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路径胸中段食管癌治疗效果研究

2017-06-08 05:50张宁夫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入路食管癌生存率

张宁夫

(辽宁省铁岭县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600)

两种手术路径胸中段食管癌治疗效果研究

张宁夫

(辽宁省铁岭县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600)

目的 比较左侧和右侧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122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左侧组与右侧组,各61例。比较这两种不同手术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情况和3年生存率。结果左侧组患者并发症9例,总发生率为14.75%,右侧组患者并发症20例,总发生率为32.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50.82%,右侧患者3年生存率为68.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侧入路的并发症较多,但是3年生存率较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选择右侧入路的获益更大。

胸中段食管癌;两种手术路径;疗效

食管癌指的是食管鳞状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发生到最后出现恶病质状态,若出现其他器官的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更差。目前认为胸中段食管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1],临床上针对该段病变有多种手术术式,但是还没有公认的理想术式。为了解左侧和右侧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效果差异,本研究选取122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治疗,分析取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铁岭县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胸中段食管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左侧入路(左侧组)与右侧入路(右侧组),各61例。左侧组男30例,女31例,年龄20~60岁,平均(32.2±5.1)岁,均为鳞癌;右侧组男28例,女33例,年龄25~62岁,平均(31.6±5.3)岁,均为鳞癌。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左侧组 作左胸后外侧切口,经过第6肋间进入胸腔,探查并游离食管,切断中段游离的食管,切除周围肿瘤组织,同时清扫相关部位的全部淋巴结,最后行弓上胃食管吻合术。

1.2.2 右侧组[2]作右胸、腹部、颈部三处切口手术。选取右胸第5肋间前外侧作切口,进入胸腔探查并游离胸段食管,切除胸膜和肿瘤周围组织,清扫隆突下、纵隔、食管旁等部位的淋巴结;作上腹正中切口,游离全胃,保留血管,清扫腹部淋巴结,残端缝合处理,扩大食管裂孔以防止胃扭转;作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完全切除中段食管,同时清扫上纵隔和右侧气管三角旁的淋巴结,引出管状胃进行食管癌切除以及颈部食管吻合术。

1.2.3 术后随访 手术3年内采用适当的方法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情况和3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低,淋巴结清扫的越彻底,手术疗效就越好,患者3年的生存率就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左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76%,右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见表1。

2.2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的比较 左侧组清扫淋巴结(11.6±2.1)枚,右侧组清扫淋巴结(15.3±2.3)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P<0.05);左侧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率(阳性淋巴结)为8.20%;右侧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13例,转移率为21.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 左侧组3年生存患者31例,生存率为50.82%;右侧3年生存患者42例,生存率为68.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

3 讨论

相关文献表明[3],胸中段食管是食管癌高发部位之一,大约所占的比例>50.00%,对这种病的治疗主要是彻底切除原发肿瘤、转移病灶、其他受累的组织和淋巴结。但是肿瘤还是会沿着淋巴管进行上下较长距离或跳跃性转移,这样的话,如果第一次肿瘤切除的长度不够,那么剩下的食管复发肿瘤的机率将会大大提升。虽然有很多种治疗方法来治疗胸中段食管癌,但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或合适的入路进行手术来治疗胸中段食管癌,这是很关键的。因而,根据食管癌的生物学特性,从肿瘤学的角度出发,进行食管大部分切除外加胸、腹、颈三组淋巴结清扫来治疗胸中段食管癌,以到达根治的目的,这样的手术方式是最为理想的,虽然这种三组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式在理论上有很多的优点,但是这样的治疗方式对整体的治疗效果并不好。进行食管癌三组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有一部分患者然而被肿瘤的复发和血行转移所困扰,甚至死于肿瘤的复发。

目前对于食管癌的治疗主要还是以采用外科手术为主,种类较多: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等。这些手术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点,同时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左侧入路的视野很好,左侧的切口可以很好地暴露食管周围相关的组织,有利于肿瘤的全部切除,而且只有一个切口,操作步骤简单,理论上手术后的并发症会较少,但是也有缺点,因为主动脉弓等结构的阻挡,上纵隔的淋巴结不能完全清扫;右侧入路能够很好的游离食管,完全暴露纵隔,可以彻底清扫淋巴结,但是右侧入路需要3个切口,操作步骤较为复杂,理论上的潜在并发症也会较多,右侧入路可以更为彻底地清扫喉返神经旁和气管旁的淋巴结,这两个区域正是左侧入路时难以彻底清扫的,正好也是食管肿瘤经常会转移的重点区域[4-5]。根据本研究中的数据显示,左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76%,右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组清扫淋巴结(11.6±2.1)枚,右侧组清扫淋巴结(15.3±2.3)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P<0.05)。左侧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50.82%,右侧患者3年生存率为68.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

综上所述,对于胸中段食管癌的治疗,如果选择左侧入路,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要是选择右侧入路,对于淋巴结的清扫更为彻底,3年的生存率会有所提高。因此,选择右侧入路,患者的预后会更好。

[1] 田鹏,王洲等.两种手术方式对胸中段食管鳞癌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3):199-204.

[2] 杨景先,陈晓峰等.左右胸不同路径手术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7):5-7.

[3] 陈士明.两种手术路径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12,19(32):40-41.

[4] 孔勇,黄晖,林树潮.中上段食管癌选择三切口食管癌根治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3):75-76.

[5] 王晓平.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与开放手术对术后早期肺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1):54-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75

猜你喜欢
入路食管癌生存率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