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

2017-07-01 19:39肖乐宇肖声宇岐红阳马振芳蒲薇维任明臣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采供血锐器新乡市

肖乐宇 肖声宇 岐红阳 马振芳 蒲薇维 任明臣

(1.新乡市中心血站 河南 新乡 453000; 2.新乡供电公司 河南 新乡 453000; 3. 新乡市中心医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卫生管理·

新乡市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

肖乐宇1肖声宇2岐红阳3马振芳1蒲薇维1任明臣1

(1.新乡市中心血站 河南 新乡 453000; 2.新乡供电公司 河南 新乡 453000; 3. 新乡市中心医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 分析新乡市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及危险因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市中心血站发生并备案的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 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科室是体采科,占55.17%,其次是成分科,占24.14%,检验科占10.34%;暴露的主要环节以静脉穿刺时发生的针刺伤最多,占24.14%;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够采取正确处理方式进行紧急处理的占68.97%,进行过血液筛查的占58.62%。结论 通过加强预防职业暴露的安全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规范工作流程、正确处理职业暴露的发生,可以有效地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

采供血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时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污染的针头等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感染的可能性[1]。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危险源自于血液传播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高,血站作为与血液零距离接触的行业,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严重危害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为了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的风险,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本研究对新乡市中心血站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市中心血站发生并备案的职业暴露案例。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职业暴露科室分布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市中心血站发生并备案的职业暴露共计29例,其中体采科是最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占55.17%,其次是成分科占24.14%,检验科占10.34%。见表1。

2.2 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 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为静脉穿刺过程中发生的针刺伤,占24.14%。见表2。

表1 职业暴露发生科室分布

表2 职业暴露发生环节统计

2.3 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理情况 职业暴露发生后能采取正确处理方式的有20人,占68.97%;部分正确处理的有7人,占24.14%;处理方法错误的有2人,占6.90%。进行过血液筛查的有17人,占58.62%,其余12人未作血液筛查。通过对29例职业暴露者进行追踪调查,均未发现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

3 讨论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新乡市中心血站发生并备案的职业暴露中各业务科室都有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其中体采科发生的风险最高,占55.17%,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文献报道,护士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风险为52.0%~89.4%[2],其中针刺伤是导致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3],静脉穿刺、针头分离、针头回套都是针刺伤的高危环节,国内外研究证明,针刺暴露是造成护士皮肤损伤后发生意外感染的最主要职业危险因素[4]。成分科也是发生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科室,占24.14%。近年来随着病毒灭活技术的发展,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使用量也逐年增多,由于血浆病毒灭活时需要工作人员在百级净化间穿刺连接灭活耗材,因而被针头意外刺伤已成为成分科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另外血液在离心、热合时发生破损,造成血液的喷溅、渗漏,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皮肤和黏膜造成污染,也是产生职业暴露的原因[5]。检验科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占10.34%,在检验过程中试剂和标本外溅、离心机气流飞溅,使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皮肤和黏膜有可能接触到感染性病毒,还有在接触血液或医疗废物时未戴手套,清洗血型板、手工洗板,倾倒医疗废水时未戴口罩及防护镜,未按要求将锐器放于锐器盒内时[6],都可能是造成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其他科室发生的职业暴露主要是锐器伤,工作人员意外被剪刀、玻璃扎伤等。

针对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①采供血机构要加强对预防职业暴露的安全教育,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及职工防护措施,将职业暴露的防护纳入岗前培训及全员培训,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熟练掌握职业防护措施。②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规范化管理,根据各个科室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出相应的职业安全培训制度和安全防护措施,并设置严格的考核及监督机制。如体采科:采血护士在工作前应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口罩、帽子,避免头、面部和身体皮肤被血液污染;采血动作要轻柔,避免血液溅入眼内;采血后禁止将针帽回套针头,如必须回套时应使用单手操作,避免双手操作;针头刺入真空管留取样本后,在针头拔出前先热合防止针刺伤;献血场所应有专人引导献血者有序献血,避免拥挤、碰撞导致采血护士针刺伤的发生;采血针用后立即置于利器盒中统一销毁,严禁将其丢入垃圾袋内。成分科:尽量减少开放性操作,可以使用无菌接管机连接血袋和一次性耗材,避免针刺伤和锐器伤的发生;掌握规范的血袋装桶方法,血袋放入离心桶中不能留有空隙,管路要塞进桶里不能露出桶外;血袋配平要准确;定期检测和保养离心机,将离心破损率降到最低,减少血液的污染;当有血液漏出时,立即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检验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个人防护要求,进入实验室污染区必须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必要时还应佩戴口罩、防护眼镜或面部防护罩;分离阳性标本时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血清分离,避免吸入气溶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血液及医疗废物。③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职业暴露发生后正确的处理流程:如果发生皮肤或黏膜的污染,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污染的黏膜,如果皮肤有损伤,应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量多的挤出伤口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75%的乙醇或碘伏等消毒剂消毒伤口并包扎。在处理的同时抽取暴露者的血样进行血液筛查,并留样保存,填写《职业暴露个人登记表》,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暴露部位、处理的方法及结果等,并进行暴露后的评估、预防和随访。④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对血站工作人员每年进行1次体检,包括对HBsAg、抗HCV、抗HIV、TP的检测,对于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要定期加强。

虽然在日常工作中职业暴露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加强对预防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重视暴露后的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1] 罗光英, 李凌竹, 王敏, 等.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23(23):5770-5771.

[2] Trim J C, Elliott T S. A review of sharps injures and preventative strategies[J]. J Hosp Infect, 2003, (53):237-242.

[3] 张莉莉, 杨会志, 范恒梅, 等. 100例次医务人员锐器伤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3,12(6):464-465.

[4] 李嫦珍, 刘淑萍. 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24(15):3864-3866.

[5] 宋毅, 张永征, 丛培芳.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J]. 中国输血杂志, 2011,24(11):1004-1005.

[6] 刘丽. 血站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风险防范[J]. 中国输血杂志, 2014,27(10):1037-1038.

肖乐宇,E-mail:chery2001@sohu.com。

R 1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23

2016-12-21)

猜你喜欢
采供血锐器新乡市
试论采供血机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新乡市
新型安全型锐器盒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新乡市
采供血专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