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7-06-08 05:50王亚陈小格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尿管整体剖宫产

王亚,陈小格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临产室,河南 郑州 450000)

整体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王亚,陈小格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临产室,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式对产妇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临床剖宫产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临床剖宫产产妇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产妇的产后抑郁、焦虑状况和产后疼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尿管拔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产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有利于产妇的早日康复,其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整体护理;干预;剖宫产;术后护理

剖宫产是一种危险性的分娩手术。孕妇选择剖宫产分娩,不论是对产妇,还是对婴儿来说均有很大的弊端,为了确保母子平安、健康,医院要更加注意护理工作,不仅需要常规的护理服务,更需要高层次的整体护理干预[1]。本研究选取临床剖宫产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产妇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临产室收治的临床剖宫产产妇120例。所有剖宫产产妇无妊娠期并发症和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年龄22~34岁,平均(33.5±4.2)岁,孕周(38.5±2.6)周,初产妇85例,经产妇35例。通过B超检查,产妇均已足月且为单胎妊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产妇在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护士密切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的状况,并记录其基本状况,并细心指导孕妇合理科学的用餐、休息及应注意的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的形式对产妇进行基本知识和健康宣传,同时掌握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以排除产妇抑郁、紧张和焦虑的不良情绪,使产妇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早日恢复健康[2]。

1.2.2 生活护理保持医院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消毒,确保病房温度适中和空气流通;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及其对婴儿发育的重要性,纠正误导产妇母乳喂养的错误认识,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质量和比例[3]。

1.2.3 镇痛和康复护理 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镇痛泵的重要性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产妇剖宫产术24 h后进行撤泵时机评估;术后第2天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在床上进行适当的运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焦虑状况,产后疼痛情况,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尿管拔出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作的疼痛分级标准:0级为不痛,1级为轻度疼痛,2级为中度疼痛,3级为重度疼痛。并采用 SAS与SDS评分量表对两组产妇进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 两组产妇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产妇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s,分)

评分项目t值SAS观察组(n=60)护理前49.27±4.43护理后37.15±4.02对照组(n=60)护理前49.29±4.42护理后43.54±4.170.025 SDS 49.21±4.3737.11±4.1549.23±4.3543.63±4.198.564

2.2 两组产妇的术后疼痛分级比较 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1、2、3级分别占20.0%、6.7%、1.6%,优于对照组的30.0%、15.0%、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尿管拔出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尿管拔出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尿管拔出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尿管拔出和住院时间比较(±s)

t值5.25 4.21 3.56项目下床活动时间(h)尿管拔出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n=60) 24.45±6.76 12.87±4.47 5.02±2.96对照组(n=60)32.45±9.65 16.65±5.32 8.14±3.05

3 讨论

由于科技的发达和医疗条件的完善,剖宫产手术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剖宫产术毕竟是一种创伤性的手术,术中可能出现产妇出血量较多而导致感染的现象,术后产妇易引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4-5]。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产妇及其胎儿的平安,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选择整体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发现对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不仅减轻了产妇产后疼痛的状况,降低了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还缩短了产妇产后下床活动、尿管拔出和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术后给产妇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干预,不但改变了产妇剖宫产的不良状况,还大大降低了产妇术后所带来的疼痛,对孕妇及其婴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地研究探讨。

[1] 苏丽珍,朱建英,周丽花,等.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恢复的影响分析[J].内科,2015,10(5):751-753.

[2] 卢巧英,傅彩帆,卢淑彩.全程个性化护理对顺产产妇情绪波动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84-86.

[3] 王丽萍,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2):343-344.

[4] 郑春丽.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8:43-45.

[5] 卢巧英,傅彩帆,卢淑彩.全程个性化护理对顺产产妇情绪波动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84-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111

猜你喜欢
尿管整体剖宫产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