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探讨

2017-06-22 14:11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偃师市分校程斐
河南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葡萄培育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偃师市分校 程斐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石兆良

偃师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探讨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偃师市分校 程斐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石兆良

河南省农业厅科技教育处 主办

2016年,偃师市被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紧紧抓住这个良好机遇,坚持“校社联合,机制创新”的原则,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采取农民田间学校这种新颖的教育模式,双师型教学,注重学员的互动和参与,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一、主要方法措施和工作步骤

(一)大力开展调查摸底

在教育培训环节开始之前,提前组织人员深入产业比较集中的乡镇开展摸底调查,详细了解葡萄种植面积、种植品种、规模种植户数、架型结构、品质产量、市场营销情况等。通过充分的调研论证,选择葡萄生产与经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打专业。

(二)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培训基地的遴选过程中,选择有强烈发展意愿,热心农民公益事业,具备较强实力的合作社作为平台,建设高标准的农民田间学校。

(三)强化双师型教学模式

在教师选聘上,不仅重视教师的理论水平,更加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一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是选聘的重点。同时,为每班配备1名辅导教师,做好学员与授课教师的衔接沟通。

(四)用好两个课堂,保证培训质量

培训过程中安排7天的理论教学。主要讲授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的生产与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电子商务、优质葡萄高效生产与经营等。在课堂上,不仅重视老师的“教”,更重视学员的“学”。课堂中老师采用学员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授课,活泼多样,别具一格。避免深奥的理论灌输,内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风格大众化,甚至可以掺杂农村俚语,能够把一些复杂的抽象的道理简单化、具体化。课堂设计丰富充实,不仅有理论讲授,还有提问,有讨论,有答疑解难,有学员的心得体会,形成老师与学员的良性互动,把主动权交给学员,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解决学员 “学”的问题,让老师的“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五)重视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成果分享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安排学员开展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不少学员是多年的老葡萄种植户,种植经验丰富,培训中鼓励这些学员走上讲台,讲经验谈体会,把自己的成功分享给身边的学员。学员也从分享和交流中找到了差距,看到了希望,集聚起了发展的动力。

(六)组织参观学习,帮助学员理清发展思路

安排3天时间组织学员到省、市内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参观学习,让学员了解现代农业规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了解现代农业崭新的运营模式,增长见识,开阔了眼界,思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二、取得的成效

(一)更加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更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前,不少种植户迷信化肥对葡萄产量的作用,化肥施用没有节制,直接导致葡萄品质严重下降,市场无人问津。农药使用只求效果,不计结果,导致农药残留超标,被市场拒之门外。通过学习,学员们认识到,质量安全是葡萄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偃师葡萄如果失去食用安全保证,一切都无从谈起。

(二)市场营销渠道进一步拓宽,品牌观念进一步增强

偃师葡萄销售历来是一块短板,主要表现为市场发育不成熟,品牌建设严重滞后。没有统一的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营销渠道狭窄。每到葡萄集中上市季节,外地客商往往委托中间代理人进园收购,收购价格全由客商或代理人说了算,种植户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一些农户为了尽快把葡萄卖出去,竞相压价销售,葡萄市场陷入恶性竞争,广大农户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市场营销课的学习使学员们懂得了市场建设的重要性,一些学员开始把种植农户组织起来,成立葡萄专业合作社,以质论价,确定统一的销售价格,争取平等的市场地位,维护自身利益;一些学员还在淘宝网上建立网络店面,推广销售自己的优质葡萄。

(三)学员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得到了切实转变

农村是个美丽的地方,农业是个光彩的事业,农民是个体面的职业。在农村,干农业,做农民同样能创业发展,开辟一片灿烂辉煌的天地。一大批学员通过培育不但实现了自己创业增产增收,还带动了一批人就业创业,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者。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葡萄培育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当葡萄成熟时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关于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发展的战略思考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