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与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017-07-01 19:39胡中奎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多烯性肝炎胆碱

胡中奎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河南 洛阳 471003)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与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胡中奎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河南 洛阳 471003)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与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及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γ-GT、ALT、ALP、血清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及肝功能。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功能;血清氧化应激水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指排除酒精因素导致的肝损伤,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及遗传易感性引起的一种病理综合征,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严重类型。患者如未得到及时治疗,极易引发肝硬化、肝纤维化,严重者甚至诱发肝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及早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对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多烯磷脂酰胆碱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常用药物,取得较好效果,研究发现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及肝功能[1],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如何,临床鲜有研究。本研究选取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7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方法治疗,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与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9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均符合《诊断学》[2]中脂肪性肝炎相关诊断标准且均无饮酒史,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30.48±5.22)岁,病程为1~5 a,平均(3.78±0.92)a;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3~62岁,平均(31.51±5.12)岁,病程为1~4 a,平均(3.78±0.21)a。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683)治疗,456 mg/次,3次/d,疗程为2个月。观察组于以上基础上温水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治疗,630 mg/次,2次/d,疗程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比较两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及TBA法检测比较两组超氧化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水平。

2 结果

2.1 肝功能各指标 治疗前两组γ-GT、ALT、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γ-GT、ALT、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比较

2.2 血清SOD、MDA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MDA水平比较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率较高,相关统计发现[3],其发病率为15%~20%,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失调导致大肠杆菌于肠道内大量繁殖生长,产生内毒素能力增强,进而引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可激活干库普弗细胞,导致炎症因子于肝内发生一系列释放效应,影响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加剧肝细胞炎症性损伤。余洪亮等[4]的研究结果证实机体内血清MDA及SOD水平可反映抗氧自由基、动态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氧化应激状态,为反应脂质过氧化的重要指标。

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制而成的磷脂,主要成分为多聚酰乙酰卵磷脂、多聚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通过结合肝细胞膜,从而达到修复、保护肝细胞并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目的。郑贤干等[5]研究发现益生菌可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机体内脂质代谢状况,阻滞炎症反应,增强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行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为临床常用的一种益生菌,可促使肠道内有益菌群繁殖生长,抑制致病菌生长,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调,抑制革兰阴性杆菌增殖,减少机体内毒素的产生,进而阻滞炎症因子合成,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使用,可通过药物间协同作用,增强药效,阻滞氧化应激反应亢进,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减少脂肪在肝脏处大量沉积,进而保护患者肝功能。同时本研究发现,观察组γ-GT、ALT、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

综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钱晓婷, 章期生.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 26(4): 435-437.

[2] 万学红, 卢雪峰. 诊断学[M]. 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71.

[3] 马丽滨, 罗利飞.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 26(6): 677-679.

[4] 余洪亮, 郑丽萍.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 28(6): 692-699.

[5] 郑贤干, 王教常, 王益训, 等.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药师, 2015, 18(6): 975-977.

R 575.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19

2016-10-07)

猜你喜欢
多烯性肝炎胆碱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芒果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11C-蛋氨酸及11C-胆碱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在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胆碱对脂肪代谢调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磷谱内标法测定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贝伐单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多烯紫杉醇脂质核胶束的制备及性质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