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前牙深覆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6-26 04:45赵林琪
黑龙江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托槽导板矫治器

赵林琪

(河南省荣军医院口腔科正畸室, 河南 新乡 453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2-02—2013-03间于河南省荣军医院口腔正畸科救治的深覆合患者共20例,男女比8∶12例。患者年龄10~16岁,平均年龄为(13±1.5)岁。根据安氏进行分类,其中,3例Ⅰ类,11例Ⅱ1,6例Ⅱ2;8例拔牙矫治,12例非拔牙矫治。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组(n=20例,以MBT滑动直丝矫治器联合平面导板进行矫治);参照组(n=20例,未矫治前原始资料)。

1.2 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所使用MBT滑动直丝矫治器主要选自3M公司所生产的矫治器,针对拔牙患者,以口外弓和腭弓进行固定支抗。具体方法为:

首先,医务人员先将牙列排齐并整平之后,指导患者带微型的平导板。对于Ⅱ2患者,可先矫治其上颌的牙列(下颌的切牙难以粘贴托槽),如果上、下前牙有相应的覆合之后,可慢慢粘贴其下牙列的托槽;对于拔牙矫治患者,可使平导板固位装置选于邻间钩放于43十34间;对于拔牙病理,可将单臂卡环钩直接挂于患者的尖牙上[1]。

其次,对于小活动的微型平导板基托的范围远中达到第一双尖牙,其平导板的厚度主要以患者后牙空开大于3~4 mm最佳,使得下切牙能够均匀地咬合于整个导板上[2]。医务人员需告知患者全天戴用,不可摘取,为缓解语音影响,可选用小小型的平面导板的基托,且饭后漱口确保口腔清洁。患者每次复诊时,需打开其咬合情况,在上下后牙接触的过程中可适当将导板加高,一直到前牙达到正常的覆合。如果后牙已经构建新型接触之后,且保持三个月并停用平导板,可对其行下一阶段的治疗。

最后,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应用平导板时[3-4],可选用钛镍丝所预制的“摇椅弓”,且尖牙由远中进行结扎,将弓丝的末端于酒精灯的上煺火进行末端回弯,有利于将咬合肌打开。并对其行Ⅱ类的颌间牵引,一直到深覆合全部纠正,通常需矫枉过正。

1.3 测量咬合打开数据

医务人员需对研究组、参照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拍摄相应的头颅侧位片,其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和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对照,其测量的角度、线距均亲自完成。全部项目都需进行两次测量,获取测量平均值,其此次研究主要测量腭平面到颏下点(Me)垂直距离,如图1所示。

图1 腭平面至颏下点(Me)垂直距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照,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所有20例深覆合患者矫治结束均达到正常覆合与覆盖。如表1。

3 讨论

3.1 平导打开咬合机理

深覆合主要由于前部的牙槽突较高,而后部的牙槽突较低所致,若下前牙直接咬于平导板上面,上下后牙则会合向打开,使牙槽骨一直朝着阻力相对小方向不断生长,待合力完全消除之后,对于牙槽骨颌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加大上下后牙和牙槽的高度。但是对于下前牙区所造成的影响,不同研究人员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下前牙直接咬颌在导板的平面上,则需使上下后牙应离开大约4~6 mm[5]。该距离需超过息止颌的间隙,其咀嚼肌的收缩力经平面的导板直接传到下切牙,使其发生压

入移动,而后牙由于合接触的关系慢慢伸长,使得牙槽的高度慢慢加大。

此次研究过程中,医务人员告知患者平导板需24 h戴用,这样可促进其肌功能的活动,从而使面部的肌肉慢慢形成新型的功能类型。而且,此次研究入选的患者年龄相对较小,可在新面部肌肉功能的作用之下,对整个骨组织、牙齿做一定的调整,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3.2 改良平导板联合直丝弓固定矫治

因平导板体积较小,在矫治一些低角患者的前牙深覆合中应用效果良好。为进一步提升矫治效果,患者每次复诊时,医务人员需告知其24 h戴用,且平面导板在戴入的时候,上下颌的磨牙间颌向打开的距离大约3~4 mm,避免较高而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6]。而平导板的打开咬合之后,其结果并不完全稳定,通常需保持三个月左右避免复发。待患者固定矫治完成之后,还应使用哈利氏的保持器,且应附加相应的平面导板,以维持正常覆合,同时还能刺激其齿槽快速生长。

在矫治过程中需严格注意:(1)针对低角型垂直高度不足的患者,可在不拔牙的情况下进行矫治,在固定矫治的同时借助上颌平面导板,以便于粘贴托槽,和打开咬合。(2)在使用真丝弓矫治器整平或排齐上牙弓时,针对个别拥挤前牙而言,需对平面导板基托边缘和组织面进行调整,避免阻滞牙移动。(3)矫治期间,戴用平面导板的时间至少需维持24 h,并在患者复诊时构建良好的覆合关系,以免导致下前牙唇倾,此时可使用末端弓丝进行回弯控制[7-8]。

综上所述,改良平面导板联合真丝弓技术在固定矫治前牙深覆过程中可起到显著作用,临床意义显著。

[1] 李涛.改良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矫治前牙深覆[J].吉林医学,2014,35(5):923.

[2] 王学侠,汤庆奋,刘军,等.改良上颌平面导板辅助打开咬合[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18(3):201-202.

[3] 黄美英,任常群.固定前牙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矫治前牙深覆[J].现代医药卫生,2009(19):2957-2958.

[4] 林少萍,李向东,梁淑连.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牙合)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1):39-41.

[5] 王鹏.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牙合[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24):147.

[6] 陈保成.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牙合的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5,24(12):70-72.

[7] 金花.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青壮年前牙深覆[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54-155.

[8] 丁吉财,李雪虎,张艳茹.直丝弓联合固定平面导板在治疗深复合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8):67-68.

猜你喜欢
托槽导板矫治器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冷轧机防缠导板结构比较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楔横轧制导板粘料影响因素分析探究
儿童颌骨骨折托槽牵引临床疗效的评价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液压侧导板在南钢中板厂的应用
正畸托槽脱落后两种底板处理方法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