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网”融合项目:服务是最好的传播介质

2017-06-08 02:01谌达军刘芳玲
中国记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挂号医患医疗

□ 文/谌达军 刘芳玲

“好医网”融合项目:服务是最好的传播介质

□ 文/谌达军 刘芳玲

“好医网”融合项目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报媒与网媒长期互动、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重建与人民群众的有效联系,通过常态化的医卫服务平台建设传播主流价值观。

传统媒体 融合发展 好医网 服务 传播

一、以满足医护服务需求建立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好医网产品建设的定位,是将社会资源的整合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聚焦医患关系,从群众的医护服务需求出发,利用自有平台和第三方社交平台的传播和互动,形成更接地气、有吸引力、更有效的垂直细分型传播互动产品,重建党媒与社会个体的有效联系,既传播思想,又解决问题。

作为湖北省首个医疗自助服务门户,好医网以网上预约挂号为切入点,拥有网站、APP、微信端等多种产品形态,涵盖“预约挂号、客户服务、医患互动、健康之家、智能导医、移动外联”等6大功能。致力于提供“好的医院+好的医生+好的医治+好的医患+好的健康管理”一站式“五好”服务,搭建便民利民公益平台,发挥“医患关系的路由器缓冲池”作用,助力推动稀缺医疗资源的全民共享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均衡化发展。

深度聚焦求医场景,主攻三大市场痛点:针对“找到了医生,但是医生竟然告诉我,我不看您的这个病,得去其他科室”的择医难,运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优势资源智能导医;针对“当我们找到心仪的医生之后,却又发现经常是一号难求”的挂号难,推出跨平台、多形式预约挂号服务;针对“当你和医生进行面诊时,可能又被寥寥几句回复给打发了”的沟通难,搭建平台进行多频度线上医患互动。以人民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不仅仅应用于理念层面,更在于切实回应用户之“最怨、最恨、最急、最盼”,建立与人民群众、与用户间的密切联系,这是好医网发展之根基所在。

二、以服务为介质实现定向、精准传播

以服务为介质构建传播体系和用户平台,使信息传播精准抵达用户并为用户所接受。目前,好医网开发上线了包括互联网在线咨询挂号、手机APP挂号、微信挂号、医微码、健康自测、认证名科、医LIVE圈、健康陪诊、医疗全流程等以互联网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多个产品,为医患双方提供本地化服务。

以好医网首创的“医Live圈”在线课堂为例,好医网将传统的讲座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打造关爱新手父母的孕婴服务平台,以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与效率为抓手组建囊括专业意见和经验妈妈的社群,搭建医者、患者及第三方意见的互动交流平台。医Live课堂定期邀请产科、儿科、心理等各领域知名专家分享健康科普知识,解答网友提问,课堂选题结合门诊接诊的热点问题、社群圈友反映的突出问题和时下常见疾病而定,且每期整理医生对圈友的问答,作为部分圈友错过在线直播的复习机会。11个月共邀请了37位医学专家,举办了活动40场,单场听课人数最多达2592人,累计听课人数30000多人。

2016年5月18日是医Live课堂的第11期,当时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医Live课堂邀请武汉协和医院儿科医生林鸣主讲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治。林鸣表示,当被邀请做在线科普讲座时心情比较忐忑,没有尝试过这种网络新媒体的宣传方式,试水后效果出乎意料,近2500名观众收听该堂直播课。一位姓陈的圈友评价道:“我觉得这个圈真好,定期学习育儿知识。平时遇到什么问题大家也热心支招,交流经验,感觉很暖心啊!我作为孕妈对于今后的育儿问题,至少不会那么担忧了。”

三、以技术创新精准服务用户需求

在基于医疗场景和用户场景的产品研发创新上,好医网积极布局具有领先性的智慧医疗服务,取消挂号服务费,推出视频咨询服务,推出“医微码”项目,首创微信下单预约陪诊服务,2016年6月18日上线的APP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等等。

好医网微信场景二维码的设计和上线,意在将医院导诊台、科室、医生桌面作为应用场景,推送相应场景下的内容及服务,不仅为微信服务号建立了促活拉新的渠道,还通过考核地推人员评估渠道效果和活动运营质量,通过线下优质的体验与用户建立联系,再由线上运营导流到线下。同时还能够跟踪用户行为,从用户扫描二维码的那一刻起就被打上标签,后期可以通过标签筛选用户,实现精准推送、精准服务。2016年7月29日,好医网联合协和医院儿科金润铭教授团队开展“儿童身高及性早熟健康教育”夏令营,并免费为3岁到16岁的孩子检测骨龄、提供性早熟方面的咨询。参加当日活动的市民通过扫描场景二维码,一是成为协和医院儿科群的成员,在群内长期享受由金润铭教授团队提供的免费咨询服务,目前群内有近200名家长,可在线上长期与医生交流;二是关注了好医网的官方微信“好医”,每一次关于协和医院儿科的活动更新信息,都会精准抵达这些家长。

好医网还在医院场景内建立远程医疗视频平台,应用于远程手术教学与技术指导、临床教学、远程应急手术辅导等,精准服务医院、医生这一用户群体。目前的网络手术直播服务价格高昂,服务费用单次高达2万元每场,并且使用环境局限性较高,需要手术室和观看者之间使用光纤专线互联。而好医网通过互联网端连接,其移动设备具有高带宽、高隐私性、高互动性、高普及性等特点,可实时观摩手术进行画面,对手术细节进行实时指导讨论,与医护人员对话了解手术进展,也可在手术后点播手术录像进行学习和改进。目前好医网已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为基地进行多场教学,并与武汉大学外科教研室开展相关合作研究。

四、整合各方社会资源扎根医疗健康行业

好医网融合项目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报媒与网媒长期互动、深度融合的创新范例,具备良好的社会信任基础,同时对第三方资本注入合作保持开放。2015年8月21日,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依托好医网组建武汉好医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做大健康产业。好医网副总经理孙超展望,未来好医网会进一步吸纳更多、更优质的医疗资源,联合药企、金融、保险和硬件供应商一起做大做强湖北本地的医疗生态圈,实现完整的商业闭环,给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优质医疗服务。

好医网服务平台在武汉市内各大医院得到良好应用,目前可提供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大中南医院等包括国家部级、省级及武汉市属三甲医院在内的50家重点医院7000多位专家的门诊预约和免费咨询,还可获悉2878种疾病百科新知,帮助市民做健康自测体验,获悉每日最新医疗资讯,进行医生病友看病分享,互帮互助找好医。全市1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0多个家庭医生团队,也可以在这里得到展示和查询。截至目前,好医网注册用户近35万人,有效挂号人次近40万,按每单为用户节约两小时计算(行业计算方法),为患者节约总时长达80万小时,有效提高了就医效率。

好医网还联合武汉知名三甲医院,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主题活动,受到市民欢迎。2016年共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近80场,其中义诊37场,地推活动7场。义诊团队邀请多家医院走进江岸区百步亭等社区,为社区居民免费送去了医疗服务和健康知识。医Live课堂也积极开展微公益活动,为武汉市三医院烧伤科住院儿童募集书本1500多册。

媒体的价值所在,不是曝光问题、传播负面价值,而是以“技”正“道”,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搭建常态化服务平台建设等实实在在地解决报道中反映的突出社会问题,传播正向价值和正能量。

(作者单位: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挂号医患医疗
分析探讨自助挂号系统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我会独自挂号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