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2017-06-08 05:50张淑霞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萎缩性内科胃炎

张淑霞

(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张淑霞

(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促胃肠动力药、抑酸抗酸、吗丁啉等药物进行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仙露帕朱丸进行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的8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加用仙露帕朱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指的是胃黏膜已出现萎缩性改变的胃炎,有多灶萎缩性胃炎与自身免疫性胃炎之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范围比较广泛,且不可见明显的症状,很难治愈。仙露帕朱丸是一种适用于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藏药,适当使用能够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1-2]。为了进一步探究消化内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接收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0岁,平均(43.0±21.6)岁,病程0.5~12年,平均(6.3±1.6)年,轻度萎缩患者18例,中度萎缩7例,重度萎缩5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2~72岁,平均(45.0±10.23)岁,病程0.6~12年,平均(6±1.7)年。轻度萎缩患者16例,中度萎缩9例,重度萎缩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吗丁啉、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进行口服治疗,每天3次,甲硝唑每次350~650mg,吗丁啉80~12 mg,盐酸雷尼替丁胶囊0.15~2 mg,持续治疗4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仙露帕朱口服丸治疗,每次2~2.5 g,每天口服2次,持续服用4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以下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患者腹胀、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消失,应用胃镜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未见异常为显效;患者腹胀、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显著消失,但还有少量临床症状存在,应用胃镜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轻微异常,患者存在轻微大便异常和消化不良为有效;患者腹胀、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仍然存在,甚至加重,患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较为严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出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70.0%(21/30),有效率为26.7%(8/30),无效率为3.3%(1/30),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显效率为30.0%(9/30),有效率为50.0% (15/30),无效率为20.0%(6/30),治疗总有效率为80.0%(24/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0431,P=0.0443)。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2.2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患者3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腹泻,2例出现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8/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3200,P=0.0377)。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患者胃部出现的炎症。在消化内科中较为常见,该疾病临床症状家地平,较为常见的是上腹疼痛、出现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等,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会发展为胃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3-4]。仙露帕朱丸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药物,适用于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因此,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上应该联合常规西药与仙露帕朱丸进行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在治疗的过程中,临床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查看是否患有其他疾病。(2)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治疗中,不能单纯止痛,而应该积极治疗,防止患者病情恶化。(3)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身体情况,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于调整治疗方法。(4)嘱咐家属积极支持,配合治疗疗程,为患者提高生理、心理上的支持,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此外,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根较深,在短时间内难以治愈,临床上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并嘱咐患者坚持用药,不能随便停止药物或者随意更换药物,以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5]。

本研究显示,应用甲硝唑、吗丁啉等常规西药联合仙露帕朱丸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而仅用甲硝唑、吗丁啉等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上应该以患者的身体情况为依据,合理选择西药进行治疗,并给予患者适量的仙露帕朱丸治疗,嘱咐患者忌食辛辣、腌制等食物,戒烟酒,以实现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该疾病的治愈率。

[1] 郑佳,金波.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7):113-114.

[2] 陈佳,李守英,徐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540-3542.

[3] 图尔荪江·麦提库尔班.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29):309.

[4] 朱锦生,史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254-255.

[5] 杨征.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92-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69

猜你喜欢
萎缩性内科胃炎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