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令思维之花绽放精彩

2017-06-28 17:25胡爱军
启迪·教育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洞察数感日记

胡爱军

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要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思考生活,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学习资源,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撷取生活中的无限美,来拓开数学的无穷奥秘。而數学日记,更激发了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令思维之花绽放出精彩一片。

一、洞察生活与数学的焦点

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学生洞察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要让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到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在他们所有碰到的现象中,在他们所有遇到的问题中,在他们所有采取的行为方式中,只要他们善于捕捉善于挖掘,那么他们就会发现生活即数学学习素材,数学课堂即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薛彬同学的数学日记:“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调查烧水、做饭用电划算还是用煤气划算。我调查的是烧饭,电饭煲的功率是800w,每小时电量是0.8度,每度电是0.5元,电饭煲每次烧饭需30分钟,花费是0.5 × 0.8 ×0.5=0.2(元),而一罐煤气75元,大约可以连续烧60小时,煤气每次烧饭也需30分钟,花费是75 ÷ 60 × 0.5=0.625(元)。通过计算比较是用电划算。哇!我要马上告诉妈妈,多用电少用煤气。”

可见,数学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是洞察生活与数学的焦点,它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想数学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去发现、体会、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促进数感形成的阶石

数感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应用数的态度、习惯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良好的数感是建立数的概念和有效进行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日记促使学生观察丰富而现实的生活背景,亲身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逐步体验数感的存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吴婷同学的数学日记:今天中午在食堂用餐时,我抬头看见墙上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感慨颇深,是啊,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粒米,全国每天就要浪费13亿粒米,相当于30吨左右,如果运到灾区,每人每天吃0.5千克,可供人吃60000天,大约160年。哇!看来节约1粒米有多重要呀!

通过数学日记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这样有助于学生良好数感的形成和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培养学生良好数感的渠道。

三、展示教与学的窗口

数学日记是一扇窗口,它让教师从中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让教师看到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改善,不断探索。

一次,卢青同学在数学日记中写道:“老师,我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经常忘记必须用质数去除,而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时,既可以用公有的质因数去除,也可以用公有的约数去除,为什么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做呢?”学生的困惑引起了我的反思,第二天,我让学生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让学生小组讨论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结果,通过学生自己的合作探究,理清了知识间的联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数学日记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从数学日记中得到的信息促使我一步步地改进教法,去适应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在数学日记的影响下,更注重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这样数学日记与教学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真可谓教学相长。

四、启迪创新思维的平台

陶行知说过:“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前石,点滴的创造,故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限制和课堂束缚,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产生新的思想见解,实行“再创造”。

例如黄怡婷的数学日记:“今天,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有25块棱长0.6米的正方体大理石,每立方米大理石重2.5吨,如果载重4.5吨的汽车一次性运往工地,运走这些大理石至少需要多少辆汽车?我很快解答出来了:2.5 ×(0.6 × 0.6 ×0.6)× 25 ÷4.5=3(辆)。“是这样吗?再想想看!”爸爸说。我仔细思考,哈,想出来啦!25块大理石平均分装在3辆汽车上,在实际运输中是不可能的,所以至少用3辆汽车运是不对的。看来,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是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从生活实际考虑问题,不盲目解题,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题,这样,数学日记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创造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教学的源头就是要注重从学生学习体验和社会生活切入。数学日记,正如一股春风吹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用数学眼光来洞察、撷取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并用数学语言描绘出数学的奥秘、创新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绽放出了别样的精彩,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猜你喜欢
洞察数感日记
洞察雁荡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洞察号”在火星
善洞察 巧分类 妙解题
命制历史试题要强调科学性和洞察性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