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7-01 19:39孙劼冯力冯涛李飞董剑廷邓志华胡兵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阵发性华法林消融术

孙劼 冯力 冯涛 李飞 董剑廷 邓志华 胡兵

(中山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广东 中山 528403)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孙劼 冯力 冯涛 李飞 董剑廷 邓志华 胡兵

(中山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广东 中山 528403)

目的 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的1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利伐沙班组与华法林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抗凝治疗,利伐沙班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华法林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血小板水平及心电图变化;随访3个月,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下降、谷丙转氨酶升高、血小板水平下降及房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疗效均显著,但应用利伐沙班可采用固定剂量,不用对INR水平频繁监测,患者的依从性更高。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利伐沙班;华法林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可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但射频消融术后易发生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需给予有效、合理的抗凝治疗,保障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与预后[1]。本文旨在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的1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符合阵发性心房颤动相关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具备手术治疗指征,无相关禁忌证及相关药物的过敏史;③患者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④患者无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⑤患者知情且同意参加本组研究。将患者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利伐沙班组与华法林组,各60例。利伐沙班组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50~64岁,平均年龄(55.2±5.3)岁;合并有高血压37例,糖尿病21例。华法林组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51~64岁,平均年龄(56.5±4.6)岁;合并有高血压38例,糖尿病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手术在Ensite或CARTO三维系统辅助下进行,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均获成功,术后给予患者抗凝治疗。利伐沙班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10 mg/次,1次/d,以温水送服。华法林组采用华法林治疗,2.5 mg/次,1次/d,每3 d复查1次患者的INR水平,根据INR水平对华法林的剂量进行调节,以患者INR水平达到2.0~3.0时华法林的应用剂量做为维持用药剂量,应用此剂量治疗时间则做为观察起始时间。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3个月,在此期间给予所有患者悉心护理,将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方法和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为患者讲解,说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血小板水平及心电图变化;随访3个月,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下降、谷丙转氨酶升高、血小板水平下降及房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n(%)]

2.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关于心房颤动的治疗,目前发展最快且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术。有学者指出,心房颤动采用视频消融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2]。但随着临床应用射频消融术愈发广泛,越来越多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因血栓栓塞诱发严重并发症。心房颤动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时心腔中需要长时间置入导管进行操作,在消融的过程内膜会受到损伤,凝血酶与血小板因局部血流的加热而被激活,进而促进局部形成血栓;同时,在心房得以恢复正常收缩时,左房血栓脱落概率增加,上述因素均容易在围手术期诱发患者出现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的发生,更不容忽视[3]。

华法林是既往临床常用且效果相对理想的抗凝类药物,属维生素K拮抗类药,经口服用药可对各类血栓栓塞类疾病起到治疗效果[4]。但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华法林治疗时,不同个体所应用的稳定用药剂量存在很大差异,若用药剂量偏小则抗凝效果不佳,而用药剂量过大则会诱发致命性的出血,使得在用药时不得不频繁地对患者的INR水平进行监测。利伐沙班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药物的起效和代谢均较快,且不会影响血小板聚集,无需频繁监测INR水平[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下降、谷丙转氨酶升高、血小板水平下降及房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疗效均显著。但应用利伐沙班可采用固定剂量,不用对INR水平频繁监测,患者的依从性更高。

[1] 吴书林,廖洪涛,费洪文,等.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左房大小和机械功能变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2):127-131.

[2] 邢杨波,郭航远,徐超,等.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口服胺碘酮对血浆MMP-2与TIMP-2的影响及与远期复发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z1):48.

[3] 胡良巧,薛玉梅,詹贤章,等.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疗效[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4,(2):124-126,130.

[4] 钟武,王亮,陈红生,等.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与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维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5):1094-1096.

[5] 章玲,李军,麦爱欢,等.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12):2404-2406.

R 541.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30

2016-08-26)

猜你喜欢
阵发性华法林消融术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