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与七氟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术后意识恢复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7-07-01 19:39邵茜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摘除术七氟醚扁桃体

邵茜

(商水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河南 周口 466199)

丙泊酚与七氟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术后意识恢复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邵茜

(商水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河南 周口 466199)

目的 研究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采用七氟醚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其术后意识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水县人民医院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予以七氟醚+芬太尼麻醉。统计对比两组术后意识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8.60%(8/43)]低于对照组[44.19%(1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采用七氟醚联合芬太尼麻醉,相比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效果更佳,可有效缩短患儿意识恢复时间,并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七氟醚;丙泊酚;芬太尼;扁桃体摘除术

扁桃体摘除术属于耳鼻咽喉科常用手术,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角化症、扁桃体增生等易导致扁桃体肿瘤疾病。手术由于在口腔内操作,且术后有残留出血,对患儿咽喉刺激较大,增加术中麻醉风险。麻醉常以保障患儿安全性、术后意识恢复快为主。七氟醚属于新型吸入麻醉药,麻醉诱导迅速,丙泊酚具有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效果,芬太尼适用于各种外科手术麻醉[1]。本研究选取86例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分组研究七氟醚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术后意识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商水县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女21例,男22例,年龄为5~11岁,平均(8.96±1.54)岁。观察组女20例,男23例;年龄为6~12岁,平均(9.03±1.6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开放静脉通路及肌肉注射阿托品,监测心电图、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并予以控制。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040)+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14)麻醉: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及芬太尼1 μg/kg;麻醉后:给予面罩吸氧,实施气管插管,应用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予以七氟醚+芬太尼麻醉:面罩吸入七氟醚+氧气混合体,2 L/min≤氧流量≤5 L/min,芬太尼用量及麻醉后处理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对比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②统计对比两组喉痉挛、分泌物增多、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术后意识恢复状况 术后,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意识恢复情况比较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60%)低于对照组(4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2,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扁桃体摘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手术需将整个扁桃体连同包膜完整切除,且小儿口腔尚未发育完全,黏膜敏感,需在术后患儿完全清醒后拔管,易导致血性分泌物流入气管,影响手术效果[2-3]。临床常要求扁桃体摘除术术中麻醉以诱导迅速且镇静充分为主,故选择安全、有效麻醉药物,对缩短扁桃体摘除术患儿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芬太尼属于阿片类镇痛药物,分子量小,脂溶性高,起效快且镇痛效果显著,作用时间为30 min左右,且其代谢不受血浆胆碱酯酶影响,可被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经尿液排泄,停药后机体内无蓄积,常与局部麻醉药物联合应用。丙泊酚属于快通道麻醉技术常用药物,通过激活氨基丁酸受体,增加细胞氯离子传导,降低外周阻力及静脉张力,直接抑制心血管神经反射,诱导快、麻醉平稳;但由于丙泊酚作用时间为8 min左右,作用时间较短,大剂量应用将增强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延长术后患儿意识恢复时间。张倩等[4]研究证实,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临床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但由于可调节性差,作用时间难以确切把握,易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七氟醚具有醇类芳香味,无色、透明,血气分配系数较小,面罩吸入诱导后,患儿约2 min意识即可消失,且药效在体内能迅速平衡,可有效抑制拔管时对患儿咽喉刺激;同时七氟醚代谢产物极少,且麻醉过程无蓄积,对患儿呼吸抑制较轻,可缩短术后患儿自主呼吸时间。叶松[5]研究证实,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采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麻醉,患儿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较短,且躁动、分泌物增多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5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意识恢复及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七氟醚复合芬太尼相比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扁桃体摘除术中麻醉效果更佳,患儿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较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采用七氟醚联合芬太尼麻醉,相比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缩短术后患儿意识恢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周柃汐, 刘庆, 彭劲松, 等. 不同浓度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30(6):550-553.

[2] 吴小乐, 范从海, 张奉超, 等. 丙泊酚预防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效果[J].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6, 36(9):568-571.

[3] 杨晓瑞, 葛静, 周迪兰. 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4(5):423-426.

[4] 张倩, 董辉.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 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1):23-25.

[5] 叶松.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1):65-67.

R 726.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44

2017-03-06)

猜你喜欢
摘除术七氟醚扁桃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扁桃体及腺样体摘除术对6~12岁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电子喉镜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