分别建立自己的党,各自领导本国革命。

面对新形势下革命的呼声,根据印度支那共产党二大决议,老挝共产党人为进一步巩固自身力量和筹备建立属于自己的政党不断努力,开展了相关准备活动,制订了独立的政治纲领和党章。到1955年,老挝人民革命也取得了重大胜利。老挝共产党于1955年3月22日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党成立, 确定党的名称为老挝人民党。大会通过了凯山·丰威汉宣读的《关于当前党的基本政策和行动纲领》《章程》和《一大政治报告》,强调指出:“老挝人民党是在以农业人口为主的落后国家成立的党,是坚持马列主义的党,是继承印支共产党事业的党,是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坚决维护全国各民族和各阶层人民权益的党;老挝人民党坚持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作为行动指南;老挝人民党面对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法国殖民主义及其走狗;党的总任务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开展斗争,实现解放,建立和平、独立、民主、统一和繁荣的老挝。”①

为满足新形势需要,推动抗美救国斗争取得新的决定性胜利,1972年2月3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在华潘省召开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第二次全国党代会上,老挝人民党更名为老挝人民革命党。二大通过了老挝人民革命党政治纲领,制定了党建工作的任务、原则和方向,以不断提高党的能力和战斗力。纲领指出:目前,最具决定性的基本任务是全面建设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稳固坚强的党;不断加强党的工人阶级性和先进性,使党有战斗力,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抗美救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为进入社会主义准备条件。关于党建原则,二大强调要以马列主义、真正的爱国主义以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这标志着老挝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75年10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召开了抗美救国斗争取得胜利后的第一次中央全会,即二届三中全会,庄重宣布“老挝已经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并开始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②。会议再次强调,老挝当前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即消除买办资本家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改造个体经济,建立和发展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将以农业合作社的形式,逐步将分散的、落后的小农业转为社会主义大生产。

经过若干年的艰苦斗争,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的老挝革命取得完全的胜利,于1975年12月建立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成为执政党,使帝国主义对老挝持续近百年的侵略和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君主制被废除,开启了老挝全面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并逐步将老挝建设成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的国家,不断迈向社会主义。从此,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老挝人民走上了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新征程,老挝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挝人民革命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也不断得到深化。老挝人民革命党在领导老挝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老挝基本国情相结合,创立了凯山·丰威汉思想,实现了马列主义老挝化。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61年来,老挝人民革命党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放松,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拥有252879名党员。在新一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老挝新一届政府和各族人民正在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老挝人民革命党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动摇

从老挝人民革命党的二大为老挝进入社会主义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①,到二届三中全会宣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②,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的老挝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主要表现是不顾本国国情,照搬苏联模式,着重变革生产关系,忽视社会建设与发展,致使生产力水平下降,生产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老挝的经济社会陷入困境。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群众生活极度困难的现实,令老挝人民革命党开始对自己推行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深刻反思,对本国国情也进行再认识。老挝人民革命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来不回避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1979年11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二届七中全会召开,凯山·丰威汉同志向全党强调:“我们要重新认识一些问题,了解经济发展规律,根据老挝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规律,必须考虑目前老挝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水平。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发展,否则将适得其反”③。

1982年4月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三大和1984年8月召开的三届六中全会都对老挝的国情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老挝的经济总的来讲是“自然性质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小农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漫长的极其复杂和极其艰苦的”④。老挝人民革命党经过拨乱反正,统一了思想认识,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老挝存在着5种经济社会成分,即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家私有经济、小商品生产经济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客观的、符合老挝实际的。此后,1986年11月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大、1989 年1 月召开的四届七中全会都对社会主义本质和老挝国情进行再认识,重新评估了老挝所处的历史阶段,制定了革新开放的重大方针,重新调整国家发展道路由“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转向继续建设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为逐步向社会主义迈进创造各种条件。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对老挝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陷入混沌之中,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社会主义走向何方产生了怀疑,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迷茫和失望,作为执政党,老挝人民革命党面对新的考验和挑战,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发生的失误再一次进行了回顾与反思。1989年10月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届八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马列主义、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以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六项基本原则,总结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与教训,标志着老挝人民革命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使社会主义在老挝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豐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从老挝人民革命党成长、成熟的历程来看,老挝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老挝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应对全球化的积极作为;从意识形态作用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老挝渡过难关的重要支撑。老挝实行革新开放政策、确立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来,在马列主义和凯山·丰威汉思想指导下,老挝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

