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检标本胸苷激酶-1水平检测模式的建立及在消化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初探

2017-07-01 20:16李永余王灿阳黄双茂张荣君李国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激酶消化道标本

李永余,王灿阳,黄双茂,张荣君,李国花

(福建省晋江市医院,福建 晋江362200)

活检标本胸苷激酶-1水平检测模式的建立及在消化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初探

李永余,王灿阳*,黄双茂,张荣君,李国花

(福建省晋江市医院,福建 晋江362200)

目的 为更好地在临床开展消化道肿瘤筛查,建立一种全新的观察模式。方法 利用反应细胞增殖的特性,测定不同疾病的组织活检标本胸苷激酶1(TK1)浓度,结果经SPSS19.0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组别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F值17.026,P<0.001)、尤其是肿瘤组;齐化数据与血清研究比较有3-4个数量级单位改变幅度。结论 可疑病例活检标本TK1检测在消化道疾病判别中展现的临床诊断意义,表明其成为一个新型、简便、快速、灵敏的早期预警模式的良好价值。

胸苷激酶1;活检标本;消化道疾病

(ChinJLabDiagn,2017,21:0986)

消化道是肿瘤好发部位,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前列且呈上升态势,其中胃癌在福建更居榜首[1,2];但赖以诊断的病理学检查技能依从性大、报告周期长,常常限制了其早期发现病变的时机、尤其基层医疗单位条件不足时更难以起到初级预警的重要作用,对人民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较大的伤害及负担。本题拟通过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密切相关的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1,简称TK1)的检测来反应相应的细胞增殖程度,期待借以建立一种对肿瘤发生发展能定量跟踪的快速预测模式,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某医院拟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84例,男40例、女44例,年龄 28-57(40.78±8.91)岁。

1.2 测定方法 消化内镜平行采集目的部位活体标本2份随机分别送检(每份约6.736 mg):一份置甲醛固化液送病理检查;一份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后于微量容器中送实验室。组织标本原瓶二次清洗标本后加入0.5 ml保存液进行匀浆,分离后提取上清液移置密闭微量容器-35℃保存。待检标本经自然复融及室温平衡20 min,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和瑞士TECAN-Sunrise酶标仪检测TK1水平。所有操作遵照行业规范或操作说明严格执行。

1.3 统计方法 标本检测结果按对应病理诊断分为正常、炎症、肿瘤等三组,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理诊断组别间的胃组织标本TK1水平如表1所示,经方差检验one-way ANOVA分析(齐性Levene检验P=0.059,选择Dunnett T双侧检验)显示总体差别具有显著性,F值17.026,P值0.000。其中肿瘤组较二者明显升高、差别存在显著意义(P值均为0.000,P<0.005);而炎症组虽然在平均值上也高于正常组,但统计结果差别不大(P=0.854)。

细化分析炎症组中的不同类型,可观察到不同病理亚组间其TK1活性的差异(前统计差别不大且Levene检验P=0.063,选择T检验):浅表性炎症可见整体增高(t值4.13,P<0.05);而萎缩性炎症标本基本与正常水平接近(t值1.13,P>0.05),只有其中伴化生的5例标本轻度升高。

表1 不同组别TK1水平(单位:pg/g)

2.2 比对国内血清研究结果[6-8],将组织TK1测定单位转换(胃肠新鲜比重0.842[3])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标本TK1增幅良性疾病1.22-2.45倍、恶性肿瘤3.21-4.02倍;而组织增幅为6.25和183.69倍。

表2 消化道疾病不同标本间TK1的水平比对

3 讨论

3.1 众所周知,早期诊断是治疗肿瘤的关键。但自然人群筛查依从性差,有时重点对象实际参与率仅为5.2%[4],难以达到发现癌前病变目的;伺机性筛查效率高但普通模式对病理医师依赖性高,不利于快速检测及基层开展。TK1 是一种嘧啶补救途径的激酶,与DNA的合成、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在细胞的G1/S 期交界处开始升高,持续升高到G2或M期;正常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维持一种“稳态”,故细胞内及体液中的TK1含量极微或检测不到,但肿瘤组织伴随着细胞的急剧增殖而明显升高;国内外不少以血清TK1检测作为肿瘤筛查监测手段的报导有大致看法[5-9],但更直接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的探讨仍比较罕见——本研究通过组织标本TK1检测结果对比显示不同组别确实存在显著差异(F值17.026,P<0.001)、尤其是肿瘤组有明显改变,认为可借助TK1这一细胞增殖特性作为肿瘤预警的手段;与严宏等以病理TK1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客观指标及炎性变化跟踪观察的意见一致[10]。

