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效果观察

2017-07-01 19:39彭福强邱志杰曾卫平杨斌唐建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腰段后路椎弓

彭福强 邱志杰 曾卫平 杨斌 唐建

(眉山市人民医院 骨科 四川 眉山 620010)

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效果观察

彭福强 邱志杰 曾卫平 杨斌 唐建

(眉山市人民医院 骨科 四川 眉山 620010)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眉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手术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疗效分析

脊柱胸腰段骨折是一种病情危重的骨折类型,多因遭受巨大外力冲撞所致,可造成严重疼痛、畸形,甚至发生功能障碍、瘫痪。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内固定,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案,具有固定稳固、复位满意的优点[1]。本研究旨在分析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眉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3.6±12.1)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0.4±15.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脊柱胸腰段骨折诊断标准,经X线及CT检查确诊;其中,T11段16例、T12段13例、L1段30例、L2段21例;排除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及合并腰椎病理性骨折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于后背正中切开12~20 cm,逐层分离,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于伤椎的椎弓根,并用固定棒进行安装、锁紧和固定,对椎体及椎间隙进行复位,给予伤椎椎体内或椎板间植骨,最后逐层缝合切口结束手术。观察组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在C臂X线机的辅助下,在伤锥椎弓根中心部位行纵形切口,长约1.5 cm,在C臂透视下穿刺,将4枚椎弓根螺钉拧入受伤椎体,骨折复位后将固定帮植入螺钉尾槽进行安装、锁紧和固定,并进行伤椎椎体内或椎板间植骨,最后缝合切口[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骨折处无疼痛,恢复正常脊椎高度及生理弧度,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骨折处偶有轻度疼痛,基本恢复正常脊椎高度及生理弧度,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骨折处有轻度疼痛,脊椎活动轻度受限,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部分影响;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骨折处有明显疼痛,脊椎活动明显受限,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3]。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相较于其他部位的骨折病情更为严重,其缺少近端胸廓与远端盆骨的保护,且处于脊柱椎体运动活动度最大、运动负荷最高的部位,发生骨折的概率较高。本病多采用手术治疗,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窒息、心率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多以经后路固定术治疗,随着椎弓根螺钉系统应用的普及,其通过纵向撑开伤椎椎体,拉紧周围韧带与纤维环,恢复压缩的前缘高度,同时进行椎体植骨,重建脊柱稳定,发挥坚强稳固性,因此,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提高脊柱胸腰段骨折恢复效率[4]。但是传统的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创伤大,需要自棘突对多裂肌进行剥离,容易对椎旁肌造成损伤,造成其功能紊乱,术后容易发生肌肉萎缩、肌肉功能损伤等,不利于患者恢复。同时,开放手术切口长度长、术后出血量多,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高、疼痛时间长,容易发生瘢痕增生,延长恢复时间。因此,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少。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微创手术,其利用C臂透视机从脊柱小切口进针,避免了对椎旁肌的损伤以及术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只需借助3~4次透视,大大减少了医患双方的放射损伤,并能迅速矫正畸形,恢复椎体高度[5]。因此,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疗效优越,手术安全性及可靠性佳,利于术后脊椎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顾云峰.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5):70-72.

[2] 孙忠利.后路小切口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55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6):693-695.

[3] 李春,刘艺明,王善松,等.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4,35(5):361-363.

[4] 吕海文.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6,36(4):75-77.

[5] 李荣群,徐耀增,张志明,等.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及术后椎间盘退变的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4):241-243.

R 683.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29

2016-07-21)

猜你喜欢
腰段后路椎弓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探析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