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摄影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

2017-06-08 05:50杨东亮洪伟万军平杨学东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体层摄片隐匿性

杨东亮,洪伟,万军平,杨学东

(解放军第411医院放射科,上海 虹口 200081)

容积摄影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

杨东亮,洪伟,万军平,杨学东

(解放军第411医院放射科,上海 虹口 200081)

目的 探讨容积摄影技术(VolumeRAD)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均行DR、容积摄影及CT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CT共显示55例隐匿性骨折,容积摄影共显示骨折55例,其准确性与CT一致。结论容积摄影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具有准确率高、价格低廉、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且较CT检查辐射量低,值得提倡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推广应用。

X线;容积摄影;隐匿性骨折

容积摄影(VolumeRAD)是一种新兴的检查技术,它利用计算机对X线球管在特定曝光轨迹内投影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重建出任意层面的数字X射线断层图像[1],具有较CT检查辐射剂量小,较普通DR摄影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对显示骨皮质或骨小梁的中断有较高的敏感性。部位或结构复杂的隐匿性骨折,由于骨折端没有明显移位或解剖结构重叠,普通X线检查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0例外伤后临床怀疑骨折患者容积摄影检查资料,并与普通DR及CT结果对照,讨论容积摄影技术对隐匿性骨折诊断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2月解放军第411医院放射科检查的外伤患者资料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23~75岁。其中足关节10例,手掌关节10例,腕关节20例,踝关节20例。所有患者均分别行常规DR、容积摄影、CT薄层扫描及3D后处理。

1.2 检查设备和方法 采用GE Discovery XR650型DR机进行常规摄片及容积摄影检查。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曝光条件由系统自动根据摄影部位进行选择,X线球管移动角度为40°,中心源像距(SID)100 cm,扫描范围由计算机根据解剖部位的定位像自动确定,图像采集矩阵为1024×1024。扫描得到的原始数据自动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重建。重建参数为:起始位置为20 mm,结束位置为80 mm,重建层厚1 mm,采样因子为1。从一系列的连续影像中选出最佳层面图像,通过调整窗宽、窗位得到最佳的体层影像。CT扫描使用Siemens Definition Flash 128层双源螺旋CT机,1 mm层厚进行重建。DR摄影及CT扫描均使用自动曝光剂量控制(CARE Dose 4D)。

1.3 图像分析 以CT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为标准,由两位以上从事放射诊断工作、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分别观察普通DR和容积摄影图像,确定相应骨折的位置和形态,将观察结果与CT片相对照。

2 结果

60例患者中,常规DR摄片显示可疑骨折45例,15例未见骨折。45例常规DR显示可疑骨折患者中,容积摄影显示42例明确骨折,3例为组织重叠影;15例常规DR未显示骨折的病例中,13例容积摄影显示骨折,2例未见骨折。容积摄影的结果与CT检查结果一致。见图1~3。

图1 DR摄片疑似第五掌骨骨折 图2 数字体层摄影明确显示第五掌骨骨折线 图3 CT多平面重组重建显示第五掌骨骨折

3 讨论

普通体层摄影是通过同步移动X线球管和胶片对身体内某一平面进行显示,从而模糊掉所选层面之外的结构。容积摄影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发的新型体层成像方法,其使用一个固定的探测器在一次断层成像扫描中进行多次曝光,采集数个不同投影角度的投影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回顾性重建任意深度的层面图像。X线数字化体层摄影用于隐匿性骨折的显示和观察,其优势在于通过一次扫描采集获取容积数据,可以进行多平面的体层图像重建[2],能够有效克服周围组织的干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大大提高了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

X线摄片作为骨折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但对断端没有明显移位、深层或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隐匿性骨折的误诊漏诊率高。CT是诊断隐匿性骨折最佳的检查方法,但检查费用高,且不如X线摄片方便,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较高,一般作为进一步确诊的方法。容积摄影具有操作快捷简便、检查时间短、后处理功能强大、能快速获得有效图像并能提高诊断图像的质量、检查费用低、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检查时,患者只需按常规检查体位进行摄片,然后通过后处理一次采集的原始数据,重建出任意层面任意数目的图像,即可消除邻近解剖结构相互重叠的影响,并可以连续播放,清楚显示被检部位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关系[3]。本研究结果显示容积摄影对隐匿性骨折的敏感性高、辐射剂量低,仅相当于常规CT扫描辐射剂量的1/5左右[4]。容积摄影对隐匿性骨折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只能得到冠位图像,不能进行多平面重组、三维重建显示,且密度分辨率不如CT。

综上所述,容积摄影具有操作简便易行、辐射剂量及价格低、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普通DR摄片,是常规摄影的重要补充。疲劳引起的隐匿性骨折并不鲜见,容积摄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Dobbins J T 3rd,Mc Adams H P,Godfrey D J,et al.Digital tomosynthesis of thd chest[J].J Thorac Imaging, 2008,23(2):86-92.

[2] 王巍,刘传亚,卢传友,等.数字合成X线体层成像原理与研究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7):606-609.

[3] 夏巍,尹肖睿,周媛,等.寰枢关节摄影中DR VolumnRAD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1):2368-2369.

[4] 许静,郑玲,徐莉.浅析岛津平板胃肠safire的断层融合摄影术[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3):12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61

猜你喜欢
体层摄片隐匿性
澄清工艺中絮体层的净水效能和运行机制研究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高韧性的陶瓷薄板及其制备方法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隐匿性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糖尿病肾病各级肾动脉的观察
血府逐瘀汤治疗隐匿性抑郁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