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RLS启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命题探究

2017-06-28 17:34宦佳娣
启迪·教育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

宦佳娣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是考察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题型,阅读到底应该考察学生什么能力?如何考察?标准是什么?又应该格外关注什么?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重点考察学生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的能力。而《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这恰好与PIRLS考察目标吻合。深入研究PIRLS命题意识,辩证地学习和借鉴它先进的阅读评价理念,对我们日后真正、科学地考察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都极具意义。

[关键词] PIRLS 命题标准 阅读能力

反复查看比较近年来的阅读试题,不难发现,目前小学语文阅读题型有拔高要求,试题随意、繁复、机械等现状,而PIRLS所出的阅读检测材料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老师们应兼容并包,博采众长,重新审视多年来的语文阅读命题,更科学、有效地考察学生的阅读。

一、考察标准决定命题方向

(一)以PIRLS为导向

和我们常规的阅读检测不同,PIRLS阅读考察,在阅读命题量、阅读选用材料和阅读题型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PIRLS每篇阅读字数约1000-1200字,学生80分钟完成2篇,题目22-30题。

2、PIRLS阅读材料一般包括个人信件、小说、传记以及为满足好奇心而阅读的信息性材料;通知、布告、规章、计划、方案等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课本、地图、纲要等学习任务的一部分;说明书、手册、计划表、报告、备忘录、项目表等工作中的信息性材料。不仅有文学型文本(小说、故事、诗歌),也有信息型文本(说明文、实用文),各占50%。

3、PIRLS题型分四类: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封闭结构应答题(填空)、开放结构应答题(开放题)。

反思常规阅读训练,学生缺少篇幅较长的文章的训练,在阅读材料方面,我们应该加重信息型文本的比重,毕竟学生不仅为学习,信息型阅读对学生日后的生活也同样会有很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命题中,我们也应该树立为生活而阅读的理念。

(二)以课标为基准

《课标》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一起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命题应仅仅围绕课程标准,切勿拔高,亦不降低标准,根据课标命题。

(三)立足生活本位

命题所选择的阅读材料,所选取的材料应该有时代特征,陈旧和滞后的阅读材料应做好删选,同时,所做的阅读材料切勿为了训练而训练,应具有一定的意义,能让学生做题过程中思维被激活,同时问题回答后,能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样引导性和启发性的试题,更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兼顾实际学情

语文阅读命题更应基于实际学情。基于小学阶段基础性特征以及普遍应试环境,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同时,更应该有选择地、严谨地、创造性地思考、执行语文阅读的命题。

PIRLS都是课外阅读检测,除了课外,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课内阅读的命题,但笔者认为,只要遵照以上标准,同时有选择性、创造性地去思考,编制,我们阅读理解题目的方向明确,无论是出试题还是做试题,定会比以往的阅读检测更加明确、指向更加清晰。

二、考察重点决定命题题型

在PIRLS阅读检测和课标的标准和启发下,还需思考以下问题,决定命题重点。

(一)考什么?

是我们阅读命题者应该思考的问题。PIRLS阅读检测重点考察学生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的能力。与常规语文阅读侧重考察语言技巧不同,它更倾向考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课标中也写到: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阅读能力,衡量着一个人语文素养,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日后生活等诸多方面,命题中,以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侧重是更为科学的。

(二)怎么考?

根据课标不同学段阅读能力目标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小学生阅读能力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结构要素:提取信息能力、解释推理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评价鉴赏的能力、想象拓展能力、阅读方式、阅读速度等。

1.常规阅读检测题

(1)某校二年级期末测试阅读题《湖水》课外阅读考察

白天,它是一面明亮的镜(jìng)子,照(zhào)着随(suí)风飘荡的垂柳 (chuí liǔ)和阳光下盛(shèng)开的鲜(xiān)花,照着小飞机一样的蓝蜻蜓,还有那翩(piān)翩起舞的花蝴蝶……

夜晚,它变成一个浴盆(yù pén),小星星们到这里来洗澡,“哗啦,哗啦!”看,他们洗得多么干净,笑得多么痛(tòng)快……

1) 找一找,填一填。

( )的镜子 ( )的垂柳

( )的鲜花 ( )的笑声

2) 短文告诉我们白天湖水是 ,夜晚又变成 。

3)你见过湖水吗?在你的眼中,湖水還像什么?

不难看出,命题者出题的意图:第一、二题,想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三题则考察学生想象拓展的能力。

(2)某校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选段的常规阅读考察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1)李时珍是___代_____学家,著有______,他是一个_____、工作______的人。

2)文中“两种草”指_____和_____,它们的______相似,______不同。

3)解释:若有所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两处省略号,前一个表示__________,后一个表示_______________

5)面对不确切的草药,李时珍不仅要细看,更要品尝,体现他__________的工作态度。

6)最后一段是什么描写?

