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日报》免费入户:反响与成效探析

2017-06-08 02:01王喜春
中国记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胜利油田入户日报

□ 文/王喜春

《胜利日报》免费入户:反响与成效探析

□ 文/王喜春

2017年1月5日,胜利油田的党委机关报《胜利日报》免费进家入户,22万份报纸覆盖胜利油田大部分非在职人群。在各种新媒体抢占话语权,主流媒体影响力受到冲击的当下,党报进家入户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本文向读者揭示了《胜利日报》为何要进家入户?党报进家入户的举措,以及效果。

免费 进家入户 胜利日报 舆论阵地

2017年1月5日,新年刚过,胜利油田的22万户家庭收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礼物——党委机关报《胜利日报》免费进家入户。《胜利日报》是伴随胜利油田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份全国优秀企业报,1964年4月1日创刊,曾获全国“十佳企业报”称号,目前发行量4.8万份,发放到企业基层班组。2017年,胜利油田党委决定,改造《胜利日报·新生活》为周刊,发行量扩大到22万份,免费发到各家各户。这不仅让油田的退休职工和家属们兴奋,也给正努力寻找突破的报业带来一丝惊喜。

一、传媒进入数字时代,报纸为啥还要进家入户?

胜利油田开发建设五十多年来,已形成一个50多万人口的工作、生活群体。油田的生产油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境内的东营、滨州、德州、淄博等地,生活小区也随油区分散在这些地区。在我国,油田的早期开发大都是靠“石油大会战”这种形式,短时期内聚集人力物力,在快速形成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形成了数量庞大的职工队伍。近几年,这些参加过石油会战的职工陆续到了退休年龄,加上主业分流人员,非在职人群数量迅速增加。目前胜利油田非在职人群的数量已超过了在职员工。

这些生活在油田居民小区的非在职群体与一般城镇居民相比有明显的特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组织观念强。家庭生活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他们的子女大部分在油田企业就业,因而十分关心、关注油田企业的发展。普遍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需求。这些人在职时大都有过良好的职业训练和学习能力,思想活跃。近几年,一些不同形式的宗教思想意识开始在这个群体传播扩散,这也引起了胜利油田党委的高度重视:你不去占领这个群体的思想阵地,就会有别人去占领。

22万份《胜利日报·新生活》周刊进家入户,就是要覆盖非在职群体,把主流舆论的触角伸向这个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的庞大群体。

二、“两微一端”全媒矩阵推进

2016年,胜利日报社组建成立“融媒体中心”,在原有“胜利新闻网”和“胜利手机报”基础上,集中力量,快速推出“胜利日报微信公众号”和“胜利日报客户端”,并迅速形成新媒体影响力。加上报纸进家入户,胜利日报社目前已初步完成覆盖油田所有职工家属群众的全媒体矩阵布局。

这次进家入户的《胜利日报·新生活》周刊,功能定位十分明确:服务家庭,关注油田。在油田改革发展进程中,搭建员工家庭和油田企业沟通桥梁,推动和谐油田大家庭建设。作为进入家庭的一张报纸,必须做好政策的讲解员、石油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健康文明生活的顾问,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向善向上正能量。以政策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生活服务等内容为主,在引导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作为大矿区、大服务、大和谐、大稳定的新闻舆论阵地,确保油田党委的声音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千家万户,为油田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在具体版式及内容设置上做了大胆创新。把一版右列设为“一周要闻回顾”专栏,刊登一周油田大事要闻,传递油田党委声音。栏目打破常规,采用四号大字排版,十分醒目,不仅强化了板块视觉效果,更为老年人阅读提供了便利。左列开设“生活留言板”栏目,引导职工家属上下互动、多层次呼应,发挥好报纸的政策宣传、精准报道、舆论监督、解疑释惑等功能。报纸推出后,读者对这两个栏目的反响远远超出了预期。其他各版内容设置围绕职工群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在追求贴近性、生动性基础上,特别强调内容的“关切性”,选择内容以其与职工群众生活关切的程度为准则。各版通过邮箱、QQ号、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读者互动,部分栏目内容采取“订制”式生产,让读者参与到报纸的编辑制作中。

(二)“报网端微”融合联动发力,塑造新型主流媒体品牌。在采编系统引入了“中央厨房”理念,并尝试以此为指导进行采编流程改造。特别是2016年成立融媒中心后,已初步在采编系统建起了“中央小厨房”。融媒中心在制作新媒体产品的同时,也为纸媒提供相应产品。这也为报纸进家入户提供了强力支撑。《胜利日报·新生活》周刊也开设了“新媒焦点”专栏,刊登“胜利日报”微信、微博和“胜利日报”客户端内容的读者热评,推动了胜利日报“两微一端”的进一步推广。

另一方面,在岗职工下载胜利日报客户端,可同时浏览阅读《胜利日报·新生活》周刊每期内容。胜利日报全媒内容实现了对油田职工群众的全覆盖。

(三)依托社区发行,报纸进家入户打通“最后100米”。报纸由报社发行部门送到各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安排专人送到各楼栋。报社发行部门在每个楼栋都安装了“胜利日报取报袋”。各物业公司对于做好报纸进家入户工作十分积极,认为免费为居民送一份报纸,是进一步密切与居民关系的好事,报纸由每周都进楼道考核清洁卫生的管理人员顺便投送,还额外有份发行费收入,皆大欢喜。也有些老职工表示愿意做志愿者,义务投送报纸。

三、报纸进家入户的效果和职工群众的反应

2017年1月5日,《胜利日报·新生活》进家入户。当日,报社融媒中心在胜利日报客户端和油田信息网上以“油田党委送新年礼物”为题对报纸进家入户的发行过程进行了直播,在职工群众中引起了一次轰动。

职工群众的反应远远超出了预期。尤其是退休在家多年的老同志,反应强烈,勾起了当年读报的情怀。在岗工作时他们习惯于读《胜利日报》了解形势和政策,退休在家,很少能读到《胜利日报》了。这次在家里见到报纸,表示“很亲切”“很激动”“感觉精神上又找到了组织”。一位70多岁的退休职工从20公里外坐公交车过来送自己手写的稿件,不求发表,就是表达自己兴奋的心情。一位退休大妈一上午给编辑部打来9次电话,就为了向编辑请教怎样用女儿刚给她下载的微信给报纸点赞……

编辑部人员到小区与读者见面座谈,气氛热烈,老同志们发言踊跃。有位老师傅直言:“报纸进家入户不是件小事,不要简单地当成给家里送了份报纸,而是占领舆论阵地的大事情。我每次去菜市场回来,自行车筐里都装满了乱七八糟的材料,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正能量的东西……”还有些老同志反映,有些小区信各种教派的人越来越多。思想文化这块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

也有老人开始担心报纸进家入户坚持不下去:“现在油价持续低迷,油田企业经营困难。报纸进家入户会不会像搞活动一样,一阵风过去就没了。如果是那样,冷了大家的心,再热乎起来就难了。”

报纸进家入户刚运行两个月,包括报纸内容在内的许多方面还需要调整和改进。但职工群众对报纸进家入户的反应,给了我们很大动力,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报纸进家入户,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同时,立足新媒 时代,不断推进媒体融合,打造央企在不断深化改革持续稳定发展过程中的新型主流媒体,也是我们不变的目标。

(作者是胜利日报社社长 )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胜利油田入户日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胜利油田:“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庆祝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
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以胜利油田为例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灵感日报
探讨三网融合及光纤入户技术的应用
灵感日报
关于FTTH平移入户难解决方案的有益探讨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