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年均7.4%的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DP由2000~2001年的319美元增至2013~2014年的1671美元,2014~2015年实现1970美元。2011年,世界银行将老挝由低收入国家行列列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二是经济结构向工业化、现代化方向转变,农林业占比由1999~2000年的46.2%下降至2014~2015年的23.7%;工业占比由1999~2000年的17.9%增加至2014~2015年的29.1%,服务业占比由1999~2000年的35.9%增加至2014~2015年的47.2%。三是劳动力结构实现积极转变,农业劳动人口占比由2005年的78.5%下降至2015年的65.3%;工业劳动人口占比由2005年的4.8%增加至2015年的11.5%;服务业劳动人口占比由2005年的16.7%增加至2015年的23.4%。四是老挝力争摆脱最不发达国家状态(LDCs)的相关准备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根据2015年国际评估,老挝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1232美元,相当于标准的99%(标准为1242美元),人类财富指数(HAI)为60.8,相当于标准的92%(标准为高于66),经济脆弱性指数(EVI)为36.2,相当于标准的88%(标准为低于32)。五是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多项成就,教育体系得到巩固并不断完善,以人力资源发展为中心,实现全国普及小学教育,提高了国民卫生服务和文化服务水平,完善了立法机构,保护了环境可持续发展。六是与国际地区经济的接轨日益深入,老挝于2013年年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5年年年底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主办多次重要国际会议,推动老挝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十大是在老挝社会主义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可以肯定的是,新一届党和政府领导人将会遵循十大决议和经济社会发展“八五”计划、2016~2025年阶段发展战略和2030年发展愿景,把握老挝未来发展方向。2015年是老挝人民革命党建党60周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40周年和凯山·丰威汉同志诞辰95周年的大事年;2015年年底,老挝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升空、中老铁路开工建设,在一系列重大政治活动和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启动后,又胜利召开第八届国会第一次会议。这两次重要的会议将会成为老挝人民革命党强劲发展的新标志,成为推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的主题是:“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全民大团结,坚持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①。这一鲜明的主题表明,老挝人民革命党将会一如既往地团结和带领老挝各族人民沿着先辈们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人民幸福而继续奋斗。朱马里·赛雅颂在十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巨大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和凯山·丰威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捍卫了社会主义制度”②。老挝人民革命党提出全面革新路线30年来,在经济方面呈现连续且稳步发展的趋势,国家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人均收入达到1790美元,是1985年的16倍,全国贫困率降至6.59%,能用上国家电网的比例达到89%。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老挝党和政府一向重视发展文化事业,推动人力资源、教育、卫生等民生发展。老挝人民革命党还积极落实全面的国防安全路线,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安全、稳定,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提供便利及造福人民。

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十大通过的经济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2016~2025年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2030年发展愿景,都体现了对全面革新路线的坚持和完善,描绘了老挝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为谁发展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了科学谋划,深刻说明了老挝人民革命党始终坚持老挝各族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以继续向社会主义新目标迈进。在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和第八届国会第一次会议上老挝党和政府都把继续建设和巩固思想政治阵地,继续坚持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作为今后两大战略任务,集中研究和提出力争到2020年老挝摆脱最不发达国家状态的目标,力争实现老挝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7.5%以上;按照每个地方的发展条件调整经济结构,着重开展扶贫解困工作;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科技、文化、民生和人力资源,推动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有效落实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外交流。在第八届国会第一次会议上,新任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再次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优良传统,全面落实八五计划、10年阶段发展战略和2030年发展愿景,坚持人民民主制度,为建设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和幸福的国家而奋斗”③。可见,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坚强领导下,老挝将按照既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足于本国国情,致力于发展老挝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展老中党际和国家关系

