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癌患者术前应用效果分析

2017-06-08 05:50金率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灌肠结肠癌肠道

金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1)

两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癌患者术前应用效果分析

金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1)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和护理在结肠癌患者术前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灌肠法清洁肠道,对照组给予甘露醇口服法清洁肠道,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不良反应、肠道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较少,肠道恢复更好,但对照组患者依从性更好(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临床上应酌情选择,良好的护理对于提高肠道准备和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肠道准备;护理;结肠癌

肠道准备的目的在于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减少肠腔中粪便残渣和细菌的量以防止术中污染[1]。良好的护理能提高肠道清洁度和患者的舒适度,近年来已得到临床研究的证实[2]。为寻求简便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探讨相关护理方法,医院将8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口服甘露醇法和灌肠法清洁肠道,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诊断为结肠癌,Duke’s分期B期。诊断标准参照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3]。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68岁,平均(62.12±6.21)岁。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3~70岁,平均(63.34±5.36)岁。术前检查均未发现并发症,否认手术史及放、化疗史。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晚口服10%甘露醇1.5~2.5 L,平均清洁肠道2.6次;观察组患者手术前晚和术晨采用头低臀高侧卧位行温盐水灌肠,此法利用结直肠之间产生的压力差使灌肠液顺利进入结肠,便于掌握灌肠量[4],平均清洁2.7次。术中重视无菌、无瘤操作,术后根据病情采取LOHP方案进行放化疗,并做好护理。具体护理包括。

1.2.1 心理护理 结合以往成功案例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安慰和宣教,使之明白术前清洁肠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减轻思想压力。术后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沟通,减轻其痛苦和无助感。

1.2.2 运动护理 在接受肠道准备后,指导并帮助患者按摩腹部,适当进行床上肢体活动和室内步行,以加强肠蠕动,加快排空。

1.2.3 饮食护理 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并注意补充维生素。

1.3 观察指标

1.3.1 依从性 分为完全依从、相对依从、抵抗。

1.3.2 不良反应 记录直肠不适、恶心眩晕、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3 肠道恢复情况 评价依据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和术后排便时间。

1.3.4 术后并发症 观察术后是否出现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完全依从31例,而观察组为17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8,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肠道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9,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4,P<0.05;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肠道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肠道恢复情况比较(±s)

肠道恢复肠鸣音恢复时间(h)肛门排气时(h)术后排便时间(h)观察组(n=40)30.10±2.43 49.18±5.64 70.12±9.36对照组(n=40)33.13±2.90 55.23±6.78 81.20±12.11 t值5.09 4.43 5.09P值<0.05<0.05<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有2例腹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观察组有1例腹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本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辅助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手术是最有效的方法,经典术式为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但因其术中出血多、创伤大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代替[5]。

甘露醇清洁肠道的原理是利用甘露醇溶液在肠道积聚水分,引起渗透性腹泻,从而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灌肠法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但因其强烈刺激常导致患者难以接受。本研究中,灌肠法的不良反应较少,肠道恢复更好,但依从性差。两种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两种肠道准备方法各有优劣,临床上应酌情选择使用,良好的护理对于提高肠道准备和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黄婉芸,黄翠媚,周文敏,等.老年大肠癌病人不同肠道准备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6):116-117.

[2] 贺征英,周蕙卿,黄丽萍,等.护理干预对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的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36):96-97.

[3] 卫生部医政司.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J].中国医学前言杂志(电子版),2011,3(6):130-146.

[4] 王兰.结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方法及其护理现状[J].当代护士,2011(5):3-5.

[5] 张震,罗旭.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早期结肠癌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6):728-7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100

猜你喜欢
灌肠结肠癌肠道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