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2017-06-08 05:50张孝艳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围术经皮心肌梗死

张孝艳

(朝阳市第二医院急诊科,辽宁 朝阳 122000)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张孝艳

(朝阳市第二医院急诊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27.03%,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心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推广价值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危急重症,对患者生命威胁较大,为急诊常见死亡原因之一[1],当前常规治疗方法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是由于该病症较易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2],需加强围术期护理。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围术期精细护理,效果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32~73岁;观察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31~7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 mg,并依照患者血压、胸痛等具体情况给予多巴胺、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物,尽快送入导管室行介入治疗,于术毕后送至重症病房,加强护理及心电监护。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下列方面:(1)术前护理:依照患者性别、年龄及心理特点等,对患者进行关心和安慰,简要介绍手术相关注意事项,讲解成功案例等,帮助患者减少不安及恐惧心理。(2)术中护理:确保各项抢救药品及器械等应急备用状态,询问患者身体不适状况。(3)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及体温变化,对患者术侧肢体进行制动,取舒适位休息,查看黏膜、皮肤、切口等有无穿刺或者是血肿现象;观察患者双侧肢体动脉搏动情况,记录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调整不健康生活方式、遵医服药并进行定期检查。

1.3 观察指标[3]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日常活动能力四个方面各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38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37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03%,且出现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1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日常活动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对照组(n=37)82.1±4.7 79.4±5.6 82.5±3.8 81.5±3.1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日常活动能力观察组(n=38)91.3±3.4 89.3±4.2 91.8±4.6 90.4±2.8

3 讨论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心肌梗死最为有效的措施[4],其能够有效的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但不可否认的是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介入治疗存在着较大的治疗风险[5],需要在患者入院急诊时、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的紧密配合并给予密切的病情观察,才能有效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护理的效果[6]。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围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27.03%,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充分说明了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围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显著,不仅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本研究发现,对经由上述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护理的重点应放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上,特别应注意患者呼吸节律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在巡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肢体活动能力、肌力等评估,及时发现各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以便进行及时治疗,确保患者安全、促进康复。

[1]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11,16(6):407-408.

[2] 方红艳.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住心律失常的护理[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1):106-107.

[3] 陶金.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3):700-701.

[4] 张海峰.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4):66-67.

[5] 刘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B):1-5.

[6] 吴迎国.强化心理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1,5(18):265-2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103

猜你喜欢
围术经皮心肌梗死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