3.2 传统的肿瘤检查常需要病理确认,但病理学检验专业素养依赖性高且主观差异性较大、报告周期较长,不利于常规筛查的开展;在当前病理医师紧缺背景、尤其基层医疗单位寻找更为便利的方式具其现实意义——王朝敏等研究认为,血清TK1筛查能取得较病理组化染色结果更为出色的表现[11]。而本实验的数据体现出与血清研究相似的结论,TK1增高幅度与消化道疾病恶性程度成正向关系;并且在病变的组织标本中这种改变更为突出:不仅良性疾病有明显升高,恶性肿瘤更是翻了近200倍——究其原因,主要有实体部位血液循环状况不同、病变细胞胞质外泄程度不一及大量外周血液稀释等原因造成,可见直接组织标本检测明显优于血清TK1筛查的价值。

3.3 实验细化观察到萎缩性炎症组中伴化生标本TK1水平较不伴化生者明显增高,与徐永玲等的长期随访“胃炎、胃癌前状态、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黏膜活性变化”结论相符[12],提示TK1活性作为判断肿瘤发生发展倾向指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但浅表性炎症病例的升高,以及实验中正常标本TK1水平组织与血清间的量级差(就其pmol/g和pmol/L单位差别为130倍)是否如部分学者提出的“正常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炎症、应激状态等)也会出现TK1一过性的增高,因而不能排除体内TK1增高可能部分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所致,而不仅是由肿瘤细胞生成”[5,9]的观点,有待进一步考察。但无论如何,“越接近肿瘤复发,TK1水平越高”,临床采用TK1浓度反应细胞增殖程度作为早期肿瘤的筛检和监测,“可比影像技术至少提前9个月预测风险”[5];组织标本量化模式,对肿瘤发生发展和不同阶段、不同程度有明显差别,作为前期筛查基本能达到病理组织行为学识别水平。

综上所述,对可疑病例进行直接组织标本检测模式在消化道疾病判别中有很好的诊断意义;虽然本次观察例数偏少,其显现的定性、定位价值表明可成为一个全新、简便、快速、灵敏的早期预警模式,更早地检测到微小肿瘤的生长信息、对诊断消化道肿瘤及其他系统疾病有所帮助,从而为患者争取最大的治疗机会。

[1]陈万青,郑荣寿,曾红梅,等.2011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5,24(1):1.

[2]周 衍,肖景榕,周惠娟.2009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3):393.

[3]石岫昆,郑智良,尚红元,等.人体组织比重测定中国人体惯性参数研究之一[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0,16(6):543.

[4]王灿阳,刘维波,邹德龄,等.晋江市大肠癌早期筛查项目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2):155.

[5]Topolcan O,Holubec L.The role of thymidine kinase in cancer diseases[J].Expert Opin Med Diagn,2008,2(2):129.

[6]沈 菁,陈 雯,徐如梅,等.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31.

[7]方 辉,李学良,任一鸣,等.血清胸苷激酶1在胃息肉恶性进展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2014,23(8):889.

[8]蒋娇阳.血清胸苷激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11):1537.

[9]曹 霞,王雅琴,杨娉婷,等.血清胸苷激酶1在26055例健康体检人群肿瘤风险筛查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10):1029.

[10]严 宏,陈江田,程协枝,等.胃癌病理胸苷激酶1表达及腹腔化疗对其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3):33.

[11]王朝敏,徐道亮,张西志.结直肠癌患者细胞质胸苷激酶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1):1295.

[12]徐永玲,金 雁,李益农.胸苷激酶——慢性萎缩性胃炎恶变的监测指标[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20(6):431.

Establishment of a model for the detection of thymidine kinase-1 in biopsy specimens and primary application in the screening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LIYong-yu,WANGCan-yang*,HUANGShuang-mao,etal.

(JinjiangHospital,Jinjiang362200,China)

Objective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screening of digestive tract tumors,we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observation model.Methods Reflecting the degree of cell proliferation,tissue biopsy specimens of different diseases were determined by thymidine kinase-1 (TK1) levels,analyze the data by SPSS19.0.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17.026,P<0.001),especially in the tumor group;Compared with serum studies,the reduced data has increased of 10000 to 1000 times.Conclusion TK1 detection of biopsy specimens from suspected cases is helpful to the clinical judgment of the digestive tract disease,and would become a new,simple,rapid and sensitive warning model for early cancer.

thymidine kinase-1; biopsy specimens; the digestive tract disease

福建省晋江市科技资助项目2010-3-65,泉州市卫生科技计划2011-575-11

*通讯作者

1007-4287(2017)06-0986-03

R57

A

李永余,男,41岁,在读硕士研究生,副主任检验师,研究方向:肿瘤相关实验诊断及应用。

2016-10-18)

猜你喜欢
激酶消化道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