命题者在本次阅读训练中意在考察学生了学生的文学常识、理解感悟能力、标点符号的运用、分析概括能力。

2.PIRLS阅读检测题

教师命题时看似也考虑到了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相比较PIRLS阅读考察检测题,问题出在哪里呢?

倒立的老鼠(译文)

从前,有一个87岁,名叫拉本的老人。一生中,他一直过着宁静祥和、悠然自得的生活。他虽然很穷,但是很快乐。当拉本发现他的屋子有老鼠时,起先他并没有因此而烦恼。但是老鼠成倍地增加,它们开始骚(sɑo)扰他的生活。老鼠继续成倍增加,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无法忍受这一切了。“老鼠太多了,”他说,“这简直是太过分了!”他步履(lü)蹒(pɑn)跚(shɑn)地走出屋子,沿街来到了一家商店,在那儿他买了一些捕鼠器,一块奶酪和一些胶水。回家后,他在捕鼠器的下面涂了些胶水,并把它们固定在天花板上。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奶酪作为诱饵,引诱老鼠出来。那天晚上,当老鼠从洞中出来时,看到了天花板上的捕鼠器,它们觉得这簡直是个天大的笑话。老鼠们在地板上走来走去,相互轻轻推搡(sɑng)着,用它们的前爪向上指指,随即高声大笑起来。毕竟,这是多么愚蠢啊,把捕鼠器按在天花板上。 第二天早上,当拉本从楼上下来时,看到捕鼠器中没有一只老鼠,他笑而不语。他端来一张椅子,在椅子脚的底部涂上胶水,然后把椅子倒过来粘在天花板上,就靠在捕鼠器的旁边。他如法炮制地放置了桌子、电视机和电灯,他把地板上的每样东西都倒置过来粘在了天花板上,甚至把一小块毯子也放上去了。 第二天晚上,当老鼠们从洞里出来时,他们依然对昨晚的事谈论不休,嘲笑所看到的一切。但是现在,当他们抬头看天花板时,突然,它们都止住了笑,被惊呆了。“天啊!”一只老鼠叫道,“看那儿,那是地板!”

“上帝啊!”另一只老鼠也叫道,“我们一定是站在了天花板上!”“我开始感到有些头昏眼花了!”又有一只老鼠说。“我的大脑充血了。”另一只老鼠说。

“这太可怕了!”一只长着长胡子的年岁很老的老鼠说,“这简直是太可怕了!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我不能再继续靠我的头站立了,否则我会昏过去的!”一只年轻的老鼠大声叫道。“我也是!”“我受不了了!”

“救救我们!谁快来帮帮我们!”

它们的情绪开始异常激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只年长的老鼠说,“我们必须倒立,那样我们就会站着了。”它们都顺从老者的指示,开始倒立。过了很久,由于血液急速地流向大脑,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了。

第二天,当拉本从楼上下来的时候,看到地板上横七竖八躺着很多老鼠,他迅速地把老鼠收集起来,统统扔进了篮子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世界看上去有多么上下颠倒,请站稳自己的立场。

提示:选择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上打“√”)

(1)为什么拉本想要除去老鼠?

A因为他一直痛恨老鼠。

B因为屋子里的老鼠太多了。

C因为老鼠笑声太响了。

D因为老鼠吃掉了他的奶酪。

(2)拉本把捕鼠器放在什么地方?

A放在篮子里。

B放在老鼠洞的附近。

C放在椅子下面。

D放在天花板上。

(3)为什么第一天晚上,当老鼠从洞里出来的时候,相互用肘触碰对方并用爪子向上指指?

A因为他们看到了天花板上的椅子。

B因为他们认为拉本做了件蠢事。

C因为他们希望奶酪在捕鼠器里。

D因为他们对所看到的感到害怕。

(4)回答问题:当拉本看到捕鼠器中没有老鼠时,他为什么会微笑?

(5)当拉本把椅子粘到天花板上后,他又做了什么?

A笑笑,什么都没说。

B买了一些捕鼠器

C把所有的东西都粘在天花板上。

D给老鼠一些奶酪。

(6)回答问题:在第二天晚上,老鼠认为它们站在了哪儿,它们决定对此采取些什么措施?

(7)回答问题:请在文章中找一找能够反映第二天晚上,这些恐慌的老鼠的感受的句子,请摘录其中的一句,抄在下面。

(8)文章是如何告诉你,老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

A通过告诉你拉本认为老鼠怎么样了。

B通过描述老鼠住在哪儿。

C通过告诉你老鼠相互之间的对话。

D通过描述老鼠喜欢什么。

(9)最后一天早上,当拉本从楼上下来时,为什么地板上到处是老鼠?

A因为老鼠倒立的时间太长了。

B因为拉本给了老鼠太多的奶酪。

C因为老鼠从天花板上摔了下来。

D因为拉本在地板上涂了胶水。

(10)回答问题:当拉本把老鼠从地板上捡起来后,他把它们放在了哪儿?