根据老挝人民革命党制定的外交路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发展同其他党和国家的友好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老中两党都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老中两国都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两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两国人民交往不断,老挝人民革命党与中国同样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如前文所述,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 作为共产国际东方部成员的阮爱国就来到中国南方,参与发动东南亚各国革命运动并推动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30年代中期,印度支那共产党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明确老挝人民革命党的反帝反封建任务,建立印度支那民主统一战线。在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的反帝反殖民统治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始终给予老挝人民大量的物资帮助,做出了巨大牺牲。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让老挝领导人集中精力领导人民开展抗美救国斗争,中国无偿援助老挝在中国广西南宁建设了一所老挝“中央干部子弟学校”即“六七”学校,教育培养老挝干部子弟1000多人,如今其中的大多数已成为老挝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不少人还担任要职。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中国应邀支援老挝进行抗美斗争。在老挝乌多姆赛孟赛、纳莫等地建有中国烈士陵园,永久纪念为争取老挝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国烈士。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更是从未间断过对老挝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帮助。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兴业深受老挝党和政府的欢迎,老挝各族人民从中受益。目前中国已成为老挝的最大外资来源国,截至2016年6月,投资项目768个,投资额累计为68亿美元。尤其是从2011年以来,中国在老挝投资160多个项目,總投资额超过27.5亿美元。中国企业的投资涵盖多个领域,主要涉及能源、矿产、农业、电力、铁路和服务业等。正如老挝人民革命党前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里·赛雅颂所言:“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党、政府、军队一直向老挝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和援助,为老挝维护安全独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现代化持续向前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对老挝社会主义探索是一种巨大鼓舞和有益借鉴,老中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老挝视中国为生死与共、值得信赖的朋友。在国际地区形势多变的情况下,老中两党、两国、两军加强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非常必要”①。

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召开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特使宋涛前往老挝,向新当选的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本扬·沃拉吉致以祝贺,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对老挝党的新任总书记在重要时刻的有力支持;老挝第八届国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之后,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第一时间访问老挝,与老挝国家领导人就老中关心的一些重大国际议题进行了“兄弟式”的深入讨论,表达了中国政府与老挝新一届政府密切合作的真诚意愿。2016年5月3日,本扬·沃拉吉来华进行“历史性”访问,这是他第一次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身份访问中国,充分体现了老挝党和政府对老中两党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本扬·沃拉吉指出:“老中两党两国高层互信源远流长,高层友好交往有着优良传统。老挝党和国家新一届领导集体将全面继承和发展同中国党、政府和人民的传统友谊和长期稳定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中方一道,努力推动老中友好关系不断开花结果”②。习近平在同本扬·沃拉吉举行会谈时强调:“中国和老挝同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想信念相通,发展道路相近,前途命运相关,这是中老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根基。为拓展中老全面战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双方要密切高层交往,保持政治互信高水平;要深化党际交流,促进互学互鉴,加强治党治国经验交流;要对接发展战略,推动务实合作,做好‘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中国‘十三五规划和老挝‘八五规划的有效对接;要加强人文交流,发展民心相通工程;要加强安全合作,维护稳定局面;要加强协调配合,深化国际事务合作”③。本扬·沃拉吉访问中国期间还受到了中国领导人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等的亲切接见。

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南海问题涉及中国国家核心利益和正当权益。在南海问题上,老挝的立场一直十分明确,从当前世界格局和自身发展利益来看,老挝不能完全拒绝与美国的合作。众所周知,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21世纪的老挝必然成为美国争取的对象以遏制中国。中老两国有着悠久的睦邻友好传统,美国的企图将是徒劳的。尽管美国国务卿克里在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大、越南共产党十二大一结束,刚刚参加完达沃斯论坛,就马不停蹄开始老挝、越南之旅,试图在老挝2016年履行东盟轮值主席国职责时,撮合东盟国家就南海问题与美国达成“一致态度”,尽管美国不断拉拢、挑拨和离间,老挝并没有给这个域外大国“一厢情愿”的丝毫期许,而始终不渝地理解和支持中国。2016年7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出席第十一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会见了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通伦·西苏里表示老挝支持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愿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2016年7月24日,第49届东盟外长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在“南海仲裁案”背景下,老挝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做出“翻过仲裁案这一页”“支持通过双边对话协商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明确表态,毫不犹豫地拒绝东盟会议声明谈南海, 在南海问题上不干“火上浇油” 的损害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事情, 而是与中国达成了“尊重各国根据国际法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的重要共识。

