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评价

2017-06-08 05:50杨剑波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电切术尿道良性

杨剑波

(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评价

杨剑波

(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目的 考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36.7±4.8)min、术中出血量(101.3±10.6)mL较对照组(52.4±6.3)min、(229.7±20.1)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max、IPSS评分、PVR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IPSS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是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前列腺尿道周围区细胞的良性腺瘤性增生,可导致膀胱尿流梗阻,多以尿频、尿急、尿残留等临床表现[1],还常引发尿道感染、膀胱结石、肾功能衰竭等。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该病,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并发症多等不足,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具有微创伤、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能有效解除患者的排尿症状。本研究考察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医院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海门市海门市人民医院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4~79岁,平均(61.34±4.2)岁;病程2~13年,平均(8.9±1.2)年;观察组患者年龄51~78岁,平均(62.1±4.7)岁;病程1~12年,平均(9.1±1.4)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肝肾功能及泌尿系统超声等。对照组采用开放行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麻醉后,从膀胱颈部切开,取出腺体后即行缝扎止血。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同样取膀胱截石位,麻醉后,采用奥林巴斯连续灌洗双鞘高频电切镜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持续低压冲洗,通过监视器从尿道插入电切镜,通过膀胱尿道镜筛查,并知悉前列腺、精阜、输尿管口、后尿道和膀胱的解剖关系,掌握前列腺增生程度,从膀胱颈口的6~7点钟方向对中叶增生部分进行切除,直至切至精阜,随后逐层切开前列腺包膜,再在患者12点方向对左侧叶、右侧叶增生部位进行切除,最后将精阜处腺体切除。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参考文献[2],统计总有效率(也即显效与有效总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症评分(IPSS)及残余尿量(PVR)。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5,P=0.0019)。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31,P=0.012;t2=9.252,P=0.009)。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书中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书中情况比较(±s)

P值0.012 0.009项目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36.7±4.8 101.3±10.6对照组52.4±6.3 229.7±20.1t值8.231 9.252

2.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症评分(IPSS)及残余尿量(PVR)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项目Q-max(mL/s)IPSS评分(分)PVR(mL)观察组(n=30)治疗前7.4±1.9 7.4±1.9 55.2±7.3治疗后25.4±5.2 5.4±1.2 8.2±1.3对照组(n=30)治疗前7.6±1.7 21.9±4.3 53.1±7.4治疗后19.6±3.6 9.3±2.1 13.2±2.4

3 讨论

目前,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开放电切术(传统方法)、TURP治疗,传统方式优于创伤性大、操作时间长、出血量大以致术后恢复时间延长,而TURP治疗,因手术属微创治疗,合理的规避了传统手术中存在不足,故目前广泛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经TURP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手术时间(36.7±4.8)min,术后指标Q-max(25.4±5.2)mL/s、IPSS评分(5.4±1.2)分、PVR(8.2±1.3)mL,均优于对照组,和相关文献结果一致[3]。

[1] 肖伟,杨科,吴万瑞,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J].中国性科学,2012,21(10):20-23.

[2] 盛旭俊,齐隽,王伟明,等.高频能量发生器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4):005.

[3] 张肖伟,杨科,高智勇,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比较分析及安全性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39(1):76-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76

猜你喜欢
电切术尿道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陌生的尿道肉阜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