(11)回答问题:你认为老鼠容易被愚弄吗?并说说为什么。

(12)从拉本做的事情中,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语言描述一下,并举出两个关于他行为的例子来说明。

(13)哪个词语用来描述这个故事最恰当?

A严肃而哀伤的

B令人恐惧而激动的

C有趣而聪明的

D令人毛骨悚(song)然而神秘、不可思议的

(14)回答问题:思考故事中拉本和老鼠的举动。解释一下是什么使这个故事显得不可信。

(附参考答案:①B ②D ③B ⑤C ⑧C ⑨A {13}C ;开放性叙述题的回答参考学生的答案)

3.对比分析

(1)立足文本无偏差

文章的价值和所能构建学生何种阅读能力是關键,命题者在命题时应该具有文本意识。《李时珍夜宿古寺》考察了李时珍的朝代等文学常识和“若有所悟”的解释,看似有关,其实没有围绕文本,是脱离文本内容的,笔者认为意义不大,并没有考察到学生的阅读相关能力。

(2)层次清晰有梯度

《倒立的老鼠》提问顺序和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是一致的,甚至有些还可以成为学生解答下一个问题的线索。14个问题从低级难度、中级难度、高级难度到顶级难度依次递增,有梯度。《李时珍夜宿古寺》问题没有梯度,两次考察学生概括李时珍的品质,而《湖水》阅读也是,两个大题,6个小题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重复机械,意义不大。

(3)指向明确无偏差

三年级《妈妈的手》阅读材料如下: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手背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可这双手却是我羡慕的。

我家门前有一片无用的空地,杂草丛生。妈妈拿来铁锹,一下一下地挖。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这双手就把一小片荒地变成了菜地。平时,这双手没歇过,不停地为家人服务。买菜、煮饭、缝缝补补、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全包了。

妈妈的手不仅勤劳,也很灵巧。一块布经它裁剪就成为样式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它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几个线团经它纺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秋季的一天,妈妈正在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在仔细地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过去,针针显得那样欢快,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娴熟、准确,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爱妈妈的手!

命题者其中一个命题为: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句。这一题命题者的意图是:中心句。然而,由于指向不明确,很多孩子写成感叹句,第11句之类的答案,失分严重。

(4)自由开放展个性

记得在一次五年级的期末阅读测试中,考到《市长的柱子》这篇选文,短文中的市长做了一个错误的设计决定,命题老师设计了一道:“从“柯蒙市长的柱子”可以看出柯蒙市长是个怎样的人?”的考题,竟有一大半学生都说市长是正确的,一贯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觉得,市长怎么可能做错事呢?这篇短文命题很好,而孩子们的思维确实深受多年来学习、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够开放大胆,这又让笔者想到PIRLS的试题。

《倒立的老鼠》第14题,竟对文章内容本身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引导学生在权威和真理前进行选择,让学生知道语言文字只是传递思想、信息、感受的工具,生活中可以挑战权威,不可以“尽信书”,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的胆识。我们的命题应该学习PIRLS,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培养自由、开放的思维。我们的命题有思想的火花闪耀其间,有自己的独特个性的种子萌芽其中,但更有待于激发、培养,使之更加成熟。

4.启发重创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对《李时珍夜宿古寺》进行了适当的增改:

(1)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若有所悟”意思是__________,文中指的“悟”,指的是李时珍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

(3)“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这句中“……”处应该怎么读?为什么?

(4)李时珍是如何区分鸡肠草和鹅肠草的?请你用“——”在文中划出来。这儿让你感受到了一位什么样的李时珍?

(5)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是一段_____________描写,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课内的这篇阅读,重点考察了学生的解释推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做完阅读题后,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了解人物,这样文章与问题相辅相成,通过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又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

三、考察意识决定命题质量

(一)杜绝拿来主义,精心编制考题

命题老师在命题时应该多一份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情的了解、对教育的思考和对先进理念的渴求、对学生能力提升的期待,杜绝拿来主义,精心编制试题。

(二)杜绝繁复刁钻,利于能力提升

如今的试题花样百出,为了能把学生考到,题量大,陷阱多,这样其实牵制了学生的思考,反而适得其反,命题应科学高效,能让学生从最少、最新颖、最具启发和探究性的题型中获益,阅读思维得到激活,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这将是最大的成功,也是学生脱离题海战术的福音,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生学习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日后能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讯息,理解、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讯息和沟通交流方式,实现生活和发展需要。我们的阅读命题应该立足于此,实实在在为生活所用,为学生终身发展所用。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笔者将继续深入学习研究PIRLS阅读检测方式,为真正科学、高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寻找更科学适宜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郑春夫.“阅读理解”命题的“1”意识[M].京:小学语文,2014.5.56-58.

[2]赵培敏.“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阅读题与PIRLS阅读题比较例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4.24-30.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