2016年是老挝社会主义革新开放30年和老中两国建交55周年。1961年,老挝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经历了短暂曲折之后,1989年,老中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两党两国关系在本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走过了几十年的平稳发展时期。地缘政治决定了老挝要与中国加强交流和合作。当前,老挝致力于稳定国家政权、推动民族团结、繁荣社会经济,逐步摆脱最不发达国家状态,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这必然涉及老挝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军事等重大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获得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的支持。老中两党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交流借鉴治党理政经验,先后共同举行了四次理论研讨会,就“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发展和治理创新”等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夯实了两党对社会主义新探索的理论基础;老中两国联系与合作更加务实,两国领导人高层互访日益频繁,关系日益密切,经贸额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老中两党两国携起手来,创新思维,除了在政治、经济、文化、贸易、教育等方面开展全面交流与合作,还开展了媒体、军事、司法、反腐败、旅游、禁毒、青年交流、生态保护、打击跨国犯罪、反恐、安全执法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互利合作,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交流与合作也十分成功。目前,在老挝12个经济特区中,中国企业参与的有4个,特别是2015年以来,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老挝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老中铁路开工建设、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构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建设、老挝第一个火力发电项目——华潘煤电一体化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正式签约等涉及两党两国利益的重大事项,把牢不可摧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老中关系推向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使老中两党两国人民“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深厚友情更加紧密。老中两党同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有着同样的意识形态,理想信念相通;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老挝“坚持革新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不改向变道,捍卫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改弦更张”①,两国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显著成就都是对对方的巨大鼓舞。

老挝政府总理通伦·西苏里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谈时表示:“老中关系发展很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大型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协调。老方愿同中方进一步密切高层交往,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争取老中铁路项目年内全面施工”②。同时,通伦·西苏里指出,老挝将积极与其他东盟国家共同努力,办好东盟—中国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活动,推动东盟—中国关系发展。通伦·西苏里的表态传递了两层主要含义:一是老挝在全面落实党的十大决议和第八届国会第一次会议确立的国家经济发展目标过程中,需要与中国的深入经济合作作为助力,特别是需要与中国构建经济合作发展长效机制和无私的援助,帮助其推动实现“八五”规划、2016~2025年阶段经济发展战略、2030年发展远景规划,力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7.5%,到2020年使老挝摆脱最不发达国家状态,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二是老挝决心进一步密切与中国党、国家的关系,继承和發扬两国人民血脉相连的传统友谊。老挝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有利于自身发展。老挝一直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作为一直支持老挝经济发展的山水相连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让老挝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丰厚的经济实惠,老挝将抓住这些重大机遇。因此,老挝政府总理通伦·西苏里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态,真诚期待和欢迎中国企业的投资。

中国也重视与老挝的合作。2016年9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老挝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会议、第19届东盟—中国峰会、东盟—中国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三大会议,在新起点上密切两国高层交往的同时,必将推动中国与老挝的经济合作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推进中老铁路项目全面施工,加强产能和投资合作,在基础设施、电力、能源等领域打造示范项目。李克强在老挝访问时,与老挝国家领导人重点探讨了深入的经济合作。李克强强调:“中老深化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中方愿同老方加深利益融合,密切各领域合作,特别是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稳步推进中老铁路、经济园区、水电开发等大项目建设,发挥其对经贸合作和地区互联互通的引领作用,增进教育、旅游、地方等领域交流与合作,中方愿在发展规划、旅游开发、农业防灾等领域同老方分享经验”①。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称赞说,老挝与中国在政治上高度互信、经济上全面合作、人文上广泛交融,不仅切实造福两国人民,而且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老方愿本着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推动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因此,在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和探索中,老挝人民革命党和国家在坚持走老挝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将更加成熟,老中两党两国关系将会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中老传统友谊和两国全面战略合作将不断注入新动力。

注: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重点培育项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年鉴研究”(ccnu15z0200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革新开放以来老挝人民革命党的民族政策研究(YB2016002)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马金案)

猜你喜欢
新探索社会主义
微媒体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聚类分析方法的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新探索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国培计划”河南省幼儿园师资培训模式新探索
全民健身视阈下体育产业发展新探索
基于改革后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