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效果观察

2017-07-01 19:39王相阁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挫裂伤额叶脑膜

王相阁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 神经外科 河南 南阳 473065)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效果观察

王相阁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 神经外科 河南 南阳 473065)

目的 探究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7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予以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CSS)、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C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且治疗总有效率87.18%(34/39)高于对照组56.41%(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

双额叶脑挫裂伤;中央型脑疝;双侧去骨瓣减压术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为一种外科常见创伤性疾病,主要因外力剧烈碰撞致使脑组织于颅腔内部产生滑动变形而致,常波及额叶底部、前端及颞叶等部位。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若长期处在脑水肿与较高颅内压状态下,易产生中央型脑疝,造成患者循环、呼吸功能衰竭,危及其生命安全[1]。本研究旨在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疗效。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收治的7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9例。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硬膜外血肿者。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为17~63岁,平均年龄(36.91±7.43)岁,脑损伤发病时间为1~14 h,平均发病时间(4.28±0.75)h;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为16~61岁,平均(36.37±7.19)岁,脑损伤发病时间1~12 h,平均发病时间(4.05±0.83)h。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颅内压监测、给氧、维持呼吸道畅通;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纠正酸碱平衡、止血、脱水、给予脑保护剂、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控制液体入量。观察组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前静滴甘露醇250 ml降颅压,采取气管插管维持气道通畅,依据患者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范围确定双侧手术切口,将蝶骨嵴外侧缘去除,充分暴露中颅窝底与前颅窝底,在双侧额部骨窗间保留宽3 cm左右骨桥,防止矢状窦损伤;术中同时剪除双侧骨瓣,剪开硬脑膜前若观察到硬脑膜张力较高,则于双侧额部硬脑膜位置各切开2 cm左右,释放一部分硬脑膜下血性脑脊液及积血,于颅内压降低后将硬脑膜呈放射状剪开,减少术中脑膨出发生情况;仔细清除破碎脑组织、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必要时切除少许额极脑组织以进行减压;术毕以颞肌筋膜缝合硬脑膜。

1.3 观察指标 ①应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估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状况,总分为45分,得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越好。②比较两组住院时间。③术后随访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恢复良好为患者可正常工作及生活;轻度残疾为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尚存在轻度认知、语言、精神障碍;重度残疾为生活无法自理,存在较严重认知、语言、精神障碍;植物生存为患者意识丧失,处于长期昏迷或植物生存状态,将恢复良好与轻度残疾计入总有效率[2]。

2 结果

2.1 CSS评分、住院时间 观察组术后C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S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2.2 临床疗效 经术后6个月随访,均无病例丢失,观察组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1例,总有效率为87.18%(34/39);对照组恢复良好14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11例,植物生存6例,总有效率为56.41%(22/3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7,P<0.05)。

3 讨论

双额叶脑挫裂伤为闭合性颅脑损伤类型之一,多因枕部减速性对冲伤与前额接触力冲击伤而造成,随疾病进展,可引发大面积脑水肿和脑内血肿,致使颅内压增高,引发中央型脑疝,危及患者生命。保守治疗效果较差,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有助于及时清除颅内血肿,提高救治成功率[3]。

去骨瓣减压术为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常用术式之一,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提高脑组织氧分压,并增加减压区域脑血供,能降低患者残疾与病死机率,改善患者预后状态[4]。但对于双额叶脑挫裂伤伴脑疝患者仅予以单侧去骨瓣减压治疗无法明显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疝症状,且术中易产生急性脑膨出,导致脑干移位使患者受到二次损伤。本研究对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优势在于:①同时行双侧去骨瓣减压能使双侧颅内压一同降低,有助于防止脑干中线结构移位造成二次损伤;②适当释放一部分硬脑膜下血性脑脊液及积血,在颅内压降低后再将硬脑膜剪开,可减少术中脑膨出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C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且治疗总有效率(87.18%)高于对照组(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对双额叶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患者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

[1] 李严, 钱令涛, 陈彬, 等. 双额叶脑挫裂伤42例治疗体会[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8): 1044-1045.

[2] 蓝威. 双侧去骨瓣减压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伴脑疝16例分析[J]. 浙江医学, 2014, 36(23): 1948-1949.

[3] 李景东, 吴胜青, 曾振坤, 等. 手术治疗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疗效[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3): 45-47.

[4] 朱青峰, 王国芳, 周志国. 双额叶脑挫裂伤不同时期去骨瓣减压术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 36(23): 65-67.

R 651.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50

2017-01-17)

猜你喜欢
挫裂伤额叶脑膜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额叶皮层退行性萎缩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人脑挫裂伤早期HMGB1的表达变化特征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大脑的巅峰时刻
脑膜异常强化的MRI诊断
人胚胎早期大脑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表达