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输血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2017-06-08 05:50王琼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传染病医务人员阳性率

王琼

(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输血科,内蒙古 赤峰 024200)

加强输血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王琼

(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输血科,内蒙古 赤峰 024200)

目的 探讨加强输血管理的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方法选取40份输血管理前献血人员送检血液样本及40份输血管理后献血人员送检血液样本,对比两组血液管理前后献血人员传染病检查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输血管理后献血人员传染病检测阳性率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明显优于血液管理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输血管理关键过程的感染的管理与控制,能有效保障血液质量与医院患者、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医患纠纷及医院感染发生。

输血管理;医院感染;预防

输血是抢救过程中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任何药品、治疗方法都无法能取代的[1]。但同时血液也是治病物质的承载体,是医院产生严重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做好输血管理工作,能有效保障血液质量和医院人员安全,避免医患纠纷产生[2]。本文对本院输血科在感染控制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调查2014年6月~2015年6月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输血科献血人员,采集献血人员输血管理前后血液样本各40份,对输血科医务人员消毒前后手卫生、环境卫生情况采样检测,并统计献血人员传染病检查情况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

1.2 管理方法

1.2.1 严格遵循规章制度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加强工作人员法制观念,确保输血安全。在人力、财力等方面做好完善工作,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不出纰漏,以降低采血、验血、用血的危险度为目标,切实做好每项工作的细分环节。由于目前监测方法均存在窗口期,感染初期病毒抗菌抗体尚未出现在血液当中,因此会导致漏检,而窗口期漏检与献血人员病毒携带呈正比,献血人员携带病毒率越低,窗口期漏检率也越低,因此在加强血液质量管理的同时,筛选血液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为解决窗口期问题,在对血液进行复检的同时,还需做好受血者的检验事宜,例如两对半和艾滋病初期检验工作,并制定技术操作职责和规范,定期检查操作质量。

1.2.2 进行区域划分 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及半污染区,卫生工具分开专用,对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进行分开处理,定期对实验室器皿、桶具进行消毒,严禁非医务人员进入输血科。

1.2.3 严格遵循操作法则 血型不合会导致免疫性输血反应,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医务人员做到严格谨慎,互相监督 ;操作血液标本时若标本溢出、飞溅或打破器皿导致污染,应立即使用2 000 mg/L含氯消毒剂或0.5%~1%过氧化氢溶液撒在污染表面35~50 min,使用拖把清理污染物,并用以上消毒液对拖把进行60 min浸泡。此外,工作区域每天均要用紫外线灯管进行照射消毒,时间维持在30 min以上,必要时延长消毒时间。工作台面与地面均要保持干燥清洁,若遭受污染要立即进行去污消毒,冷冻柜门把手同样需每天消毒,储存血液和血浆的专用冰箱内部需每周进行酒精擦拭消毒。每月对冰箱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以空气细菌菌落在4CFU以下为达标,冰箱内壁细菌菌落总数在10CFU以下为合格,恒温水浴箱需定期换水清洗,并置入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0 min。

1.2.4 严格洗手制度 严格要求医务人员自觉洗手,添加自动洗手设备,定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输血管理前后献血人员传染病检测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抗-HIV(艾滋病)阳性、抗-TP(梅毒)阳性、抗-HCV(丙型肝炎病毒)阳性[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献血人员管理前后传染病检测阳性率比较 输血管理后献血人员传染病检测阳性率中HBsAg阳性、抗-HIV阳性、抗-TP阳性、抗-HCV阳性明显优于输血管理前献血人员的血液样本传染病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献血人员输血管理前后血液样本中传染病检测阳性率对比

2.2 医务人员管理前后职业暴露比较 输血科共有医务人员11人,进行输血管理前职业暴露共有6人,包括留取标本刺伤3人,实验操作失误血液飞溅2人,试验器皿使用不当1人,暴露率为54.54%;而输血管理后职业暴露有1人,为实验操作失误,暴露率为9.0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P<0.05)。

3 讨论

输血是抢救患者生命和治疗患者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输血也能引起血液传染性疾病,例如HBsAg、HIV、TP、HCV等严重传染病。安全输血是医院重要卫生问题,各输血机构在采供血液检测方面做出大量工作。控制医院传染的关键在建立统一检测指标,认真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减少感染率发生[4]。

加强输血管理防止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觉性是防治医院感染的基础措施,对预防、控制感染有较好效果。(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严格区分污染区与非污染区、清洁区,并作出明确标明。对血液实验室进行特殊消毒与安装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定期对紫外线灯进行更换、检测。对实验室内地面、台面以及物表每天使用2 0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清洁工具需与其他区域分开使用。实验室定时进行采光通风,避免交叉感染。(3)提高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问题的关注,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全程佩戴手套,避免通过皮肤直接与血液接触,防止血源性传染疾病的产生。(4)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度进行废物处理,在废弃医疗物使用黄色塑料袋封装,放于专用医疗废弃物储存桶或交由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有研究表明,对输血过程采取防范措施与管理,加强了医院输血标准化建设和医院感染管理[5]。使医务人员增强了职业安全与医院感染知识,强化了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与掌握,使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与血液标本管理更加规范化,提高自我保护意识[6-7]。本次研究表明,输血管理后献血人员传染病检测阳性率明显优于血液管理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管理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为11.42%,血液管理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34.2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实施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增加了安全性,有效降低了医源性感染,保障了输血安全,减少医院输血感染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输血过程出现失误会导致医院感染,只有加强输血管理,从对献血人员检查开始,严格检测血液样本,强化医务人员自我卫生管理等措施均是有效降低医院传染的措施。

[1] 高华,王新莎,严世平,等.加强输血科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2988-2989.

[2] 郭瑞德.输血科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955-2956,2972.

[3] 赵惠彦.输血科防止输血感染与消毒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844.

[4] 齐喆,刘凤华,苏适,等.输血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1):68-69.

[5] 赵惠彦.输血科防止输血感染与消毒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844.

[6] 张芙蓉.浅谈医院输血管理与输血安全[J].中外健康文摘, 2014,11(8):68-69.

[7] 田景伦,张勤,张建礼,等.临床输血管理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4):396-39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11

猜你喜欢
传染病医务人员阳性率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